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向下渚湖学习 三垟湿地该怎么美?
2018年03月30日 15:45:02 来源: 温州网 黄小玲 夏忠信

  摄影爱好者拍摄朱鹮

  下渚湖湿地公园一景

  温州网讯 本月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专题督查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他强调,要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理念,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力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掀起扩大有效投资的热潮,为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注入澎湃动力。

  周江勇一路察看三垟湿地公园一期建设项目时,详询景观设计、绿化树种、环线规划、栈道铺装等情况。他指出,三垟湿地公园是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市民期盼多年的亮点区块,要做到自然与人文交融、历史与文化互映、城市与山水共美,加快让美好蓝图变成美丽实景。他以景观设计为例,叮嘱要讲究园林式的审美意境,呈现步步为景的视觉效果,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佳作。

  三垟湿地公园今后无论如何建设,夯实好基础,打造优越的生态环境永远是重中之重。对于湿地的打造,已走过十几个年头的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原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日,“探路·他山之石”联合采访组走进下渚湖,探究打造和谐共生湿地公园的理念和做法。

  我市现状

  三垟湿地公园一期计划今年国庆初步建成开园

  记者从生态园管委会了解到,三垟湿地公园一期计划于今年国庆初步建成开园。目前,一期7个开园项目已全部完成招投标并进场施工,拆迁安置、土地征用等工作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园管委会相关科室负责人说,今年将加快工程建设、土地统征,确保今年10月实现初步开园,明年5月初步形成湿地北片、西片、保育区片和南仙堤等“三片一线”规划建设格局。

  其中湿地一期北片项目,包括改造提升五福源、北入口等已建公园景观,新建北部片区西段生态建设工程;西片项目,包括生态建设工程和园路工程,新建西线2.6公里、北线1.3公里园路及沿线景观工程,一期主环线园路及景观工程;全长3.2公里的南仙堤景观建设工程目前已进入一期封闭施工,将通过道路板型的重构,高标准提升道路设计、文化融入、廊道装饰等,将现有市政化的南仙堤转变为适合骑行、慢跑、散步活动的亲水景观带;此外,南仙堤二期(水上游线)生态建设、城市休闲片区生态建设、生态保育区和西北入口等项目计划于今年5月后陆续开工。

  负责项目建设的生态园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缪欢益介绍,目前各项目进场进度不一,施工局部还存有障碍,工期较为紧张。如南仙堤部分封闭改造是去年11月26日启动的,还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需求,本月底将实现全线封道施工,三垟街道也正在抓紧推进交地工作,争取下月起进入全速施工阶段。

  他山之石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是省内最具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天然湿地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州市德清县城东南,面积约36.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2011年荣获“中国最美湿地”荣誉称号。

  碧波荡漾,芳草萋萋。坐游船行进下渚湖,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船行水漾,湿地公园宛若一座迷宫,600余个墩岛遍布湖面,1000余条港汊纵横交错。目之所及,野鸟群息,水生动植物遍布整个公园。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具有多样性景观的典型天然湖泊湿地,是省内最具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天然湿地,有800多种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就有野大豆、朱鹮等珍稀动植物。该公园是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国家野大豆保护区。除了原生态保护到位之外,下渚湖在挖掘传统文化及现代商业的开发上,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举措。

  十只鸟的繁衍

  当天,联合采访组一行人的第一站是湿地公园的朱鹮岛。岛上栖息着268只朱鹮,因鸟得名。

  朱鹮是极为珍稀的鸟,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过去在中国、日本、俄罗斯、朝鲜半岛等地曾有较广泛分布。

  浙江省曾是我国朱鹮历史分布区,由于环境恶化和栖息地遭破坏,造成朱鹮灭迹。为了重建浙江朱鹮种群,浙江省林业厅开展了“朱鹮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项目的建设,以浙江大学为技术依托,基地设在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2008年4月,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从陕西省引进10只种鸟,实施人工饲养繁殖。当年4月8日,许连松来到下渚湖,负责饲养朱鹮,至今已有10年时间。

  洁白羽毛、艳红头冠、黑色长嘴、细长双脚……一行人在许连松的带领下,沿着一条通幽小路前行时,发现一只朱鹮站在枝头,一动不动,另有一只朱鹮则在巢中孵蛋。

  许连松说,孵蛋并不是“母亲”的责任,“父亲”也要参与。“双亲来回轮流孵一个小时,一只在孵时,另一只在旁守着。就这样孵化近一个月,一个新生命就诞生了。”

  10年的饲养,使许连松对朱鹮的习性了然于心。他说,朱鹮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至5枚,雏鸟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在附近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也吃昆虫。两性性成熟年龄在3岁左右,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寿命可达17年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朱鹮恪守一夫一妻制,自由恋爱后,一旦配对就终生相守,所以朱鹮也被称为“爱情之鸟”,许多恋人都会在此拍照留念。

