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动脉乘风奏鸣,“红色城铁”弄潮扬帆。历经4年建设,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今天建成通车,杭州都市圈发展版图上再添一条轨道交通大动脉。从海宁城区东部的鹃湖出发,一路向西,搭乘杭海城际铁路39分钟即可到达余杭高铁站,与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9号线)“无缝”互联互通,这条蓝色轨道交通动脉的飞驰而出,让海宁与杭州都市圈城市的时空距离瞬间拉近,让海宁城区和各乡镇的联通缩短至半小时,同城“一站”到达、鹃湖随时“拥抱”西湖”的生活成为现实,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越加强劲。
杭海城际铁路是浙江省首个轨道交通PPP项目,也是浙江省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运营的首个轨道交通项目,线路全长48.1公里,总投资141.92亿元,设站13座,起于杭州余杭高铁站,止于海宁碧云站,其中浙大国际校区站至碧云站区间及碧云站因与之配套相连的沪乍杭铁路尚未确定线位而缓建。目前通车的余杭高铁站至浙大国际校区站,全长46.38公里,设站12座,分别为余杭高铁站、许村站、海宁高铁西站、长安站(东方学院站)、长安东站、周王庙站、盐官站、桐九公路站、斜桥站、皮革城站、海昌路站、浙大国际校区站(其中余杭高铁站、皮革城站、海昌路站、浙大国际校区站为地下车站,其余8座为高架车站)。全线速度目标值为120公里/小时,采用B型车4辆编组,最多可乘坐1112人。
自2017年9月杭海城际铁路全线开工以来,浙江省交通集团杭海城铁公司和全体建设者一道,以“努力建好红船旁的城际铁路”为目标,发扬“铁军精神”,挂图作战,抢抓进度,克难攻坚,跑出了杭海城铁建设“加速度”。海宁市创新推进“PPP”模式在轨道交通领域落地开花,谋篇布局、争创示范,创造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海宁速度”。
正式对公众开放的营运时间定在6月28日14时,杭海城际首发车将同时从8个车站发车,杭州至海宁方向:余杭高铁站、长安站(东方学院站)、周王庙站、斜桥站;海宁至杭州方向:浙大国际校区站、桐九公路站、周王庙站、海宁高铁西站。今后,余杭高铁站的首班车为6:30,末班车为22:30;浙大国际校区站首班车6:30,末班车22:30,发车间隔10分钟。全天还开行6对大站快车,减少行车时间约10分钟。
杭海城际铁路与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即9号线)在余杭高铁站实现站内快速换乘。票制票价、票务规则、安检标准等与杭州地铁保持一致。票价采用一票制分段式计价方式,乘客在刷闸进站的180分钟内,乘客按照乘坐里程计算票价:起步价2元可乘4公里(含),4-12(含)公里每1元可乘4公里,12-24(含)公里每1元可乘6公里,24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8公里。在杭海城铁范围内,普通乘客使用单程票乘车,如只乘坐一站的,按起步价2元计费。同时,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中小学生等实施优惠方案。
从浙大国际校区站上车去杭州,只需打开支付宝至闸口扫码,即可“一站式”到达并站内换乘杭州地铁1号线。当然,杭海城铁也在每个车站站厅安装售检票设备,乘客可自主购买单程票或使用杭州通卡、杭海城铁优惠卡、城际通卡(卡面印有“交通联合”)、嘉兴市民卡等储值卡以及银联IC卡、杭州地铁支持的电子乘车码乘车。
杭海城际铁路车辆配色明快美观,还有海宁特色“灯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特色专列。座位采用蓝色软包座椅,还有粉色的爱心专座,舒适和美观兼具。LCD动态电子地图融入了海宁潮景观元素,特色的语音报站、清晰动感的多媒体显示屏,智能的LED照明自动调节亮度,变频空调自动调节温度,为体验者们提供周到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杭海城际铁路沿途的高架站各有特色:海宁高铁站是一座特色站,外立面造型与沪杭高铁海宁西站房相呼应,“两站”合一,形成圆满和谐的中式庭院“一进空间”;盐官站的设计别具一格,外立面造型借鉴海宁盐官潮文化,对盐官钱塘潮形态进行提炼,营造一种连绵起伏、轻灵律动的波浪意境;其他共性车站外立面建筑造型采用流畅飘逸的弧形配以明丽的橙黄色,轻盈优美。
据悉,杭海城际铁路由浙江省交通集团旗下的浙江轨道集团负责运营,以打造一条运维智慧线、服务精品线、民生幸福线为目标,目前正加快“轨道医院”“智能车站”建设,届时将在“智能维保”“智能车站”等系统的支持下,实现车站全局数据、管控和决策智能化,运营安全更强化、管理更精细,自助问询、信息导向、安全警醒、特殊关爱等功能,将给乘客提供高质高效、便利温馨的出行服务。
对海宁而言,杭海城际铁路不仅仅是一条城铁,更是一条融入杭州都市圈的“黄金路”、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高速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腾飞路”,为海宁“蝶变跃升、奋勇争先”,勇当“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示范表率,勇当共同富裕示范表率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气象。
对杭州、嘉兴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条城铁,更是打通大湾区区域交通壁垒的“便捷路”、承接申嘉湖地区产业发展的“吸金路”、一条拉近三地距离的“引才路”,是打造“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的重要交通载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