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文明春雨润人心 “幸福岱山”再加码
2019年09月27日 06:42:58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黄宁璐 傅元元 何彪翁

浙江在线9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黄宁璐 傅元元 何彪翁)文明是城市美好的风景线。

岱山,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美丽海岛,方圆32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城市文明见微知著。20万岱山人正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绘着城市的大爱底色。

文明于人,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文明于岱山,是一座城市不变的情怀。去年,岱山通过实施文明交通、市场秩序、城乡环境等综合治理巩固提升大行动,成功复评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如今,岱山县委、县政府又作出了一项重要决策——全面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启动实施城市文明双提升工程。岛城焕新颜,续写文明新华章。

“全县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实现环境大提升、品质大改善、管理上档次,以不达目标绝不收兵的决心把城市文明双提升工程推向深入。”岱山县委主要负责人豪情满怀。

大美岱山,宜居之城;大爱岱山,温暖之城。一幅城市文明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市容提升 打造美丽风景

近日,来岱山县高亭农贸市场买菜的市民徐先生惊喜地发现,随处张贴、涂写的各类小广告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精美的便民信息栏。信息栏上,房屋租赁、招工求职、二手物品转让等消息应有尽有,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任意张贴的小广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现在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在岱山老城区居住了几十年的市民施阿姨,也感受到了变化:长年盘踞在菜场周边、主干道街巷口的流动摊贩不见了,一家家店铺都将门口区域收拾得干干净净。“街巷整齐又宽敞,走进走出,心情都不一样了。”

如此变化在岛城各个角落接连不断地上演。城市文明双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后,岱山县成立由党委、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双提升办公室,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住建局等关联度大的部门分别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作为双提升办公室副主任,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紧接着,双提升办公室又设立了14个专项工作组,列出30项任务清单,全力攻坚重点领域;并通过上报月度完成表、进行每月测评、下发督查单等形式,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眼下,对照重点整治任务清单,岱山县正用一项项实打实的措施,拉开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养的大幕。

向“城市牛皮癣”——非法小广告开刀。岱山县严格管控全县18家印刷企业承接复印小广告行为,对已固定证据的违法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进行停机处理,召集各方力量清理已有“牛皮癣”。截至目前,共排摸出各类小广告5000余处,大部分已清理完毕;立案查处22起,行政处罚23人,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县还在人流量较大的先锋联盟中心和高亭农贸市场专门开辟便民信息栏,培养广大市民养成到指定位置发布、获取信息的习惯。

集中力量啃下跨门经营“硬骨头”。受老城区店铺门面凹凸不齐、较为杂乱的现实制约,岱山县创新推出“以尺为界”法,执法人员带尺上路,拉尺管理,将管理跨门经营精细到厘米。该县还专门在商铺门口画电瓶车临时停车点,规范电瓶车乱停放问题;创建城管队员夜间执法制度,执法力量24小时覆盖城区……岱山用实际行动实践了“城市管理要像绣花针一样精细”。

岱山县还在治理城区流浪犬上下功夫。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配备犬类整治执法队员的基础上,聘请专业捕犬人员,开展为期一周的高频率巡查、高强度作战,流浪犬数量明显减少。此后,该局做好常态化管控工作,定期巡查,设立百姓举报电话,并通过“智慧城管”监控寻找遗漏流浪犬。截至目前,共抓捕流浪犬1260只。

环境改造提升了城市“颜值”,文明交通建设则畅通了城市“脉络”。

穿梭在岱山的大小路口,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已蔚然成风。今年,岱山县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20余个路口开展常态化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如今,全县机动车礼让率达到92%。

近日,笔者发现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戴盔率也大大提升。今年5月,岱山县开展电动自行车“戴盔亮尾”专项整治行动,对骑车未戴头盔者,要求取回并佩戴后方可上路;对夜间行车未亮灯者,现场教育并责令改正;对违法载人、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等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对安装遮阳伞、挡风被、连体手套的,一律现场拆除……600余名交警和志愿者,在全县7个乡镇96个路口联合整治。目前高峰时段电动自行车“戴盔亮尾”率达95%。

同时,一场高强度的“问题拖拉机”清除行动也在进行。该县采取设置卡点与巡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管控拖拉机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使用假牌假证案件,挖根溯源,一查到底,构成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截至目前,共拆解清退拖拉机530台,100%完成市定目标。

志愿接力 绘就温暖底色

“风雨中,你们义不容辞地带我去买药,真是雪中送炭!”“感谢你们的妥善安排,给我们漂泊异乡的人带来家一般的温暖。”……今年夏天,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岱山县鱼山岛上1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转移至岱山本岛,该县540余名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来,顶风冒雨为受灾群众送上生活物资,不顾白天黑夜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台风过后,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封封感谢信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一座城。

“阿伯,您的头盔没有扣牢,万一发生意外,头盔就起不到保护作用。”“小伙子,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炎炎夏日,在岱山城区各个主要路口,每天早晚高峰,来自各个单位的志愿者身穿“红马甲”进行交通文明劝导。高温天里,常常不到半小时,志愿者们的衣服便已湿透。

志愿服务是展现一座城市文明风尚的标志。今年上半年,从保障城市文明双提升工程,开展“文明交通”“洁净岱山”“社区学雷锋”等志愿者服务提升行动,到保障“全域旅游”,做好“2019中国海岬马拉松”“海洋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赛事志愿服务,文明志愿之花盛放在岛城的各个角落。截至6月底,岱山县活跃志愿者达610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场,服务群众万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自城市文明双提升工程启动以来,岱山县社会志愿者的数量从4000人增加到2.6万人左右,预计每人每年的服务时长将从12小时增加到25小时。“红马甲”已成为该县街头靓丽的风景。

