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把“倒垃圾”这件事朝着科学的方向去做,不把循环经济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去做,最终我们可能难以面对自己所制造的垃圾。
“网红”火锅店海底捞倒垃圾倒出了个新闻:先是有人说,海底捞杭州绍兴路一家门店的垃圾被环卫部门“拒运”了。后来,经进一步核实,考虑到火锅店端午节假日生意火爆,环卫部门暂时还没有对其垃圾拒运,但是警告已经发出了。如果海底捞这一门店再不整改,垃圾被拒运也不是不可能。
多少年了,我们见到的都是环卫工人无怨无悔、“来者不拒”:你有多少垃圾,我悉数全包,从不“挑肥拣瘦”。可如今,“收运垃圾”的也挑剔了,竟然对商户的垃圾处理发出了警告令。
细究一下,并非环卫工人工作态度变了,而是时代变了。一者,国家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二者,城市的垃圾产生量实在太大。这样的背景之下,这倒垃圾也绝非扯个垃圾袋往楼下一扔了之,而是渐渐成了个讲科学的活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海底捞倒垃圾的活儿干得实在不咋地,其垃圾真的被拒运也并不难理解。而今后,随着垃圾分类的全面推广,发生更多的垃圾被拒运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按照新闻通报的情况看,海底捞这一门店是因为一两个月以来被发现多次存在垃圾分类不规范情况。比如,生活垃圾混装,将餐厨垃圾放到了装运“其他垃圾”的黄桶内,这就导致垃圾装运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可见,这倒垃圾的讲究是越来越多了。
现实确实如此。按照分类,垃圾大体可分为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分别用绿桶、黄桶、蓝桶、红桶装运。商家的问题就在于把绿桶和黄桶弄反了。而至于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则更有讲究。您说,这是不是科学?当然,在这方面,老百姓确实有点难以区分。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多加宣讲引导,而对公众来说也得多长个心眼、多学点知识。
从更广范围看,垃圾从收集、装运、分类到处理,已经越来越专业化。比如,杭州余杭的垃圾处理就有个“虎哥模式”。这个模式的有趣之处在于,通过APP预约,让垃圾分类环节前置化、上门化。而且,每天有多达1100多名工作人员在数十条回收链上开展专业分拣,最终实现98%的干垃圾市场化资源综合利用。您说,这垃圾分类的事是不是越来越科学?
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垃圾堆里“寻宝”?并非我们比以往更加在乎那点钱了。实际上,随着城市人口的集聚,垃圾的“产量”越来越高。如果不把“倒垃圾”这件事朝着科学的方向去做,不把循环经济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去做,最终我们可能难以面对自己所制造的垃圾。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城市、乡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大事。如今,垃圾分类的宣传、倡导、推广,在全国各地都已经如火如荼。而要真正养成好习惯,就需要公众再多点科学的较真劲,更加认真地对待垃圾分类这件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