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7日讯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沿江采访在浙收官,采访团记者在浙江舟山、丽水等地看到了什么——
共享成果 凝聚共识 人民日报记者 何鼎鼎
到丽水下南山村民宿,惊叹于一个村庄的蝶变。可以说,浙江民宿产业的发展,是集体打造的“公共产品”。是省内大交通的改善,提升了浙江民宿的辐射力,是专业化、规模化运营思维的普及,让集群效应显现;是政府的吆喝助推,缓解了客流焦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只有齐心协力、探索总结,才能推动两者的顺利转化。
浙江人敢为天下先,也永远想着下一步。解决了交通“硬约束”后,还要提升服务“软实力”;当民宿业已然重资产经营,也要学会打特色牌、避免同质化带来的经营风险;而更重要的是,民宿从民宅出发,底色在一个“民”字。具体来说,要守住绿水青山,不能仅仅是民宿火、投资人赢了,更需当地人从产业发展中受益,只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绿水青山的可贵。
无愧长江经济带门户 中国日报记者 邢奕
舟山人告诉我当地的主要产业可用三个字概括:“渔”“港”“景”——即渔业、港口运输业、旅游观光业。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舟山,上一次是10年前作为游客,观普陀之景;而这一次来到岛上是作为记者,采访舟山之港。
顺长江而下,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港口,但是接收货物的规模远不及宁波舟山港。当我得知去年这里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居世界之首时,我不禁感慨:嗬,宁波舟山港不愧长江经济带之门户!
当货物来到长江经济带的大门口,如何让它们畅通地经“黄金水道”运抵内陆省市?这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因为“水水联运”才能更好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我认为建设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设计江海直达标准船型,以及长江疏浚工程是该课题的关键。而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舟山的政府已经稳步走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路上。
归程上,又有媒体朋友告诉我,这里的渔业发展有很多故事值得发掘。舟山,浙江,期待下次再相见!
山水之美 令人心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仁贵
刚进入舟山的地界,就给人以惬意之感。一座座风格不同却一样雄壮的大桥、浩渺烟波的大海都让人为之振奋。目及之处,绿色是那么浓烈。
及至丽水,更为这一方山水着迷。这里的美,美得透彻、美得心醉。
“丽水山耕”打造精品农业特色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走的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莲都区的下南山村,在保留原始风貌的情况下,将破败不堪的古村落打造为特色民宿和文创基地,留住了古村庄世代延续的根脉。这正是让人梦寐以求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至于莲都古堰画乡,那更是让人流连忘返之地。青山环抱、小桥流水、古樟成群。古村的韵味与现代艺术气息浑然一体。我的同事第一天到了之后,第二天特意又去进行视频直播。只因被这一方美景深深吸引,希望将其分享出去。
行走在之江大地,看到地方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也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以及背后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待。
同频共振 协调发展 湖北日报记者 郭习松
从金沙江畔到黄浦江畔,从美丽丽江到秀山丽水,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最终在浙江丽水找到,那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天半的丽水之行,无论是古堰画乡,还是松阳古村落;无论是以画为媒,还是留住乡愁之根,都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处理好五大关系,保护长江与发展长江经济带的生动实践和最美诠释。
我们赞美长江,是因为她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是因为她有母亲的情怀。
大自然是最美的设计师。尊重敬畏自然,崇尚生态文明。作为长江经济带兄弟省市,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向浙江学习,与母亲河同呼吸共命运,与长江经济带同频共振,协同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文章,共同谱写更壮丽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生态优先 浙江榜样 湖南日报记者 黄婷婷
浙江人以其务实和勤奋,在丽水打造出了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高地,真正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丽水山耕”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给当地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改造后的下南山村,不仅留住了乡愁,还留住了记者团的赞叹。
丽水有太多值得湖南学习的地方,目前,湖南慈利县的“硒有慈利”品牌,便是借鉴“丽水山耕”的做法,让慈利的富硒农特产品抱团发展,以区域品牌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湖南株洲更是多次来到下南山村进行考察和学习。湖南的民族和美食特色明显,下南山村无疑给湖南发展村落项目提供了新思维和参考样板。
“两山”转化 丽水先行经济日报记者 温济聪
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浙大读研的两年,几乎走遍了浙江的大部分城市,但一直没有机会来丽水。在我印象中,丽水是浙西相对比较欠发达的城市,而这次随中央媒体采访团来到丽水,让我彻底改变了以前的简单看法。
丽水正聚焦生态建设,开辟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丽水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如今,在打造秀山丽水大花园的同时,也培育了生态经济新引擎,让秀山丽水守住“金饭碗”。
