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区块链:为数字浙江构建信任支撑体系
2019年11月11日 10:49:11 来源: 浙江在线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边哲

  浙江在线11月11日讯 今年初,浙江发布了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未来三年路线图,到2022年争取建成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数字政府建设先行省、数字社会建设样板省,支撑云上浙江的数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支撑数据强省的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完善。这一目标,从技术范式上讲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全域,实现对全域数字化连接和对流动其上数据的使用管理,提高经济、政府和社会等方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更加智能高效地为市场这一“无形之手”出策,为政府这一“有形之手”出力。

  构建数字浙江,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是三条主线(“三化”)。数字化奠定数字浙江的基础,实现全省各领域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数字浙江的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信息化提供数字浙江的动力,通过对数据的信息化,形成多类型、智能化的应用,辅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事物、处理问题。“三化”中主体是数据,这些由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产生的数据“含金密度”更高。比如,制造业的控制和供应等信息,个人、企业的证照信息,金融业的转账支付、证券交易、权益变更等信息,社会民生的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等信息,均具有很强的价值属性。

  然而,互联网技术设计之初更关心的是信息数据的送达,对信息数据所有权、完整性以及可追溯性等的保护机制却不够完善,导致“信息无源”“数据裸奔”等问题,互联网上数据信任的传递只能依赖第三方“保驾护航”,成本依然高企。同时,信任建立的传统方法需要强有力的信任中介支持,如支付宝、征信中心等。对于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来说,通过中介累积信用的信息量较少、成本较高,数据信任建立的门槛较高,从而容易产生信任缺失或信任薄弱的问题,导致数字化难以为大众和小微企业服务。数据可信是数字浙江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构建数字浙江必须解决数据可信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信任支撑体系?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在不可信的互联网环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实现“记账+认账”的协作模式,实现了穿透式监管和信任逐级传递。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给出了具体定义: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的技术架构核心部分包括有基础设施、基础组件、账本记录、共识算法、智能合约、接口调用和运维管理七大部分。基础设施和基础组件为上层提供物理资源、计算驱动和通信协议、数据存储、加密保护及隐私保护等基础服务模块;账本记录层、共识算法层和智能合约层提供区块链的区块上链、全网一致以及合约触发执行等通用功能,达到匿名性、自治性、难攻击、难篡改、可追溯、可编程等目的;接口调用层主要用于完成功能模块的封装,为应用服务提供简洁的调用方式;运维管理层负责对区块链系统的日常运维和管理。

  由于区块链具有匿名性、自治性、难攻击、难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决定了其能够为数字浙江“三化”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价值和信任传输的服务,推动数字浙江网络由“信息网”向“价值网”“信任网”“秩序网”转变,从而为数字浙江构建数据信任支撑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二、区块链在构建数据信任支撑体系作用是什么?

  从可信服务角度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信任支撑体系可为数字浙江的数字化提供不可篡改、异构多活、智能合约和直接协作的服务机制。数据的不可篡改确保了数据源可信和数据处理的可追溯。它通过一系列加密算法、时间戳和共识机制等技术,实现对用户的身份隐藏、权限划分,对数据的确权、追溯和容灾备份,确保了民众和企业的相关数据,如证照、交易、供求、商品等信息的安全上链,形成数字浙江的可信数据源。异构多活的架构确保了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在保证通信协议一致的情况下不同节点可以互为备份,通过共识算法可以对遭受破坏或者故障的节点进行恢复。智能合约通过代码可信,实现在公共服务、财政税收、公示公证等方面的可信化、智能化执行,使现有流程中大量手工操作、人工验证和审批工作得以自动化处理,政府、企业和个人间的纸质合同也将被智能合约所取代,处理环节不再会由于系统失误而导致损失的发生。直接协作的机制为政府和民众共同维护数字浙江的整体系统提供了可能,形成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大范围的协同模式。

  从基础架构角度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信任支撑体系可为数字浙江的网络化提供信任和价值互联的新形态,为数据流动和汇聚提供可信的“神经系统”。数字浙江的数据信任支撑体系由政府主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母链、外延到其他领域的“周围神经系统”子链和连接物理世界的物联网 “神经末梢”节点组成。政府母链的信任建立基于政府自身公信力,采用联盟链形式,对重要数据进行存储、使用、管理以及对子链接入进行认证管理。通过母子链技术,政府母链对子链进行授信,子链将母链信用进行技术延伸,为各行各业和民生服务领域构建数字可信的服务,确保数据能够可信、有序、安全地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应用,为政府、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的数据资源支撑,实现公共数据按需共享。同时,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将物联网节点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入数字浙江网络,将真实世界的数据可信映射到数字世界,形成物联网节点间的信任、共识和自治。

  从应用服务角度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信任支撑体系可为数字浙江的信息化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可信服务。在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文化娱乐、智能制造等数字经济领域,区块链可以提供跨境支付、数字资产、智能证券、票据管理、物流跟踪、溯源防伪、众筹创作、版权确认、工业控制、物联网自治等服务。在公共管理、财政税收、市场监管等数字政府领域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共治、加密数字法币、资质证明、征信管理、权证权益确认、税收执行、质量监管、资金监管、司法取证等服务。在医疗教育、危化食品、养老就业、慈善扶贫等数字社会领域提供教育医疗存证、危化食品跟踪、养老就业数据采集、扶贫资金跟踪、慈善定向捐赠等服务。

  三、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信任支撑体系要怎么做?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信息技术骤然兴起,很多领域都想要抓住机会开拓广阔前景。但历史证明,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一项盲目跟风的过程,需要从思想认识、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技术实现等方面深入思考、去伪存真、完成突破。

