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奥运归来,听运动员和教练员讲述励志故事——
浙江健儿,带着梦想拼到底
2021年08月26日 07:41:39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听雨

  浙江在线8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听雨)这是一群拼搏进取的人,他们日复一日刻苦训练,挥洒汗水,希望能站在奥运赛场上向世界展示中国体育健儿祖国至上的情怀、顽强拼搏的决心和为梦想坚持的品质。

  这是一群永不言弃的人,他们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即使没有获奖也并不气馁,更不会停止追梦的脚步,让大家感受到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的快乐。

  这是一群团结友爱的人,他们惺惺相惜,留下了一幕幕温馨画面,用“更团结”的行动诠释了奥运“新格言”,展现出了奥运精神的深远意义。

  东京奥运会上,浙江体育健儿创造了征战奥运的历史最好成绩。这得益于老将们勇于拼搏,年轻选手不畏强手,教练员们全心投入和付出……我们为胜利而欢呼,更为所有参赛选手的拼搏和坚持而动容。

  东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但体育精神永不落幕。听着浙江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回忆其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他们的理想与情怀。

  “我的优势是更能吃苦”

  前段时间,“运动员隔离期间有多拼”的话题火了。东京归来后,许多运动员在网上晒出了自己隔离时的训练视频,网友们纷纷感叹:“运动员的自律和坚持让人敬佩。”的确,每一次突破、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背后是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

  端枪、瞄准、发射……对于射击而言,想要取得成绩上的突破,就必须在打基础阶段稳扎稳打,重复训练举枪、瞄准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两枚金牌的杨倩,10岁刚出头便开始了这样的训练,每天不停重复同一个动作,有时候练习到肌肉都麻木了,也要继续坚持。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射击时的稳定性,步枪运动员每次训练和比赛时,都要穿上重达20多斤的射击服。因此,夏天易中暑,冬天长冻疮,几乎也成为了射击运动员们的“标配”。

  在游泳界则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混合泳是游泳中的马拉松。选手要想获得好成绩,必须在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四种泳姿上都具备较为均衡的实力,这对技战术、体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因为疫情延长的东京奥运会备战周期,对于汪顺来说更不容易。作为游泳队的“老将”,年纪增长让他每次训练后的体能恢复不如从前,但他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备战期间,每堂训练课后感觉五脏六腑都在燃烧。”

  在东京奥运会的帆船赛场,陈莎莎未获得奖牌,但她身上仍闪耀着优秀运动员的光芒。陈莎莎今年32岁,她明白,自己的体力已无法和小一轮的师弟师妹们比,但她说:“我唯一的优势是更能吃苦。”只要不是雷雨天气,她几乎一年365天都在下海训练。浙江帆船帆板队总教练赵伟军说过,陈莎莎只要站在训练场上就是榜样。

  浙江皮划艇选手王丛康和队友卜廷凯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决赛中获第8名,创造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首登奥运赛场,便在皮艇比赛中取得如此突破,同样离不开日常刻苦训练。

  王丛康说,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自己几乎都在和水、皮划艇打交道。他告诉记者,每天20公里的水上训练是必修课,两小时手不停划,脚不断蹬。最后,他手上虎口和脚跟的老茧变得很厚很厚,剪刀都剪不动。

  每一次成长背后都是汗水的浇灌,每一位运动员背后都有艰苦奋斗的故事。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体育健儿们通往梦想的道路是由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所铺就的,他们勤学苦练、追逐梦想,这样的体育精神令人动容。

  “只要能超越自己,就是胜利”

  “我的第四次奥运之旅结束了,我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不气馁,只要我没有离开这片场地,我都会继续尽力做下去。”东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比赛后,李玲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这样一段感言。

  本届奥运会上,由于在预赛阶段三次起跳均失利,她提前结束了奥运征程,但她并没有气馁。她告诉记者:“有点遗憾,但也证明了自己对困难与问题估计不足、应对不够充分。接下来,自己会认真备战陕西全运会,吸取教训、调整心态和情绪,重振旗鼓,好好比赛。”

  从2008年开始,李玲已先后参加了四届奥运会,并曾在七年内四次刷新亚洲纪录,现在女撑杆跳高4米72的亚洲纪录也是她在两年前创造的。

  今年32岁的李玲,在田径赛场并不算年轻,但或许正是这份岁月的沉淀,让她更具经验和优势。曾有人这么评价她,“李玲能一直保持如此高水平,除了比赛的阅历和经验,最重要的是她的心态,她有一颗永远不服输,永远对纪录保持追求的心。”

  李玲也说:“在训练、比赛过程中一定会面临很多困难与挫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克服困难,才能有更好表现。尤其不能因一时困难而放弃,而要越挫越勇。”

  不服输、不放弃,是许多运动员身上的底色。

  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摘得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金牌的石智勇,从练习举重开始,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克服伤病困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挑战自我、积聚更强力量。他说:“站到赛场上,每一次成功试举都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只要能超越自己,有不断向纪录发起冲击的勇气,就是胜利!”

