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温岭东部新区:打造水清岸绿的“海绵城市”
2018年11月21日 09:15:04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记者 黄方考 陈 珂 吴建皖

  【核心阅读】

  2018年是我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收官之年,根据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温岭东部新区在继续做好“河湖长制”相关工作,推进河道疏浚工程,加强长效保洁机制的同时,狠抓“污水零直排”和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工程通过初步验收,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工程建设正在顺利推进。位于新区北片的曙光湖成功上榜台州市“美丽河湖”,成为温岭唯一上榜的河湖。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让温岭东部新区这座“海绵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龙门湖湿地公园(效果图)

  曙光湖碧波荡漾,芙蓉河绿意婆娑。深秋时节,走进温岭东部新区,微凉的空气中依然充满了勃勃生机。一群群野鸭、白鹭在开发建设中的龙门湖湿地公园里嬉水觅食,三三两两的钓鱼爱好者悠闲地坐在碧水桥头抛竿垂钓……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让这座海滨新城散发出别样的魅力。

  >>“三大体系”

  架构“海绵城市”生态本底

  温岭东部新区能有今天这样优越的生态环境,得益于从城市建设之初就开始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

  自2010年起,温岭市就将36.9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区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试验区,探索建设“海绵城市”。

  去年底通车的太龙一级公路东部新区段,是一条具备降雨慢排缓释功能的“海绵道路”。

  太龙一级公路东部新区段起点为金塘南路,终点为龙门沙滩,全长3.9公里。公路两侧绿化带里有一条6米宽的植草沟,道路沿线每隔1千米还设置有一处“雨水花园”。

  下雨时,路面雨水经绿化带过滤后进入植草沟,通过植草沟渗透进行初步净化后再汇入“雨水花园”,经“雨水花园”二次净化后的雨水才会排入河道。

  道路两侧绿化带内设置了一条慢行系统,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以保证径流量控制率要求。

  利用道路内绿化隔离带和道路两侧绿化带,让雨水“停一停、留一留、渗一渗”,这种生态排水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以雨洪的快速排出为主要目的的雨洪管理设计方法,达到了城市雨洪防治、雨水初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

  据了解,目前,作为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岭东部新区已建成生态化排水系统的“海绵道路”25条,总里程52公里,有效地控制了道路的面源污染。

  位于北区的浙江金鸿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厂区,有一处占地3亩的露天雨水塘,水质清澈,有游鱼嬉戏其间。这样的雨水塘,在温岭东部新区不少企业里都有,它们是该区企业以“雨水花园”为标志的雨水生态化利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厂房屋顶初期雨水被收集到蓄水池,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再从管道汇入雨水池;厂内场地初期雨水通过绿化带和土壤过滤后排放到雨水塘,消除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和泥沙,减轻了河道污染。发生强降雨时,蓄水池和雨水池还可发挥调蓄作用,减轻河道行洪压力——这就是企业“雨水花园”的神奇之处。

  据了解,目前温岭东部新区已有27家企业建成雨水生态化利用系统,60多家企业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或建设。

  此外,温岭东部新区还利用人工湿地和龙门湖等绿色湿地,进一步改善和净化水质,提升当地生态环境。

  经过8年实践,目前温岭东部新区已初步建立起“海绵道路、生态厂区、绿色湿地”三大体系,形成了雨水自我积存、自我渗透、自我净化的“海绵城市”生态本底。

  2016年,温岭东部新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16个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

  碧水湖

  龙门湖湿地公园里的野鸭

  >>多渠道防控

  夯实“污水零直排”根基

  污水直排,一直是水污染的“罪魁祸首”。而污水零直排,就是对生产、生活和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水,实行截污纳管、统一收集,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到外环境,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既是我省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的重要举措。

  “实际上,东部新区在建设之初,就是按照‘污水零直排’的标准进行规划的。”温岭东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江海平说,“我们一开始就提出要建设‘海绵城市’,东部新区每年都会新建公里数不等的雨污水管网,管网施工包含在道路施工中,在每条道路的下面都预埋了大量雨污水管网。”

