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浙”行天下 从参与到创造
2016年09月03日 03:46:17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陈佳莹

zjrb2016090300006v02b005.jpg

  “东方大港”——宁波舟山港是浙江发展的海上大门,是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门户。

  浙江在线9月3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陈佳莹)“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国际化,是沿海经济大省浙江的鲜明特色。

  去年,浙江出口增速位居中国沿海省市第一;境外经贸合作区、国际产业合作园等高端国际合作载体,让浙江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谋得先机;去年浙江海外并购数达135件,居各省首位,浙商对国外先进技术、品牌和人才的热情持续高涨;一条由义乌出发的中欧班列横贯欧亚,“一带一路”沿线,浙江制造和浙江资本成为“最闪亮的星”;一座宁波舟山港,236条国际线路,联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货物吞吐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开放浙江早已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

  优进优出

  从浙江制造到浙江服务

  1980年,浙江开始全面自营出口,那时的浙江人或许不会想到,短短30多年,浙江的年出口额会从十亿级骤增至万亿级,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出口产品以茶叶、丝绸等传统产品为主,通过必要的出口换得进口钢材、机床等国家建设所需重要物资。改革开放后,浙江民营经济崛起,浙江出口开始发力,增长迅速。2000年初,年出口增幅一度达到50%以上。

  然而,浙江企业意识到,在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占主导的背后,是跑量销售、低附加值以及资源消耗,随着国际市场同质化竞争的白热化,这些产品将无法提供浙江融入全球贸易的持续动力,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转型升级才是必由之路。

  在这样的认识下,从政府到企业,浙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通过“机器换人”,提升劳动生产率,规避劳动成本不断升高的障碍;通过“空间换地”,推动集约化发展,倒逼资源环境依赖型低端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通过“腾笼换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置换低端产业,从改变产业结构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出口产品结构;通过“电商换市”,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以全新商业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打破传统营销方式的信息滞后、成本高企等问题;通过“培育名企名家名品”,不断提升浙江制造的品牌附加值。

  正是这番转型升级,在全球贸易踯躅低谷之时,今年1-7月,浙江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5%,增速位居中国主要外贸省份前列,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更是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也正是这番转型升级,让我们能在里约奥运会上看到浙江制造的安防产品,在北京APEC峰会上欣赏到领导人服饰“浙江造”……浙江制造一次次凭借创新和品质亮相世界舞台,渐渐摆脱低价的标签,用实力获得话语权。

  浙江从货物贸易为主向服务贸易加快转变。过去,由于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的差距,在全球服务贸易格局中,发达国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货物贸易回调的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随着开放层次的提升,浙江在这块大蛋糕中有实力“分一杯羹”。

  数据显示,浙江服务贸易规模由1996年的4.9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442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26.7%,规模排名仅次于北上广;出口地区进一步多元化,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已遍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市场份额接近50%。以华三通信、浙大网新为代表的浙江服务外包领军企业,在自身技术和创新能级提升过程中,带领浙江服务外包快速起飞。浙江文化、浙江技术、浙江服务,通过服务贸易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全球市场认可。

  筑巢引凤

  从招商引资到选资引智

  今年6月底,世界500强企业辉瑞制药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3.5亿美元建立的亚洲首个生物技术中心项目破土动工。

  谈到落地原因,辉瑞中国区总裁吴晓滨告诉记者,浙江具有便利的出口通道和开放包容的出口政策;高科技企业和顶尖高校云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此外,浙江正在积极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带,未来,随着国内外生物医药公司不断落户,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聚合效应,带动全产业高速发展。

  辉瑞的选择,足以体现浙江对外资企业吸引力的升级。

  不可否认,过去的浙江吸引外资企业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政策,许多外企往往只将制造工厂安家于此。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的趋势中,曾有人担忧浙江是否还具备吸引资本落地的能力。

  “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早已让浙江生发出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告诉记者,当前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然而那里却没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更缺乏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力。在浙江,许多像松下这样的外资企业,通过不断帮助浙江供应商们改变理念、提升品质,多年来与浙江企业共同成长,彼此之间早已成为最具契合度的上下游“合作联盟”,促使他们持续增资,深耕浙江。

  如今,越来越多像辉瑞制药一样的知名外企,选择将技术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甚至公司总部落户浙江。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7026家,投资总额达5367.8亿美元。

  转型升级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势,教育科技进步带来的人才优势,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前景,让浙江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面对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浙江逐渐告别过去大杂烩式的园区,建起模式更新、更契合国际规则的“园地”,精准吸纳特定产业,寻求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产业分工中谋得更有利地位。

  在嘉兴平湖的浙江中日产业合作园里,除了集聚在此的众多日资企业,还能见到樱花小镇、日本料理风情街等配套产业。氛围的营造、人才的停驻,良性循环下,吸引越来越多的日企投资。在衢州的中韩产业合作园里,著名跨国企业韩国晓星集团选择将总投资70亿元的项目安家于此,由此,韩国特色的系列产业也正陆续入驻。

  从2014年起,针对每个国家、经济体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诉求,浙江通过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落地经贸协议,精准把握双方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当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的中意(宁波)生态园和中澳现代产业园(舟山)为引领、10家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为支撑、若干家在建园区为补充的“2+10+N”发展格局。

  在源源不断“引进来”的过程中,浙江企业得以与世界级企业同台竞争合作,汲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进行一次又一次自我革命。“小河有水大河满”,浙江经济的开放能级和国际化程度,也在一家家企业的自觉升级中不断提升。

  行走世界

  从国际贸易到全球运营

  过去,浙江走出去多是为了打开目标市场、应对贸易壁垒,从而更多更好地带动产品出口,海外投资也多以建设境外营销网络为主。

  浙江通过多年的对外贸易积累了原始资本,通过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与融合提升了产业能级。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浙江,正依靠国际发展经验和产业国际化发展规律,从商品输出迈向资本输出,聚焦跨国投资,布局海外市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一度深陷泥潭,大量手握高端技术、知名品牌的优质欧美资产价格处于合理甚至低估区间。而对于正在转型升级关口的浙江企业而言,借助海外并购获得亟须的技术、品牌等要素,可以说是花钱买到了发展时间。

  从2008年开始,浙江企业开始加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我们看到,卧龙控股集团成功并购奥地利ATB电机集团后,整体制造水平提高至少10年以上,站上了与欧洲制造业同步发展的产业平台;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沃尔沃得以东山再起,吉利则在沃尔沃身上汲取理念、技术后迅猛发展。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浙江企业通过走出去获得了市场、技术和品牌资源时,也应看到,在不断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中,浙企也通过自身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

  今年8月初,由浙企投资的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正式升级为浙江第四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至此,在商务部确认的20个国家级园区中,浙江占得20%,位居全国第一。目前,鹏盛工业园入园企业累计产值2.82亿美元,累计为当地提供税收收入4196万美元,在当地雇用员工1067人,占园区员工比例高达81.88%。而在另一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越南龙江工业园,员工已超6000人,除了中资企业,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企业也争相入园投资。

  如今的浙江早已摆脱了最初出口低价产品的形象,成为全球经济的深度参与者,投资地就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未来,通过浙江企业的全球布局,浙江人的消费方式、生产理念都将走出去,在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影响世界。

  [国际资本青睐“浙”里]


zjrb2016090300006v02b006.jpg

标签: 国际资本;国际贸易;经济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90330119160038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