  在东京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纪录,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跑进奥运会男子200米半决赛的谢震业,十多年的训练中,也克服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挫折与困难。就在本届奥运会前,他还因腿伤反反复复,不得不放弃了国内好几场比赛。不过,谢震业表示:“对我来说,最大的对手就是我自己,在每一件事上不断突破自己,就是最大的收获。”

  在东京奥运会男女4*100米混合泳项目中,和队友一起获得银牌的徐嘉余,也是在不断调整心态、不断攻克艰难中,完成了自己并不平坦的东京奥运会之旅。其间,他先是在自己的主项男子100米仰泳比赛中无缘奖牌,身体还出现状况。此后,为了保男女4*100米混合泳项目,他又放弃了男子200米仰泳的比赛。而在备战期间,徐国义教练的去世、疫情的影响等,都给他的训练状态带来了较大影响。不过,当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他想的是:“明年,我们一定会再把纪录破回来!”

  ……

  诚然,对每个参赛运动员而言,竞技体育的目标就是站上最高领奖台,但它的目的显然并不止于此。采访时,许多选手都提到了要超越自己、要不断向更高的纪录发起冲击。在他们看来,竞技体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对个人潜能的开发和对人类终极体能的检验,而从这个意义说,任何一个运动员,只要超越了自己,就是成功的。

  不以输赢论英雄。只要向着目标全力以赴、不轻言放弃,只要站在赛场全力拼搏,每一个人都是赢家。

  “把运动员当成自己的孩子”

  “他已经64岁了,两鬓斑白,但无论是训练还是生活中都处处为我着想。”东京奥运会上,汪顺夺冠后向自己的教练朱志根表达了感谢,他透露的一个细节感动了许多人——

  在200米混合泳项目决赛前夜,朱志根还在为汪顺“值班”。原来在运动员村,很多运动员、教练员训练或比赛回来较晚,朱志根怕影响到汪顺休息,就站在门口提醒“轻点、轻点”。

  从1971年进入省游泳队开始,朱志根一路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几乎将自己的时间都献给了游泳。东京奥运会已经是他的第6次奥运征程。而一直以来,他都始终坚持对每一位运动员负责。他说:“每一位交到我手上的运动员,我都会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

  2010年,浙江游泳队第一次前往澳大利亚集训,由朱志根带队。回忆当时,朱志根说自己每天凌晨3时就要起床,先把队员们送到训练场,再回来准备早餐。此后又要买菜,准备午餐和晚餐,以及队员们需要的水、牛奶等物品。到了晚上,还要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计划等,往往要到夜里11时多才能睡觉。

  如今,提起往事,朱志根笑着说:“虽然辛苦,但我觉得内心很充实,队员们能出成绩,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其实,2002年朱志根就得了糖尿病,一下子轻了20多公斤,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游泳队的训练。有人曾这么评价他:“他的手抓不紧筷子,却能握紧手中的秒表。”

  东京奥运会上,管晨辰获得了女子平衡木金牌。而她在国家队的主教练徐惊雷,也来自浙江。管晨辰赛后曾说:“徐指导在前期一直鼓励我,让我放轻松。”

  徐惊雷和爱人蒋国良都是国家级教练。2002年,徐惊雷的女儿刚入小学,她就被调至国家体操队执教,“当时很舍不得,但为了体操,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徐惊雷说,这一去就是19年。如今,她经历了五届奥运会,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世界冠军。

  现在省羽毛球队女队的主教练王琳也是如此。从羽毛球世界冠军到教练岗位,她明白,这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必须全身心投入。她与陈雨菲、黄雅琼等人亦师亦友,从技术上指导、从思想上开导。出征东京奥运会前,王琳还曾找到黄雅琼,告诉她:“本是平常人,曾经辉煌过;想要再辉煌,回到平常人。”而这句话成为了黄雅琼最好的“减压药”。

  在浙江,这样的教练还有许多。他们与队员之间,不仅有技术上的切磋,更有精神上的共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体育健儿方能在赛场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标签: 东京;运动员;朱志根;训练;奥运;李玲;奥运会;浙江;比赛;游泳队 责任编辑: 董沈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健儿,带着梦想拼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