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郑亚丽 张帆 朱承)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能”)完成浙江全国碳配额交易第一单!7月16日上午,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浙能所属4家电厂参与,这也是浙江唯一一家参与全国碳市场上线首日交易的企业。
据了解,浙能和申能集团、华润电力、中国华电集团等10家企业,是全国碳市场首批成交企业。其中,浙能当天成交碳配额达100万吨,成交量最大。
何为碳交易市场,交易的是啥?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碳交易市场是以碳配额为交易对象的市场。政府等权威机构会根据一定的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给企业,企业自身碳排放高于配额,需要到市场上购买,反之则可以把多出来的配额拿到市场上去卖。
“碳市场用意明显,就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明确纳入首批碳交易范围的仅有电力企业重点排放单位,全国超2000家。浙江2020年度共有147家发电企业纳入,今年12月31日前要完成配额的清缴履约工作。
省环科院专家张艳梅直言,碳市场可以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她举例,假如碳价较低,而改造成本过高,一些配额不够用的企业,会选择购买碳配额;而如果碳价高,购买不划算,就会倒逼一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长久减排。在此背景下,拥有先进工艺、管理和能耗水平的企业优势将更加突出。
作为浙江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浙能的大手笔源自绿色发展的底气。“一直以来,我们全力推进清洁低碳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大低碳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加强氢能、新能源及储能等科技研发。”浙能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集团管理燃煤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下降2.86%、7.44%、5.79%,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碳市场对企业的投资生产决策,已经产生影响。仙居一家电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选择更优质的煤来降低碳排放,今后还会考虑改造生产工艺,“碳排放技术上去了,多出来的配额参与市场交易,也是企业增收的一个途径。”
“头部企业可以将生产技术以及环保水平上的优势,转换为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生产工艺落后、环保水平较低的小企业成本抬升,加速出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刘起贵表示,这一机制将加速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整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