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萧山城厢街道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精彩篇章
梅花楼社区:跃进城市化 香自“共富”来
2021年08月16日 07:51:4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张留 闻王裔 杨蕾 陆筱明

  浙江在线8月16日讯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365万元,位居萧山区前列;2019年分红2256万元,人均分红21103元,在全区遥遥领先。

  安置小区地下车库12万平方米,车位配比1∶1.62,远高于当年的国家标准。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的商业用房近5万平方米,2020年租金收入2454万元。

  如果不提名字,你也许会认为这是萧山东片某个工业发达的村庄或社区。实际上,这是位于萧山老城区城厢街道的梅花楼社区,它是萧山首个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改造至今仅有13年历史,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共富”之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上世纪80年代一穷二白的落后村,变成萧山乃至全省集体经济收入和规模领先的转制社区,梅花楼被称作城中村改造的“典范之作”,在萧山城市改造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它的“共富”秘诀是什么?“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城厢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认为,梅花楼从落后村变成先进村,浓缩的不仅是一个村庄的跃进史,更是一个区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下,努力提升城市面貌、带动居民共富的奋斗史。

  大胆抢抓风口

  共享工业化城市化红利

  梅花楼,是萧山目前为止单体最大的一个城中村改造试点,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21幢高层或小高层建筑。这个庞大的安置小区,从2008年开始建设,直至2015年全部完工,建成了ABCD4个区块。

  走在宽敞、幽静的小区绿道上,曾任梅花楼社区党总支书记的陆凤成,总是感慨梅花楼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受益者,“这也是梅花楼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最大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梅花楼成为了工业化的“弄潮儿”。

  在那个“村村有烟囱”的年代,梅花楼在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速发展村级经济,大胆创立村办企业,推进梅花楼经济发展。从1985年借7000元钱建造梅花楼饭店开始,梅花楼建造了村委大楼、农机厂,又先后建了制鞋厂车间、梅花楼实业大楼等,盛极之时,梅花楼村办企业多达13家。

  工业化浪潮催生的大量村办企业,成为梅花楼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源动力。1993到1995年,梅花楼三年村级利税均超500万元,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也为当时梅花楼村民创造了大量宝贵的就业岗位。

  从工业化到城市化,梅花楼又一次成为了“吃第一只螃蟹的人”。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萧山的城市化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此时梅花楼,大多数房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成为了兼具城市和农村“双重性格”的城中村,陷入了“城不城、村不村”的尴尬境地。

  抓住城市化的机遇,梅花楼激流勇进。2003年开始,在城厢的支持下,梅花楼多次向萧山区级层面争取整体改造的政策扶持。终于,在2006年,萧山把梅花楼城中村改造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2007年以萧山区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关于梅花楼社区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梅花楼由此成为萧山全区第一个城中村改造试点。

  在梅花楼社区这个社会治理基本单元里,一场声势更大的共富征途由此拉开。

  勇破机制障碍

  自主改造夯实共富基础

  城中村改造,怎么改?作为萧山首个改造项目,梅花楼当时少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当时村民希望改造的愿望十分迫切。”陆凤成翻开了10多年前梅花楼关于改造城中村、建设新社区的建议,其中提到,为了实实在在办实事,只有通过城中村改造,建立新型社区的途径,才能使村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

  在这份建议中,梅花楼提到了“三方共赢”:即被拆迁村民要“赢”,其基本利益得到保障,赢得符合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政府要“赢”,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味,加快城乡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赢”,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遵循“共赢”原则,萧山决定勇破体制机制障碍,支持城厢街道和梅花楼社区推进改造。2007年,在萧山区政府出台的关于梅花楼社区改造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一村一策、政府扶持、自主改造、自求平衡”的原则政策,梅花楼由此成为萧山首个城中村改造试点。

  自主改造如何改?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的梅花楼社区,创新了挂牌拍卖方式,采取带拆迁项目的土地挂牌出让,最终梅花楼集体注册的项目公司成功摘牌,负责房屋征迁、建设施工、安置回迁、资金平衡等工作。“这一挂牌的创新举措,使村民原先无法交易的自建房成为可上市交易的商品房,也让居民在时间推移中享受房产增值的福利。”

  城中村改造,资金是关键。除向银行申请贷款外,梅花楼率先提出“社区居民即是股民”的思路,经全体居民代表研究决议后,为了解决改造资金银行融资困难,同时更为了提高拆迁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在本村拆迁居民中内部集资用于城中村改造建设。社区居民纷纷集资,2015年该社区圆满完成4个区块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居民安置回迁。

  梅花楼城中村成功改造,不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还真正实现了政府、社区、居民3方共赢的局面。

  坚持共建共享

  描绘共同富裕美好图景

  “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城厢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梅花楼社区从改造至今,一直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全体居民都共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鼓”了口袋。早在1993年,梅花楼因重视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鼓励人才,经当时的梅花村三委会集体讨论决定,设立助学基金,凡考上大学每人奖励15000元,考上大专每人奖励5000元。城中村改造完成后,梅花楼社区经济联合社每年分发股民红利,已累计分红16次共6520万元,仅2019年就分红了2256万元。

  “富”了脑袋。眼下,面积1200平方米的梅花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已进入最后装修阶段。里面场地功能齐全,有党建大会议室、纪检监察联络站、老年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妇女之家、运动室、烘焙室、书画室等场地,不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美”了生活。梅花楼社区在全国首创“车载式”电梯模式,让医疗平车可以进户近床;为有效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梅花楼建造12万平方米的地下车库,每户居民车位配比达1∶1.62,同时还缓解了周边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梅花楼居民老何说:“陆凤成三十多年的坚持,为我们老百姓创造了美好的生活。”陆凤成说:“为居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的责任。”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萧山成为首批试点地区,梅花楼如何继续领跑?

  “我们将支持梅花楼持续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开发内部资源、坚持外向投资两手抓。”城厢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描绘梅花楼美好生活新图景,如社区将对原办公室区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计划建设一幢建筑面积为3.3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将其打造成为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新地标。项目建成后,将引入高新企业以入驻或拍租、招租运营商的模式运行,预计将为社区每年增加约1500万元的收入。

  而梅花楼社区也在与时俱进。据介绍,该社区将探索建立社区经济发展和管理服务分离的模式,即各项管理服务职能由社区负责,集体经济发展由经济联合社负责,最终实现居民增收有保障、集体发展有后劲、社区管理有效率。

  (本版图片由城厢街道提供)

标签: 梅花;萧山;改造;居民;建筑面积;集体经济 责任编辑: 牟嘉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梅花楼社区:跃进城市化 香自“共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