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打破省级行政区划界限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带来哪些浙江机遇——
抢滩“国际虹”
2021年05月12日 07:32:0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施力维 肖未 共享联盟平湖站 陆浩强 曹金凤

  浙江在线5月12日讯 (记者 施力维 肖未 共享联盟平湖站 陆浩强 曹金凤)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之后,又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来了。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与以往不同的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破省级行政区划界限,纳入了沪苏浙共7000余平方公里区域;在功能设置上,它既是对内开放的关键节点,也承担着对外开放的枢纽链接。

  新形态,孕育新机遇。我省的嘉兴南湖、平湖、海盐、海宁等地,已然吹响了抢滩“国际虹”的号角。

  抢滩,抢什么,靠什么,为什么?近日,记者走访沪浙等地,观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启动以来的新变化,更感受到各地参与国家战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开放势能

  从“上海的虹桥”到“世界的虹桥”

  走在上海虹桥商务区,因为航空限高,目之所及的建筑物都不高。但经常来接客商、谈合作,平湖、海盐等地的干部都很清楚,这里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枢纽高地,积蓄着足够强劲的开放势能。

  在虹桥,空中密布着国内国际航线,地上有通达全国的高铁、高速路网,地下是密集的地铁线路。2019年,虹桥枢纽的年客流总量就已突破4亿人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伴随着人流而来的,是永不休眠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目前,上海虹桥商务区已吸引7万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入驻,具有总部功能的各类企业已达380余家,形成了41个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楼宇。

  “虹桥既是我们招引外资的窗口,也是我们平湖本土企业、产品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桥梁。”平湖市委长三角办相关负责人说。平湖的七成高层次人才来自上海,八成工业产品中转上海,九成的招商引资项目来自上海。这其中,人员、产品、资本的往来交流,往往都绕不过虹桥枢纽这个节点。

  如今,虹桥这个拥有“顶级流量”的会客厅,正从“上海的虹桥”,迈向“长三角的虹桥”“世界的虹桥”。开放能级又更上了一个大台阶。

  根据《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一核”,延伸带动南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

  其中,上海虹桥商务区作为“一核”,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北向拓展带,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这是一个以对外开放、引领对内开放的全新开放枢纽。”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国际虹”跨越了行政界限,更有助于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际虹”一头连着国际市场,一头连着长三角三省一市腹地,对纳入《总体方案》的嘉兴4个县(区、市)来说,参与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拓展了新的开放空间。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国际虹”的一大开放平台。此前,虹桥品汇浙江中心落户嘉兴,标志着“永不落幕的进博会”走出上海,为嘉兴及周边消费者带来丰富的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保税商品。

  眼下,嘉兴正利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契机,发挥数字经济优势,与上海合作,探索“进博会 嘉兴分馆”合作模式。在开设实体购物中心基础上,嘉兴将通过已打造的300多个面向国内国际的贸易平台,利用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优势,在线上进一步承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嘉兴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连通虹桥、买遍全球。

  发展机遇 积极承接高端资源要素

  在世界500强集聚的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块,也有平湖的“主场”。不久前,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此设立“平湖右先锋国际创新中心”,作为在沪的“科创飞地”。依托这块在“大虹桥”的“先锋阵地”,平湖经开区广发“英雄帖”,面向全球招徕项目、人才。

  皑壹汽车科技公司,是平湖最近引进的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此前,该公司的团队一直在上海做研发,并在汽车燃油排气系统精密控制阀领域,取得了成果。但因为在沪建厂投资成本高、一线工人较欠缺等原因,迟迟没有产业化落地。关键时刻,平湖经开区为企业提供约4000平方米的厂房,帮助企业的研发成果从设计图纸落地成为量产成品。

  此外,平湖还为皑壹汽车科技公司在沪上“科创飞地”中预留了研发中心。“上海的技术人员,可以继续在虹桥做研发。”公司运营总监张志军说,自己把房子买在昆山,企业研发放在上海虹桥,产业化在平湖,“恰好都落在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一核两带’上。”

