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8日讯(慕江)成为一名“三好学生”,应该是每个人学生时代的理想。在浙江,这个理想即将被另一个称号所替代——“五好学生”。
新学期开始,杭州部分中学探索试行“五好学生”评比。与“德智体”的“三好”相比,“五好学生”多了“美劳”,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五好学生”这根指挥棒下,热心肠、会劳动、高情操等,将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因素。
从已经诞生的“五好学生”来看,学校作了各有侧重点的探索。杭州市建兰中学首批“五好学生”中,有的体育方面表现突出,“在校运动会上拿到了一金一银一铜的成绩”;有的热爱劳动,“每次大扫除第一个报名”。杭州市公益中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更着重于“德”和“劳”的表现,“五好少年”评选会覆盖到一批原本在成绩方面可能不出挑的学生,让那些崇善、向上的学生也可以得到鼓励。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当下,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当然需要同步多元。过去传统印象中的“三好学生”,似乎过于强调“分数、体育”等看得见的硬指标,常常忽视了“诚信、爱心、情操”等软指标的考量,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因而,“好学生”的评价体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是大势所趋。新诞生的“五好学生”,显然是为了补齐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软指标这块短板。
尽管“五好学生”这根指挥棒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具体怎么操作,“爱心、诚信、情操”这类软指标如何衡量,这些问题都值得细细思索。“好学生”评比这一项荣誉的重要性,已经深植于孩子们的心中。不论是“三好学生”还是“五好学生”,其作为榜样的激励作用,对于其他学生的引导教育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孩子们都向往,才不能轻易打破这种向往,须找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孩子们都认可和肯定的评价方法,这一点至关重要。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在今年全国两会“委员通道”采访中,唐江澎委员的一席话刷屏微信朋友圈。“五好学生”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与唐江澎委员的这席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要改变目前唯成绩论英雄的局面,就必须改变、丰富评价标尺。但需要警惕的是,近年来有些地方将体育纳入中考后,出现了学生扎堆报“跳绳”“游泳”等补习班的情况;也有前脚美术、围棋等特长纳入考试加分项,后脚课外兴趣补习班大热。希望“五好学生”评比展开后,“美”与“劳”跟“德智体”一样能真正成为融入学生成长过程的素养,而不是课外补习的加分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