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小村里的 “功夫奶奶”火了!6月18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发布一条视频,配文“Kungfu Spirit never gets old”(功夫精神永不老),画面中98岁的张和仙与儿子表演棍术,和外国友人切磋拳法,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至今,这条视频仍在不断刷屏。“这是国家智慧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不少网友直呼“圈粉”。
“功夫奶奶”出山,是为给宁海大佳何镇涨坑村的“武林大会”“代言”。而就在不久前,同一乡镇的老牌网红村葛家村,也与浙江益马当鲜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签约,未来将串联起村民的艺术工坊,打造共享农场,实现集体增收……
产业动态频频,是众多艺术村投石问路的转型之举。2019年4月起,宁海在全省率先启动“艺术振兴乡村计划”,以艺术家驻村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共建的内生活力,至今已有14个乡镇的19个村进行了艺术改造。然而几年过去,小村们开始面临新的困惑,丰富多元的乡村业态,如何通过产业化实现自我造血?
以涨坑村为代表的宁海新晋艺术村,正在探索一条迭代升级的乡建之路。
“英雄来自何方,请自报家门!”“我们侠义俱乐部的咏春拳,要挑战涨坑小洪拳!”6月12日,一场汇集了500多人的乡村武林大会,在宁海县大佳何镇涨坑村拉开帷幕。村民自己动手搭建的“武林擂台”上,各路高手纷纷上台“攻擂”,几番对决,酣畅淋漓。此前,他们通过网络和线下走访广发“英雄帖”,走红网络的张和仙,也被邀请“重出江湖”。
涨坑村是名副其实的武术村,1800多个村民几乎人人舞狮习拳。但在此之前,武术只是村民强身健体的爱好和传统,从未有人想过一个“武”字还能成为村庄发展的生产力。今年5月26日,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陈庆军带着团队走进涨坑,在深入了解村庄情况后,“功夫涨坑”的概念在他脑中逐渐成型。“500多年的小洪拳、垒地狮武术文化与村民的传统手艺相结合,可以运用到村庄改造提升、产业植入等各个环节。”
乡建团队的指导下,一个欣欣向荣的江湖揭开面纱:原本在家带孙子的64岁村民赖芬香,舞起15年前练过的木兰剑,与老伴儿一起设计兵器模型,万妙山庄手作“兵器库”在自家挂牌开张;69岁的林君华以村民为“模特”,拍下几百张武功招数,创作一系列小洪拳功夫玩偶,往竹筒一藏,便成了年轻人喜爱的乡村“功夫盲盒”;村民林单英把自家饭店改成村里第一家武侠风酒家,“排山倒海”“易筋经”等独特菜名,被不少食客翻牌。不到10天,“功夫涨坑”IP化的痕迹遍布小村。
“单纯的艺术改造乡村,在后期容易出现动能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朝着‘整村IP化打造’。” 陈庆军说,与以往的乡村“顾问”不同,一开始团队便是带着“产业植入艺术”的目标而来。
这张精准又完成度极高的蓝图,马上吸引了商业资本的关注。早在“武林大会”筹办之时,就有5位本地企业家前来考察。“我们几家都是做户外体育用品的,与涨坑村提倡的功夫中国、全民健身等主题非常契合。”郭海涛经营着一家户外炊具用品公司,在他看来,乡村是他们产品营销的新蓝海。他设想,自家产品可以包装成功夫IP的代言款,新品发布会甚至可以开进田间地头。宁海县户外用品产业发达,特色产业如果能与乡村振兴无缝链接,涨坑村就是极具潜力的乡村大秀场。
筑巢引凤,整村规模化经营的涨坑村,大大缩短了乡村的“产业孵化期”,跑出了乡村建设的加速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