  今年,温岭东部新区还成立了专门的“污水零直排”工作领导小组。从7月起,在辖区内全面开展了“污水零直排”专项检查行动,深入推进源头防控体系建设。

  “我们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必须保证污水管道全部纳入市政污水管网,严格禁止偷排行为,积极防止漏排现象。”温岭东部新区建设局副局长吴顺法说,“东豪庭、碧桂园、千禧邻里等住宅小区周边的‘六小’行业也必须按要求设立隔油池,明确污水走向。”

  “接下来,我们准备对辖区内的园区、小区、企业、‘六小’行业的雨污管网进行一次综合摸排,绘制出雨污管网电子版平面图,摸清污染源、污染性质。”江海平说,“这项工程预算约350万元,马上要进入招标程序,预计12月底前完成。”

  河长制工作是“五水共治”工作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今年,温岭东部新区在河长制的基础上新设湖长制,新区的27条河湖(包括6个湖、1个小微水体和20条河)全部实行河湖长制度。

  同时,继续推进河道疏浚工程。东部新区今年安排了长升河、中升河、十里河3条河道的疏浚工程,总投资1900万元。目前,疏浚工程的设备已经进场,优先从十里河南段开始疏浚。

  东部新区管委会还每年投入445万元,委托园区物业管理公司,安排专职人员70多人,对全域河道进行长效保洁。

  在“五水共治”工作中,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处理污水这一部分很重要的功能。它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配合污水泵站、管网等设施,能大大推进建设“污水零直排区”的进度。

  10月底,东部新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处理工程通过初步验收,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东部新区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到了准四类标准。

  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是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通过多个人工湿地及生态塘,可对污水厂尾水总氮、氨氮及总磷实现强效处理,减少对区域水环境质量产生危害,实现污水的最终净化。

  为构建东部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系统,东部新区于2016年投资3100万元建设北片污水处理厂配套尾水生态处理工程,工程占地124亩,处理规模为1.4万吨每天,工程包含提升泵、配水井、高效截污带、人工湿地池、生态塘、事故应急池等。

  “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尾水,通过泵房抽到分配井,再经过人工湿地池中的6个区域完成净化水质后排入生态塘。”尾水生态处理工程监理卢君华介绍。

  人工湿地池主要由植物、基质、微生物构成,它利用基质、微生物及动植物群落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相互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等过程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的去除,达到净化的目的,使水质达到准四类标准。

  目前,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中,现阶段完成总工程量的35%左右。南、北两个尾水全部建成投用后,东部新区的水质将全面步入准四类标准。

  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工程事故应急池

  北片污水处理厂航拍照

  >>“美丽河湖”建设

  营造更优生活环境

  从低空俯瞰,温岭东部新区就像镶嵌在东部海岸线上的一条狭长绿带,其间水清岸绿,草木葱茏。

  经过3个多月的筛选评定,日前,我省11个地市的市级“美丽河湖”名单出炉,台州共有11个河湖入围。其中,位于温岭东部新区北片的曙光湖,成功上榜台州市“美丽河湖”,成为温岭唯一上榜的河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部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曙光湖公园是其中最为亮眼的景观。”温岭东部新区生态保护局局长吴小伟说。

  曙光湖位于东部新区北片,为纪念东海塘旧址,以曙光湖为主体的曙光湖公园于2015年开始规划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500万元,历时三年,于2018年4月竣工验收。2018年,曙光湖被温岭市委、市政府列为“美丽河湖”创建试点。

  曙光湖公园在建设中保留了原有的海塘,重新利用后形成特色砾石滩,边缘架以栈桥并设置历史长廊。湖畔设置有阳光草坡、健身草地、运动场地、亲水平台等休憩、活动区域。公园水域面积11.9公顷,管理岸线长度2.15公里,是一个新生的城市公园。

  当地还根据原有地貌、区域特色,设置芦苇荡生态区(北中部片区)、背景防护林区(东、南片区)和石滩涂区(西部片区)三个主要活动功能区域。

  目前,东部新区围绕新区六大湖,正在全方位建设城市绿地景观系统、河湖水体系统、生态湿地系统和城市慢行系统,使海、湖、湿地等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相融合,让阳光、碧水、绿带为城市营造更为优美的生活环境。

  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工程施工现场

  2号提升泵站

  曙光湖公园航拍照

标签: 新区;东部;温岭;生态;污水;海绵;曙光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