近年来,岱山县爱心志愿事业持续发展,众多热心人士汇聚起了大爱暖流。

近日,岱山爱心桥助残协会会长毛伟国像往常一样,去看望了家住东沙社区的郑爱平。矮小又驼背的郑爱平独居生活,因毛伟国的关心和启发,他渐渐发现,自己其实很热爱书法。“毛会长不仅给了我经济上的帮扶、生活上的关怀,还在精神上鼓励我,让我重燃对生活的信心。”聊起毛伟国对困难残疾人的种种帮助,郑爱平的心中涌起阵阵暖意。该协会由东沙镇爱心企业家自发筹资组建,成立7年来,组织公益活动25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8000余个小时,受益群众超5700人,今年还被评为浙江省助残先进集体。

“阿姨,这件衣服还很新,很适合你。”每周六上午,岱山县文化广场,阳光敬老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们总是准时出现,在此义务赠衣。运衣、卸货、铺布、摆衣……夏日里,常常做完准备工作,志愿者们便大汗淋漓。该服务站已成立10年,成员从一开始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人。十年来,他们已为2万余名残疾人及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里有16位志愿者参与了干细胞捐赠,4位志愿者加入了器官捐赠。

这样温暖的团队在岱山还有很多,并仍在不断扩充。今年上半年,一群在岱山学习、生活、工作的新岱山人组建了岱山县新居民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志愿为第二故乡增添温暖。眼下,鱼山岛上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于是,岱山团县委探索在岛上建立开放式志愿服务中心,为辛勤工作的建设者们提供便民服务。

文明新风

浸润岛城人心

今年,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在岱山各个乡镇“荡漾”——各个乡镇刹住大操大办“面子风”,努力破解盲目攀比“人情网”。

岱东镇,这个坐拥鹿栏晴沙、上船跳徐福文化村等景区的美丽乡镇,成为岱山县移风易俗的典范。

今年初,岱东镇以“婚庆婚俗新办”为突破口,培育文明新风。该镇建立规章制度,规定婚宴席数控制在20桌以内,每桌菜品不超过28个,禁止茅台、五粮液等上桌,香烟每桌不超过2包,迎亲车辆不超过6辆。此外,该镇打造三支队伍,红白理事队负责监督指导婚丧喜事按规定举办,帮衬服务队由社区党员及热心群众组成,义务为操办方提供帮助,新风宣讲队则力求让移风易俗内容家喻户晓;制定新“三书六礼”制度,“新三书”为责任书、承诺书、倡议书,突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责任,“新六礼”为问礼、宣礼、诺礼、知礼、巡礼、回礼,体现参与方之间守诺、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新婚俗既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也不会丢了人情脸面,真的很不错。”近日,谈起自己今年上半年在岱东镇北峰社区村文化礼堂举办的婚礼,小伙夏恩洁赞不绝口。婚礼上还有一个特殊环节让他觉得很有意义:新郎新娘从婚礼省下来的钱中,拿出了1500元,捐赠给“岱东镇礼俗众筹基金”,用于北峰社区村今后的慈善慰问等公益事业。

岱东镇“文明新风”模式受到了村民热烈响应,其他乡镇也纷纷学习取经。眼下,岱山县移风易俗工作由点及面稳步推开,正在由“盆景”变为“风景”。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20余家文化礼堂举办新婚俗婚礼,服务新人72对;文明治丧参与家庭突破800户。此外,全县共有8000余名渔农村居民参与新礼俗签名。

嵌入百姓生活的文明新风,不仅是红白喜事新办简办的全新体验,还有“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等带来的真切温暖。

今年暑期,岱山“爱心爷爷”王鲁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不少市民深受感动。63岁的王鲁是岱山县经信局退休干部。三年前退休后,他走进云南省红河州深度贫困的黄茅岭乡大山村大山小学,成为一名义工。刚到大山小学时,王鲁发现,因师资不够,学校仅开办了从学前班到小学4年级共5个年级段的班,学生250个。当地读5年级的学生,到乡中心学校就读,每周两趟得走近10个小时的山路来回。于是他自己出钱,从本地大学毕业生中物色了3名教师,增设5年级,学生一下子增加到330多个。他还意识到扶贫不能光“输血”,更要注重“造血”,于是试种黑老虎、八月瓜,并积极引进适合高山种植的水果“火参果”,助推当地发展生态农业。今年7月,他又花费4万多元,带着1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行走长三角部分地区,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由于在云南的各项开支较大,去年王鲁把放在家里的那辆车也卖了。

在岱山,这样的“最美人物”还有很多。夏滢喆在母亲治疗无效去世后,将“水滴筹”上募捐到的剩余款项一一退还给资助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构筑起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堡垒;王婉贞家庭是岱山出了名的“义工家庭”,祖孙三代一起参加义工活动的身影,是当地一道温馨的风景;渔民虞忠完生活朴素,却20余年坚持资助困难学生和家庭……

近年来,岱山将塑公民道德作为文明新风培育的重要载体,举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打造“最美岱山人”系列品牌,以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德向善。此外,该县还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

文明新风劲吹,文明之花怒放,岛城岱山的未来图景必将更加五彩缤纷。

标签: 岱山县;文明新风;志愿者;文明;城市文明 责任编辑: 郭海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文明春雨润人心 “幸福岱山”再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