  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朱鹮的数量不断提升。2014年11月12日,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浙江省首次朱鹮野化放飞。33只经过野化训练的朱鹮告别“饭来张口”的日子,独立飞向蓝天。这也是阔别50余年后,浙江大地的上空再次出现朱鹮自由飞翔的身影。

  令许连松惊喜的是,这些放飞的朱鹮基本都还在下渚湖湿地公园附近活动。“它们经常会回到朱鹮岛转转。”

  当天,有一只放飞的朱鹮回到朱鹮岛上,站在溪边栖息。由于所站位置在公园围墙边上,湿地公园外的游客也能见得到朱鹮。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寻一个好角度,架起“长枪短炮”,只为捕捉到这只朱鹮的种种姿态。

  许连松说,当地有商业头脑的农民,为了让摄影爱好者有更好的拍摄角度,还搭了一个摄影平台,收取20元“门票费”。

  许连松说,水质清澈、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是朱鹮钟爱下渚湖的原因。此外,朱鹮岛还是白鹭的群居之处,一上岛就可以聆听美妙的鸟鸣。岛上还建有湿地标本馆一座,陈列湿地动植物标本1419余种,是青少年观鸟和了解动植物知识的绝佳之处。

  三道茶的奥妙

  当天,一行人来到第二站竹楼岛。该区域主要有休闲茶寮、芦荡探幽、观景塔、野大豆观赏、曲苑观荷等景点。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为游客提供的景区特色茶水下渚湖“三道茶”。

  在茶寮坐下后,服务员陈惠娟给每人上了一份“三道茶”。客人在喝茶的同时,陈惠娟也在一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三道茶分别是甜茶、咸茶、清茶。

  甜茶又叫镬糍汤,甜甜香香糯糯,入口即化,代表生活甜甜蜜蜜;咸茶,名为“防风神茶”,用熏豆、橘皮丝、芝麻等,加上茶叶泡制而成,芳香四溢;清茶,名为“莫干黄芽茶”,汤色清澈,茶味鲜醇,回味甘甜。

  其中咸茶最值得一说。当地传说在夏禹时代治水英雄防风的故国,当地民间以配料独特的烘青豆咸茶为饮,家家户户浸润古老的乡土茶俗“打茶会”,世代相沿。这道江南咸茶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记载。

  陈惠娟打趣说:“喝了咸茶,是要给咱德清人做毛脚女婿的。”所谓毛脚女婿,是指还未通过父母这关,“未转正”的女婿。

  “丈母娘对女婿满不满意,可以从咸茶里的料的分量以及冲泡的次数看出。”陈惠娟说,如果咸茶里料很足,说明丈母娘对女婿喜欢;如果料不多不少,则有待观察。如果料很少,说明不满意。如只冲一次说明不满意,冲两次有待考证,冲三次则表示非常满意。三次冲茶之后,丈母娘就会将咸茶换成清茶,继续与男孩子拉家常,“毛脚女婿”顺利过关。

  陈惠娟说,喝“三道茶”是当地人的日常习惯和生活的一部分,这“三道茶”也给当地的旅游带来了不小收益。来下渚湖的游客听了“三道茶”习俗,基本会品尝一下。“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心理:不喝‘三道茶’,下渚湖都白来了。”

  在她印象里,一天卖出五六十份“三道茶”是很容易的。她说,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双赢的。当地的传统文化能为旅游添砖加瓦,而旅游能为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一碗面的情怀

  当天的第三站是下渚湖湿地公园内的二都小镇。

  童宁是德清人,毕业于中国美院,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不仅在下渚湖湿地公园内开出了一家亲水民宿,还把家里的三味面馆引进了下渚湖湿地公园。

  三味面馆,是德清特色餐饮品牌之一。

  当年,童宁的妈妈在县城乾园开了家三味茶馆,后来又在茶馆里增开了面馆。与其他面馆不同,童妈妈的面馆以茶馆的休闲方式烧面,面的浇头都是一碗一碗现烧的,顾客不用急匆匆地吃完就走,吃完面还可在三味茶馆里坐着休息休息。顾客多时,三味面馆也没有采取大锅批量烧面,而是保证每碗面的味道,也照顾到了每位顾客的口味需求。三味面馆因此流行开来,逐渐开出了5家店。

  今年,作为下渚湖湿地公园商业配套的二都小镇招商,童宁就想把三味面馆第6家店开进湿地公园,这一想法马上得到管理部门的支持,公园管委会工作人员温艳说,引进三味面馆,不仅能得到德清当地人的认同,同时也能让外地游客品尝德清特色餐饮,也是饮食文化的推广。

  湿地公园内的三味面馆是按咖啡馆和茶室的风格摆设的,小巷内,窗户边,吃一碗面,看着人来人往,看巷弄上空的阳光斜照,一碗面就让人产生了岁月静好的感觉。

  童宁说,现在二都小镇还未形成商业氛围,这里的三味面馆每天卖出的面,不及县城其他店的三分之一,但他对下渚湖湿地公园充满信心,“保护好了,自然就成珍惜资源了,游客就会慕名而来,符合湿地公园定位的商业就会红火起来。”