在丽水市莲都区古堰画乡,碧水连天,绿意深浓,铺陈这里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下南山村落保护更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然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丽水守住了“金饭碗”。
新时代,丽水正不断发挥生态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丽水讲好“两山”故事 重庆日报记者 汤寒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丽水采访的一天半时间里,丽水的“天生丽质”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处处都是山清、水秀、人和的美景。
丽水市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正是丽水市这些年来长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放弃了“工业致富”的捷径换来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丽水就先后关停了4家造纸厂,否决了小水电、炼钢厂等多个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
另外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地方是在松阳县西坑村,几个杭州来的年轻人在这里开高端民宿,一个房间每晚的住宿费高达千元仍供不应求,还要提前半年才能预订。
一家仅8个房间的小民宿,年收入可达300万元。他们赚的不是房间本身,而正是传统村落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算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好故事。
绿色发展 振兴乡村 江西日报记者 吴颖
浙江不是第一次来,每次来都会对这个美丽的地方平添几分喜爱。这次采访,让我记住了丽水这个名字,记住的不光是她的好山好水,更记住了她对绿水青山的守护、对乡村振兴的探索。
在下南山,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的美丽蝶变,感受到了什么叫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古堰画乡,我们不仅领略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受到扑鼻的文艺气息……丽水把守护绿水青山、保护古老村落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保留历史文脉、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让一个个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也让一方百姓钱袋更鼓、日子更美。
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乡村振兴总要求,在丽水的一个个美丽乡村得到了生动诠释。
大家常说,绿色是发展的底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绘就好底色,护住了根,相信丽水的将来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好。
舟山发展不可限量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提起舟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普陀山景区和好吃的海鲜。
但舟山还有大量深水良港,区位优势明显,港口经济发达。
有人提及,“舟山的年轻人更喜欢到外面闯荡”“不希望女儿在舟山就业,希望她到外地闯闯。”我有些惊讶。
这里是中国空气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未通高铁的地级市。尤其是听了保税油加注和新奥LNG项目,这个“小小”群岛新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助力长江经济带乃至更大地区的发展。
舟山的发展,真的不可限量。
求取浙江“山海经” 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国辉
赣浙两省山水相依,风物相近,江西七山一水两分田,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在改革开放初期,两省曾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现在差距明显。浙江以相当于江西2/3的国土面积,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全面领先。
历年来,江西都大力学习浙江,曾掀起几轮学习热潮。这次参加大江奔流主题采访,记者看到了浙江人的“山海经”。舟山以吞江入海的气势,主动突破,寻找到保税燃油加注中心等项目,力求在世界海洋经济中建立浙江支点。丽水做足山水文章,龙泉市溪头村村支书曾志华畅谈民宿经济,从实践到理论可以称得上专家水平。
浙江气魄之大、人才之兴,让我感慨。江西要学习浙江精神。
希望在江苏看到舟山船 新华日报记者 吴琼
拥江携海,货畅其流。我在舟山看到了一股活力,来自于长江和大海。
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浙江,处在中国海岸线黄金中点位置,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使其在长江经济带陆海联动、江海联运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过去,包括南京在内,长江沿线港口各自为战,数据孤立,效率低下,现在通过舟山江海联运中心信息平台,可以满足各类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和一站式服务需求。
当然,我记得最深的就是还有一艘船——江海直达1。江轮难入海,海船难进江,船的类型局限,长期以来限制着水运效率,如今舟山的创新将改变这一切,让更多的大型海船抵达南京以上港口。我希望有一天,能在江苏看到舟山船。
年轻人才勇于担当 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 陈瑞
在浙江3天的采访,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山明水秀、和谐生态以及年轻人在各自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瓯江水流淌过丽水的古堰画乡,四面青山环抱,通济堰水急流却清可见底。黛瓦下,游客端起大碗的端午茶,一饮而尽,涉水濯足,远眺面空撒网共谱渔光曲的乌篷老翁。松阳亦是如此,这里有“拯救老屋”而成平田民宿的受益者——回乡创业的85后姑娘叶大宝;也有在云端山间共创民宿综合体的老白、蛙哥、李超骏……这些在绿水青山中天马行空的人,无疑都是生态红利的获益者。
在舟山群岛新区,“江海直达1”的年轻团队经过180天奋战,造就我国历史上第一艘江海直达货轮。谈及通江达海的未来,这一年轻团队的质朴踏实却又严谨细致令人感叹!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浙江的年轻人才已经主动挑起了重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