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以文化人 春风满城——台州践行“八八战略”15年系列述评之八
2018年09月29日 09:39:45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朱小兵

  台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新石器时代遗址、东瓯王国古遗址、三国两晋至唐宋古窑址、明清古民居、摩崖石刻;智者大师、寒山子、徐中行、济公、方国珍、方孝孺、戚继光、周至柔、陈安宝、冯德培、林迪生……这方水土孕育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名家硕儒;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道教南宗的创立地、儒学朱熹理学南湖学派的发源地,三张名片奠定了台州文化在浙江文化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放眼台州,上下几千年文明史蕴藏着的文化瑰宝浩如烟海。深厚的传统思想文化资源铸就了台州“敢冒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的人文精神,推动了长达数千年台州文化的绵绵延续。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15年前,“八八战略”的提出,为台州人文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5年来,这片重教兴学的热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八方英才集聚,科技成果奔涌,文艺繁荣兴旺。

  如今的台州大地,不仅物质生活充盈富裕,更有丰饶的精神食粮。更加自信、开放的台州人,精神焕发,步履坚定。

  崇尚科技,尊师重教,增添区域发展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历改革开放40年风风雨雨,台州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地方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功不可没。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此有着共同的清醒认识。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开启科技新长征”的决定。这是一次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刻把握台州发展历史机遇,强化创新自信和创新自觉的重大战略部署,向全市发出了创新发展的进军号。

  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核心,着力构建高新园区大体系;以台州科技城作为创新综合体、孵化大平台来打造,力争建设成为全省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示范中心……近年来,我市在科技创新领域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

  当前,校企合作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愈发凸显。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依托清华大学智力资源,为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提供服务支撑。“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价值的关键环节。”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副主任赵巍立说。

  据市科技局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9%,增速居全省第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地方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兴盛。

  台州,历来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兴学育才作为为政之先,大投入补短板,强改革、激活力。

  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台州设市以来首个全市教育大会、全市教育现代化创建现场会……短短三年内,市里相继召开高规格教育主题会议,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

  2016年8月,市区普通高中一体化正式实施,成为市区融合的破冰举措;去年6月,市区高中招生考试首次实现统一化、规范化操作……

  北大、北师大、北航、南科大、华师大、浙师大……短短两年里,市区先后引入多个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等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办学模式。今后,台州家长的选择将会越来越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民办教育,是台州一大特色,经过30多年发展,截至去年底,全市各级民办学校共1097所。

  筑巢引凤,重才惜才,补足区域发展后劲

  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

  一个区域人才济济,社会发展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发展的台州,求贤若渴;腾飞的港城,海纳百川。

  市委书记陈奕君到任台州不久就担任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谋划台州人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4月13日,她在全市人才发展大会上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台州人才大军。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如此,人才建设和发展的路径亦如此。

  我市连续5年开展县(市、区)委书记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并将人才工作纳入市级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只有从根本上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好环境,人才才会慕名而来。

  去年5月9日,《台州人才新政三十条》正式出台。这是我市继2011年、2015年先后两次出台人才总纲性政策之后,又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才制度供给。两个月后,一系列配套细则出台,这标志着我市“1+X”的人才政策体系正式形成。今年4月16日,《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和《高水平建设工匠人才队伍行动计划(2018-2020)》的发布,则为全市人才政策体系再添砝码。

  改革犹如一块巨石,激活了一池春水。

  美籍华人英伟文就是被我市人才政策和创业环境所吸引,带着“小分子药物应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项目返乡创业。“椒江是中国医药化工生产基地,当前的人才政策,对我们这些回乡游子很有吸引力,我们很有信心。”英伟文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500精英计划”作为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1号工程,自2011年实施以来,已引进落地“500精英计划”人才600多名,创业项目落地突破百家大关。

  木茂鸟集,水深鱼聚。从2012年开始,我市连续5年召开台州国际人才合作洽谈大会,引导本土企业与高层次人才项目“嫁接联姻”,有效促进高端人才和高新项目落地生根。

  “曾经我们想要走‘精益生产’的路子,却苦于找不到熟悉相关流程的人才,是国际人才合作洽谈大会给了我们接触专家的机会。”浙江尔格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市牢固树立“妈妈式”“五心”服务理念,建立了市县联动的人才服务联盟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构建了留才“伊甸园”。

  崇文尚德,繁荣文化,夯实区域发展根基

  人文精神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

  “山海水城”,孕育诗画江南的大美;“和合圣地”,造就独具个性的气质。台州,这座年轻的城市正焕发勃勃生机。

  在台州历史长河的滚滚浪涛中,儒、释、道三教相互浸润,相互吸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天台山文化,这里也成为中华“和合”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也为“和合”文化点赞。2005年8月16日,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上写到:“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

  “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自2008年起,我市连续举办了10届邻居节,并将邻居节活动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相结合,不断提升市民参与热情。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农村文化礼堂则是凝聚一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13年启动以来到今年4月,全市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206家,建成数居全省第一。

  “比上班还准时。”黄岩区江口街道上辇村村民余国华这样形容傍晚时分村民们对文化礼堂的热情。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习近平曾强调,要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

  全国文明城市,一座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直观体现。台州于2006年提出争创目标,2017年11月14日创成。十一年磨一剑,文明台州,实至名归。

  台金高速章安收费站出口是椒江主城区的大门,昔日环境凌乱,而今已变身为花团锦簇的大花园。

  “真没想到建得这么好看,不仅让村口变得更漂亮,更让我们看到了家乡发展的希望。”看着家门口日新月异的变化,西洋村村民王冬琴满是感慨。

  文化如水,滋润无声。自2015年7月获得全省唯一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格城市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高潮不断出现。

  今年上半年,全市9个文化馆、10个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12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省定3级以上标准;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大陈岛》入围文化和旅游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实现台州历史上“零”的突破;进基层送戏4148场、送书22.6万册、送讲座展览674场、文化走亲79次……

  让阅读成为习惯和风尚,把读书变为台州最美风景。

  我市坚持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25年,每年有70万名学生参与,还被列为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教育基地;去年,市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台州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0%以上……

  如今的台州,城市更具活力、更加宜居、更有温度,市民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标签: 台州;区域发展;文化;人才;尊师重教; 500精英计划;和合;科技;...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