  抢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机遇,除平湖外,南湖、海盐、海宁等地也纷纷行动起来,在沪设立了“科创飞地”,积极对接优质资源。

  “一核”和“两带”之间各具优势,相互成就,相互支持。金雪军说,“一核”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功能,具有配置长三角乃至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能力;而“两带”的制造业基础雄厚、数字经济发达,可以为核心提供腹地支撑。

  2020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区域内经济总量已近2.3万亿元。有一位上海的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没有“两带”作为腹地,虹桥就是光杆司令;没有虹桥引领,“两带”上的各个区县也可能是一盘散沙。各地区根据各自地理区位和比较优势协调分工,形成合力,防止恶性竞争内耗,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所重点倡导的。

  眼下,平湖、南湖、海盐、海宁等地正努力培育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面向未来的产业。四地虽然有产业化的空间和制造业的基础,但在要素资源的引入上,还较为欠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有望为各地在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资金募集等方面带来机会,注入动能。

  借着“国际虹”的东风,今年年初,海盐在上海虹桥国际商务区的进博会会址上,举办了2021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其中,海盐国际(上海)创新中心和复旦科技园发展研究院(海盐)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目前,海盐正全力开展“小县大城”平台优化提升行动,积极承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带来的产业辐射效应。其中,长三角智慧新型显示城、开发区产业新城、中国核电城、滨海文旅新城、百步时尚产业城、南北湖未来城等六大产业城已初显规模。

  “高端要素资源,引得来,还要接得住。”嘉兴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各地做优产业平台是当务之急。《总体方案》提及了多个浙江的产业平台,并将予以支持。比如支持松江、相城、南湖等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进嘉兴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建设,为数字贸易提供基础性支撑;加快建设金山—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

  一体化红利 融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上的嘉兴南湖区和“北向拓展带”上的苏州相城区,在上海虹桥商务区实现“牵手”。两地签署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意向书,在跨域企业开办“一件事”、人事档案转移、不动产登记等10个高频事项,将实现跨区域通办。

  这次特殊的“牵手”,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捏合都市圈、培育长三角城市群的一次生动展示。分布在南北拓展带上的长三角各个县(区、市),通过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在“一核”的串联之下由点成线,共建“彩虹桥”。

  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一核两带”上,记者看到许多区(县、市)的政务服务中心里,都放着一台自主一体机。比如一些上海企业要在嘉兴南湖区开办公司,不用两地来回跑,只要在上海提交材料,就能在一体机上打印营业执照。

  从区域发展来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之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项重大举措。这其中,改革是关键的一招。如果说一体化示范区侧重对内的改革,临港新片区重点在对外的改革,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则是两者兼而有之。此次,“国际虹”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含金量十足。其中一些改革举措,借鉴了一体化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创新。

  比如,“国际虹”可以设立跨区域社会组织、设立招收面向全国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跨境金融服务、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开展免税购物;鼓励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发展医疗服务贸易,培育医疗服务产业链;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整合港航资源,优化港口布局等等。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为相关地区跳出‘县域’融入都市圈、城市群,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嘉兴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嘉兴接沪连杭,正处于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浙东经济合作区的叠加区。这也倒逼各地区要走出传统的县域思维,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城市服务中心等建设,加强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服务向都市化看齐。

  这段时间,南湖、平湖、海盐、海宁等地仔细梳理相关改革内容,马不停蹄与兄弟区县、相关企业对接、座谈调研。在走访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担忧:“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会不会产生虹吸效应,反而对县域发展不利?”

  “开放合作的机会,远远大于关上大门的风险。”平湖市委长三角办的一名干部说,“不可能坐等资源,还是要抢抓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把长板拉长、蛋糕做大,共享发展红利。”

标签: 虹桥;浙江;机遇;长三角 责任编辑: 吴丹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抢滩“国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