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孙子做出了竹编版钢铁侠 爷爷看不懂,可还是放进了艺术馆
2021年06月11日 07:53:4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李蔚

  何红兵与艺术家合作的大型竹编概念作品

  何凯舒设计的钢铁侠竹编手办

  周海天设计的瓯塑山水瓶

  明天,是2021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细数下来,这是我国第16个“遗产日”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的,也是鲜活的。它如一条条细流,世代传承,串起国家的精神血脉。非遗的未来之路,又将融入怎样新鲜的血液,碰撞怎样的机缘?

  我们讲几个采集自浙江非遗传承的人和事,看看“非N代”在做些什么。从他们的视角,也许我们能看到更多非遗鲜活的脉动。

  竹编学好了

  人生一样有意义

  5年前,留学德国回来的何凯舒,转身钻进了爷爷何福礼的工作室,当起了一名小学徒。

  因为爷爷跟他说,“竹编学好了,人生一样有意义。你信爷爷的话。”

  东阳竹编里,有一道工序叫剖篾制丝,竹青要加工得又细又薄。工作室里,专攻那道工序的老师傅,做了几十年也免不了会受伤。

  每天早上7点,何凯舒就跟着爷爷进了工作室,除了中饭休息,一直干到下午5点收工。“我很严格的,每一道(工序)都要他学过来。”何福礼说。

  孙子学得怎么样?这位世界顶级的竹编大师宝贝一样地拿出几样东西,“从原料加工到制作都是他一个人做的,别人没插手过。”爷爷给孙子布置了每一年的期末作业。

  第一年,两个细巧的小篮子。第二年,打着礼品花结的竹盖篓。第三年,精致古朴又结实的竹丝圆盒。第四年,何凯舒交出一个钢铁侠的竹编手办。爷爷看不懂,却摆进了义乌一座正在筹建中的私人艺术馆,何凯舒有点“受宠若惊”。

  “我还想再编个哆啦A梦的。”何凯舒说,“但没那工夫了。工作室里哪道工序缺人手,我就补上去。”

  这个90后,不急不躁。“工艺美术,需要时间上的沉淀。器物之美,是我们注入的精力日积月累而成的。”

  今年,他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做好圈口,“不光是圆口方口,八角形、六边形的,都要会做。”

  “学会就是很好的传承。我要学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我爷爷那种一辈子从事一门手艺、全身心投入、臻于极致的造物态度。”

  儿子编出一袭大竹裙,走上上海时装周T台

  何福礼、何红兵父子俩的工作室,一个楼上一个楼下,串门却不多。何福礼看了儿子的设计草图,这是老爷子第一次看何红兵为建党百年创作的作品。

  作品还未完工,因为用到很多编织技法,慢工出细活。这是个花瓶的模样,主体是红船主题的木雕+竹编,精致的木雕在上,华丽的竹编打底,这件融合了竹木工艺的献礼作品完工后将非常抢眼。

  “这里要上点色”,何福礼摸了摸乱编法的那一层,“这里还要再加一层吧”,他又指了指一个地方,不同竹编技法的叠加能产生万花筒般出色的效果。何红兵点点头,父子俩想到一块儿去了。

  何福礼制作的红船去年就设计好了,今年早早开工。船体外的竹编技法用到几十种,船舱里的隔板、屏风、桌面、地板、楼梯,花纹都不同。老爷子每天在工位上,长时间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沉浸在创作中,“做这个,心里感情是不一样的。”

  “爸爸的工艺水平是世界级的,我碰上难题都找他解决,他就是一本竹编百科全书。”何红兵说,父亲一辈子都在工于技,匠于心,把少时学到的、摸索找回的、大胆创新的各种竹编技法,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何红兵跟15岁就学竹编的父亲不同。他学过木雕,又在美术学院进修过,他不想让东阳竹编只在工艺美术馆里待着。

  杭州湖滨银泰IN77里曾出现过的巨大“凤巢”,是何红兵首次将东阳竹编从装饰转向营造的实验,用未经剖开加工的原竹加榫卯结构固定,他只用一个月就筑成了;他也曾花5天工夫编出一袭大竹裙,让模特穿着走上上海设计周的T台,竹裙上“织”着一幅青绿山水的《千里江山图》;眼下他还有一个即将推出的文创系列,融合了其他非遗元素,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竹编的设计,估计又将是一个爆款……

  “竹子这种材质可以容纳更多元的艺术想象空间。”何红兵觉得,内在基因还是传统经典的竹编,当它与现代艺术、当下生活碰撞后,才能迸发出生命的火花,真正走进百姓的日常,扮美我们的生活。所以,“非遗的传承,工艺的振兴,需要创意输出。”

  大学没选雕塑的他,却让瓯塑时尚起来

  “读大学时,我没选雕塑,因为不太想学瓯塑。”周海天话很直,“我儿时有些不习惯漆坭的味道(注:瓯塑是温州当地一种从堆漆工艺而来的工艺),一碰还皮肤过敏……可传承是我的宿命和担当。”

  周海天最早一次对瓯塑的“大开脑洞”,结合了现代艺术,几幅瓯塑文创作品全卖光了。他有些小得意,没想却被父亲周锦云狠狠教育了一通,“你拉低了瓯塑的层面”。

  周锦云,国家级非遗瓯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做的都是可以传世的精品,登的是大雅之堂。”周海天眼中的父亲是站在工艺美术金字塔尖的人,“当然他们付出的也多,只有兼具大匠气度和大师境界的人,才能将作品琢至如此完美极致。”

  可是,瓯塑的现状是,从业的只有四五十人,新入门的学生至少要十年以上才能施展才华,这让大多数年轻人止步不前。“他也急,70多岁了,还全国各地跑项目,一年光交通费就要十多万。”周海天非常理解父亲想让瓯塑后继有人的那种情怀,但他想的是:先要放低学艺的门槛,才能留住更多的年轻人。

  去年开始,周海天在温州连开两家瓯字号非遗礼品实体店与两个非遗城市民宿,出乎意料地火爆,民宿还成了网红打卡地。壁墙上的时尚瓯塑,案桌上的瓯窑茶盏,台屏上的雅致瓯绣,还有根雕、蓝夹缬等传统非遗衍生品,一下子潮了起来。

  这就是周海天想做的——让瓯塑时尚起来,让非遗活态起来。

  每年的温州文博会,周海天都会和团队精心打造,或是一场前卫又传统的非遗礼品展,融入模特秀;或是把一座勾起温州人回忆的老门台搬到现场。文博会后,纷至而来的订单,让那些小而美的瓯字号文创产品被成功推向老百姓市场,温州人惊喜地发现除了海鲜外,还有了送亲友寄乡情的伴手礼,学艺的年轻人也因产业化而有了收入保障。

  由周海天创意设计的瓯塑与瓯窑结合的山水瓶、瓯塑与铸铜结合的“荷韵系列”等一大批跨界文创产品,正在为瓯塑这座金字塔的塔基添砖加瓦。

标签: 海天;工作室;工艺美术;设计;木雕;现代艺术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孙子做出了竹编版钢铁侠 爷爷看不懂,可还是放进了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