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小木塔内藏“舍利子” 宋代温州缘何被称为“百工之乡”
2019年08月21日 09:03:57 来源: 温州网 记者 陈培培 张啸龙 实习生汪 润梁

北宋小木塔

装在器皿中的舍利子

舍利子

  在温州博物馆的白象塔出土文物展厅内,有一对比成人拇指略大的北宋小木塔,小巧精致。令人称奇的是,在它们出土45年后,也就是2010年,专家在其中一个小木塔内发现了一颗结晶舍利子。

  本期《温州宝藏》带您走进温州博物馆,探究这对小木塔背后的故事。

  前世传说

  白象塔出土一对北宋小木塔

  白象塔,坐落于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据明释成钦《永嘉白塔寺重修宝塔募缘疏》、民国释显培等《重修白象宝塔记》记载,它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北宋咸平年间,进行了第一次大修。北宋崇宁三年(1109年)开始烧制重建需要的塔砖,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重建完成。重建后的塔为七层六面楼阁式塔。此后,在八百多年的时间里,它历经风风雨雨,没有重建过。

  上世纪60年代,白象塔倾斜严重,塔顶偏离中心达1.98米,第三、四层出现多处裂缝,局部塔壁剥蚀严重,岌岌可危,无法再次加固维修。1964年,经浙江省文物部门批准,决定拆除。1965年2月~4月,白象塔拆除完成。在由双层塔墙组成的壁龛内,专家共清理出彩塑、砖雕、木雕、陶瓷以及漆器、经书、绘画等各类文物1000多件。如今,大家看到的白象塔,则是1999年重建的。

  这对比成人拇指略大的北宋小木塔,就是1965年从该塔中出土的。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其中一件基本完整,高6.1厘米;另一件塔顶残缺,残高3.9厘米。小木塔的材质为槐木,由基座、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塔顶有五个相轮、塔刹与宝珠,表明该塔的等级较高。塔身圆鼓,中空,表面有多道采用镟木(车辘)工艺制作时留下的纤细线条。

  伍显军介绍,所谓的镟木技术,是指在木方上旋转雕刻出线条,这种技术是现代木工车削加工的先祖,是将木方固定在可旋转的卡轴上并使木方匀速旋转,然后用刀具对旋转的木方进行车削,使木方表面形成连续、旋转的线条,这种线条动感十足,极具风格特征。

  伍显军表示,最终经鉴定,这对北宋小木塔为藏传佛教喇嘛式小木塔,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且其与北京市北海公园的白塔外形相似。

  宋代温州被称为“百工之乡”

  伍显军介绍,宋代我国经济重心转移至东南沿海,是目前中外史学研究者公认的观点。宋代也是温州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无论是农业、商业,还是手工业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宋代温州号称“百工之乡”,手工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官府手工业,如造船、制盐等;二是民间手工业,如漆器、蠲纸、陶瓷等。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可知,北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至北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的20多年里,全国官营造船场的每年造船额是2900多艘。北宋哲宗年间,“诏温州、明州岁造船以六百只为额”,那时温州的造船产量和宁波并列全国第一。民间漆器业与官营造船业同属漆木器制造,所需良材均来自瓯江上游的处州(今丽水)或闽东,工艺上有许多共同之处,都需要专业化分工合作。

  伍显军介绍,温州官营造船业的发展带动了民间漆器业、木器业的发展。从江苏淮安的一些墓葬、温州白象塔等处出土或发现大量北宋漆器来看,北宋中期温州漆艺已发育完善。

  伍显军介绍,白象塔出土的这对北宋小木塔,塔的基座呈束腰须弥式,上端平坦承托塔身,下端多级台阶状;塔的表面经过打磨,比较光滑;整个小木塔显得小巧精致,庄重挺拔。塔身、塔顶结合处可旋开,但又严丝合缝。所有这些都说明北宋时期,温州木器制作工艺已经十分高超。

  今生故事

  45年后在塔内发现“舍利子”

  2010年1月,为出版大型文物丛书《白象慧光》,温州博物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摄影师拍摄白象塔内发现的几乎全部文物。在整理文物时,时任温州博物馆馆长金柏东再次关注到这对小木塔。

  在仔细观察这对小木塔后,金柏东拿起其中这件基本完整的小木塔晃了一下,隐约听见有细微的声音,因此猜测塔内有东西。随后,他戴上手套,两指捏住塔身轻旋,竟真的打开了,再用手电往里一照,竟然发现了一颗晶莹透明的“小米”。

  这颗“小米”究竟是什么?为了解开疑问,温州博物馆专家带着它远赴北京,请故宫博物院宫廷宗教文物专家王跃工进行鉴定。在用高倍放大镜等仪器检测后,王跃工分析这颗“小米”的透明度强,与佛教圣物舍利相类似,认为是舍利子的可能性极大。此外,他还对内藏玄机的小木塔显示出特别的兴趣,表示类似车辘技术理论上应出现在元代,而小木塔是北宋年间的文物,这可能将该工艺历史前推百年。

  2010年2月,温州博物馆正式对外宣布白象塔出土的小木塔内藏有佛教圣物舍利子,并重新布置了展柜,让市民可以一睹这颗结晶舍利子。而另一件小木塔,由于有残缺暂未打开。

  伍显军表示,关于佛教圣物舍利、舍利子的说法有多种。舍利为梵文音译,也称舍利子,译成中文为灵骨、身骨,是佛、高僧肉身火化后的一种颗粒状结晶物,在佛教中被视为圣物。关于结晶体舍利子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

  传统手工业与文化繁荣相辅相成

  这对北宋小木塔及其内结晶舍利子的发现,引发了伍显军关于传统手工业创新与文化繁荣相辅相成关系的思考。

  伍显军表示,传统手工业的创新是指为满足社会需求,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提出有别于常规的思路、见解,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有益效果。传承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革新的内在要求。传统手工艺遵循“在传承中创新”的基本原则,不偏离本源,技艺上精益求精,符合本民族固有之审美观念。

  北宋舍利子小木塔用于储藏结晶舍利子,根植于传统佛教文化,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镟木(车辘)工艺制作,精益求精,这正是文化繁荣与工艺创新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伍显军表示,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一种传统手工业的创新,都离不开文化繁荣的总体环境。

  新闻+

  2003年,据《浙江日报》报道,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实施市区松台山净光塔重建工程,在清理该塔塔基时,陆续挖掘出刻有铭文、花纹的塔砖、瓦当、滴水及筒瓦、铜钱、石柱础、须弥座的砖雕构件等文物,尤其难得的是在一缸罐中发现了一颗舍利子。


标签: 舍利子;温州;博物馆;传统手工业;文物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wznews/201908/W020190821554546252516.png

小木塔内藏“舍利子” 宋代温州缘何被称为“百工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