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晓鹏 王晨辉)6月28日,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欢送会上,英语系的叶晶晶把“爷爷”请来,将学士服披在他身上,眼中闪着幸福、激动的泪花。
“爷爷”叫胡春华,是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一名退休员工。10年前,胡春华在龙泉市龙南乡偶遇家庭困难的叶晶晶,决定资助她完成中学和大学学业,并把她当成亲孙女一般。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爷孙”,两个原本没联系的家庭,将“不期而遇”的亲情维持至今,还在继续延续。
一场雪灾“爷孙”不期而遇
故事要从10年前讲起。
2008年初,一场雪灾让全国多地电网瘫痪,浙江灾情也十分严重。鄞州区供电公司派出一支队伍去龙泉市龙南乡支援抢修,58岁的胡春华成为抢修队的一员。
抢修期间的一天中午,胡春华路过黄燕村一间破旧的小屋,看到一个女孩在门口翻晒蘑菇。女孩穿着破旧的棉衣,脸上、手上长着深紫色的冻疮。看到如同自己孙女一般大的女孩被冻成这般模样,胡春华停下了脚步。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胡春华上前询问。
因为从没走出过大山,女孩胆怯地不敢说一句话。邻居告诉胡春华:这个12岁的女孩叫叶晶晶,父亲叶良法因为肾炎不能干活,母亲为了家庭生计在外乡打工。这个还需要被人照顾的孩子,却要照顾父亲。
“实在不行,过几年就让晶晶出去打工。”在家徒四壁的小屋里,叶良法无奈地叹着气。
“书一定要读,家里有什么困难爷爷来帮你!”说着,胡春华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硬塞在叶晶晶手里,又写下自己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第二天,胡春华又去了叶晶晶的学校,请老师帮忙保持联络,并多关注她的学习和生活。
一句承诺改变女孩命运
完成抢修任务后,胡春华回到宁波。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叶晶晶的父亲。此后,他一直与叶晶晶家庭保持着联络。在家人的支持下,胡春华履行当初的承诺,每年汇4000元生活费给叶晶晶,看到合适的衣服、学习用品,包括叶晶晶父亲要吃的保健品,经常买了寄过去。
14岁那年,叶晶晶在父亲的陪同下,第一次走出大山,在胡春华家住了15天。
感受到胡爷爷一家的真诚,叶晶晶慢慢地打开心扉,把胡春华当做真正的亲人,有什么烦恼和开心事,都会向他倾诉。
“爷爷,我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考得还可以,我会加倍努力的!”
“晶晶,你就要开学了,给你寄了两千块钱和几件衣服,如果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和爷爷说!”
“爷爷,我最近感到学习压力很重,成绩总是上不去,再这样下去,我大学都要考不上了。”
“晶晶,你先从自身找一下原因,有什么事情分散你的精力吗?如果家里有困难爷爷会帮你的。”
爷孙俩几乎每个星期都要通一次电话。
2014年7月,高考成绩出来了,叶晶晶考得不错。填志愿的时候,她在电话里和胡爷爷讨论了10多天,最终决定报考宁波大学英语系。“离我近,我可以更方便地照顾她。”胡春华说。
胡春华和老伴早已把叶晶晶当成亲孙女。得知叶晶晶顺利被宁波大学录取,胡春华夫妇早早地帮着买好了被子、被套、脸盆、热水瓶等日用品和两套衣服。开学的时候,胡春华夫妇带着学费送叶晶晶去报到。看到其他同学有自行车,马上也给她买了一辆。
4年间,邻居们经常在周末看到,叶晶晶挽着胡春华夫妇的胳膊散步。每逢周末,胡春华的老伴都会早早买好菜,等叶晶晶回来聚餐。邻居一看到胡春华老伴买回一大篮菜,就知道他们的“孙女”要回家了。每次返校前,胡春华又会备好一堆零食,让她带回学校。
虽然那时胡春华每月只有3000元不到的退休工资,但每个学期他都会把学费按时送到叶晶晶的手里。
一次受助让她更懂感恩
“老胡,你们的大孙女大学毕业了?!”6月28日傍晚,胡春华夫妇拎着一堆行李,带着叶晶晶父女从学校回来,听到消息的邻居都跑过来祝贺。此时,胡春华的儿子和儿媳已经准备好一桌丰盛晚餐,庆祝叶晶晶完成学业。
餐桌前,已经成为一家人的他们,在温馨的灯光下边吃边聊,叶晶晶一口一个“爷爷”“奶奶”地叫着,不停地给胡春华夫妇夹菜。
“爷爷奶奶,以后我不在您两位身边,你们一定要保重身体,我放假了就会来看你们。”准备回老家教书的叶晶晶,对胡春华夫妇依依不舍。
回老家教书,是叶晶晶一直以来的愿望。她说,自己在胡爷爷的资助下考上大学,有机会欣赏以前未看到过的另一个世界。在开阔眼界、收获知识以后,她更希望把自己获得的爱,传递给更多山村的孩子,让他们都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多机会走出大山,成就更丰富的人生。
听“孙女”说着她的理想,胡春华欣慰地笑了。他相信,这份宝贵的“爷孙情”,今后还会继续;这份延续了10年的爱心,接下来会播撒得更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