  首先,要从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高度深入理解区块链技术对数字浙江信任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区块链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在信息时代,经验决策必将向数据决策转变,经济、政府和社会的治理也将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建设数字浙江,实现智慧社会,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之一,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条件。信息技术已成为新一代的生产力,数据是重要价值的生产资料,确保让数据说真话、出实策,让听得见炮火的声音能够参与决策中是数字化的重要目标,而数据信任则是实现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这一指示充分指明了区块链技术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作用。

  同时,区块链的建链应用和成熟推广是一项长期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发展区块链技术既不能过于迷信,也不能畏手畏脚。当前,区块链已经成为资本和舆论的热点,但热点只是起点。我们要以区块链技术能否满足大众根本需求,能否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来评判;要以综合试点带动应用成熟,鼓励省级层面对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先试先行,并将形成的先进经验固化;要在实际中要经常性对照区块链技术发展不成熟、不适应的方面,不断改进完善;要加快产业发展,发挥好市场优势,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深度融合;要加强区块链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多种形式人才培养平台,培育一批技术研发和产业带动的领军人物、创新团队。

  其次,要为区块链在数字浙江信任支撑体系中的应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代不同礼,五代不同法”,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应用于数字浙江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前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当前的法律法规带来了新的挑战,存在法律制度相对滞后、缺少相关法律制约与保护、应用缺乏合法合规性等问题。比如,链上数据,如区块链数据记录、身份认证等的司法取证需要法律支持;分布式共享账本具有主体分散特征,主体责任需要法律确立;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合规性需求,需要法律认可其有效性;难以篡改、可追溯的特点需要在法律上明确数据隐私和内容监管的实施界限;加密数字资产的流通和交易需要法律支持监管,资产的征税需要法律依据等。因此,需要做好数据信任支撑体系中区块链管理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积极跟进国际趋势并制定符合国情的法律法规,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

  区块链政策规范的制定对于其在数字浙江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从 2016 年年末至今,我国已着手建立区块链技术的政策规范,以顶层设计推动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核心技术创新研发和产业融合应用等。但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应用融合等方面还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谋划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制定。当前来看,区块链技术在性能、安全、隐私保护、治理、跨链互操作等方面的技术仍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块链的广泛应用,需要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基础研究、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区块链在体系架构、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等产业发展方面仍需加强,据IT桔子数据显示,总计1787个区块链项目中区块链基础关键技术项目仅有56个,需要制定良好的产业政策、设立产业基金,推动区块链基础性产业发展,从而带动上层应用产业的共同繁荣;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5G等新兴技术的结合和工业制造、文化娱乐、医疗教育、供应物流等实体经济的融合仍然不够,要制定政策推动区块链技术同新兴技术的结合,并鼓励区块链技术逐渐从金融行业渗透到各行各业。

  再次,要运用区块链的思维和技术去倒逼数字浙江中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升级。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通过“众治共赢”思维构建的信任网络,通过技术的精巧组合,通过下放记账权限到每个节点,实现对数据的共识处理和记录,继而实现整体可信。从某一方面来说,“区块链思维”也是“简政放权”在数字化进程中的实现。数字浙江的区块链架构中,中心节点的权威性会有一定程度下降,分节点的权威性会有一定程度上升。因此,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整个经济、政府和社会的数字化过程中,要重新思考并完善治理体系的建设,积极推动政府治理和行政流程的改造,以应对职能消解、权威弱化等挑战。

  另外,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可篡改、可追溯模式,监管机构可以建立一个利用区块链平台为底层架构的监管体系。公安、市场监管、食药监管、危化监管等政府监管部门可通过区块链将所有利益相关者以分布式节点的形式纳入平台,利用智能合约技术进行自动监管、实时监管和联合监管。同时,建立相应的信用信息体系、监测评估体系等配套基础设施为监管体系提供保障和支撑。

  最后,要跳出“比特币区块链”思维定式来推动数据信任支撑体系建设,并根据技术成熟度和发展趋势、实际应用需求的综合分析,提出合适的技术路线。

  尽管比特币应用是区块链技术的一项重要成果,但区块链不等同于比特币。比特币的“去中心”“去中介”的思维会导致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的脱钩,我们要把区块链看做是信任的存储器和链接器。因此,区块链在数据信任支撑体系中应用无论是从运行效率、法律监管还是信用背书等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去中心”。它需要信任主体的背书,才能通过技术实现信用的延伸。区块链放松“去中心”的限制条件后,诸多方面的问题都可解决,比如,在性能上可合理分配任务给主节点和分节点;在数据监管、访问控制及法律取证等方面可由联盟链预选节点为主导;在数字货币法币化、代码算法可信化和控制风险、纠正错误等信用背书方面可由政府节点背书等。

  区块链在数据信任支撑体系的技术实现需要从需求调研分析、标准接口和技术规划、试运行方案制定以及加强技术迭代等方面着手。技术实现需要进行广泛的需求调研,在充分考虑当前工作实际的前提下,采用可行性高的核心技术和通用、可扩展的区块链技术架构,形成安全可靠的区块链技术和产品体系。技术实现需要对目标系统、技术平台和接口标准需形成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并适当考虑未来的扩展性需求后,进行充分的可行性验证。技术实现要根据应用场景制定试运行方案,以试点的方式推动系统的不断成熟。技术团队要增强技术更新迭代能力,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从而使技术升级能够跟上外界环境。

标签: 区块链;数字;经济 责任编辑: 孙璐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区块链:为数字浙江构建信任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