  目前二都小镇已完成沿街房屋立面改造、村西入口节点打造、防风广场建设、防风祠改造、大庙前公园建设、创意展馆和图书馆建设、管线迁移、道路铺张等工作,并根据业态需求出租给商户。对符合湿地公园业态要求的商户,政府部门采取扶持的政策,第一年不收租金,第二年收一半,第三年低价收取租金。

  下渚湖湿地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何肖夏介绍,二都小镇一期已完成招商,商户大多在装修中,动作快的,如一些民宿、咖啡馆、工艺品店、图书馆已开门迎客,小镇新貌已显雏形。

  下渚湖湿地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何肖夏:

  下渚湖在生态保护修复及生态保护机制方面下了大功夫

  由于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的要求和限制,近几年,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建设方面的投入不多。不过,近期将有一条把公园内几个岛连起来的,长达7公里的环湖栈道建成投用。

  下渚湖在生态保护修复及生态保护机制方面下了大功夫。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对湿地进行保护。2016年以来,在拆迁区域种植适应湿地生态的绿化品种、适当构筑景观灯方式修复湿地生态;对景区周边水域内的虾兜虾笼和网箱进行全面清理;完成湿地清淤7万多立方米,增殖放流四大家鱼等鱼苗近20万尾;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下渚湖方面仅仅木桩就砸钱上千万……

  在下渚湖建设过程中,下渚湖管委会每年支付百万余元,对核心景区的周边村落进行生态补助,鼓励周边村民充分利用湿地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名山湿地”的品牌效应,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如周边村民可经营土特产、农家乐、民宿等提高收入。

  经济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当地村民的幸福指数。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收门票区域只占五分之一,其余地方都向周边村民开放。这些开放区域有游步道、健身休闲设施、自然景观等,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

  代表感受

  对于湿地,保护是首位的,建设要有长远眼光

  去年夏天,我刚去过内蒙古的额尔古纳湿地公园旅游,面积非常大,成片的白桦林,大片的湿地,规模让人很震撼。额尔古纳湿地公园是以保护为主的,旅客只能在观景台上远远欣赏,并不能走到湿地上去。这样的湿地公园,跟我们浙江的西溪湿地公园、三垟湿地公园坐游船方式相比,缺了体验感。但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湿地保护方式,把资源保护好了,保留最原始的生态,拥有珍惜资源,就自然能吸引游客,所以,保护是首位的。

  我家住市区新城,上班地点在三垟湿地内,每天上下班开车经过湿地,但我不知道湿地公园观赏区域从哪里进去。因此,我觉得温州对三垟湿地的宣传是不够的。现在,三垟区域各个旧村已拆迁,建筑垃圾也清运得差不多了。政府部门的任务更重了,大拆大整容易,大建大美任重道远,对湿地建设和保护,要有长远眼光,要有高瞻远瞩的规划和设计。

  采访札记

  深入挖掘独有传统文化,为湿地建设添加新元素

  春风又绿江南岸。

  杭州以北30多公里的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此刻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展示着最美的姿态。

  下渚湖的美,美在它的原始,美在它的传统。

  虽说相关管理部门称受客观因素制约,这些年湿地公园在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我们倒觉得,没有“大干快上”的建设,使得公园更添了几分原始美,而这或许恰恰是下渚湖最迷人之处。

  港汊交错、芦苇成片、湖水清澈、野鸟群息……公园至今仍保持着自然质朴、原始野逸的江南水乡风貌,是长三角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高,原生态状况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

  下渚湖的原始美,吸引了数万野鸟在这里繁衍栖息。国宝朱鹮在此安家,既丰富了湿地景区的生物多样性,又为游客亲近大自然平添许多乐趣。值得一提的是,放飞后的朱鹮重新飞回,一直赖在下渚湖不走,这让当地饲养员很是欣喜。

  下渚湖还有它的传统美。渚湖畔的“三道茶”风俗,有古代茶道遗风。一座竹楼三道茶,眼前芦荡探幽、曲苑观荷,将古老而淳朴的迎宾待客之礼数融入天然的湿地,“文化+自然”的结果是游客的眼前一亮,既赚到了钱,又宣传了习俗,四两拨千斤,为湿地添了几分别样的味道。

  “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湿地自然风光与防风古国文化,在二都小镇有了最完美的融合。一幅幅色彩艳丽的防风古国墙体彩绘,讲述着数千年前那个神秘的国度。整个小镇的设计,采用“江南水乡+防风古国+现代简约风格”三合一的思路,用现代表现方式来演绎下渚湖湿地与防风古国的古朴意境。

  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些理念或许能给三垟湿地带来一些启示:如何用生态保护的长远意识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打造和谐共生的湿地环境?如何深入挖掘我们独有的传统文化,为湿地的建设发展添加新的元素?

标签: 朱鹮易地保护;湿地公园;摄影爱好者;渚湖;湿地;拍摄;摄影;国家...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