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农村职业经理人在做什么?来看余杭区“乡村CEO”的故事
2021年11月26日 08:05:17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攀 梁亮 唐骏垚 孙良 通讯员 钟玉良


小古城村的彩虹滑道深受孩子们喜爱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11月24日,杭州市余杭区2021年农村职业经理人拟招聘人员公示结束,共8人入围,他们将于本月底报到,12月初正式入职。本轮招聘自9月启动,吸引了170余人报名。这已经是余杭区三年内第三次面向全国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2019年,招聘公告在区政府网站上一发布,就引发广泛关注,10天内收到60多份简历,最终录用3人。2020年,录用8人。

  农村职业经理人被形象地称为“乡村CEO”,他们主要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独资或控股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等工作。目前余杭区有7位“乡村CEO”,还有1位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到了临平区。也就是说,约五分之四的“乡村CEO”留了下来,但也有一些选择“出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越来越多的人才走向乡村,扎根乡村,产业兴旺才有可能。“乡村CEO”为乡村振兴作出了哪些贡献?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有人愿意留下,有人选择离开?乡村又该如何留住他们?近日,记者走进余杭的一些乡村展开调查。

  新面孔来到村庄里

  有碰壁也有作为

  当“乡村CEO”们邂逅乡村,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这群年轻人刚好踩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节拍,从中央到省市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但要在基层打开局面,没想象中那么容易。

  2019年招来的那批“乡村CEO”中,今年37岁的唐文铭是唯一的坚守者。在武汉上大学时,他学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长达十多年。2019年,他回到家乡余杭,最终顺利成为小古城村的“乡村CEO”。与同一批入职的“乡村CEO”相比,其优势很明显——听得懂方言。

唐文铭(右一)和村民在樟树下议事

  然而,刚到小古城村时,唐文铭还是傻了眼。村里给了他一个听上去光鲜的头衔——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可公司包括他在内只有两个人。至于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是什么,还需他们去“探索”。

  拿着高收入,不作出一番成绩,怎么面对村里人?唐文铭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他硬着头皮,当客服、做方案、写文案、做设计,后来他招进来一些人,有的负责项目,有的负责策划,总算拉起一支队伍。

  两年多来,他带领团队打造了彩虹滑道,建设了苕溪营地、古精灵乐园和村游客服务中心。其中,苕溪营地是他的得意之作。他的老家距离小古城村不远,小时候常到苕溪边玩耍。2020年4月,这片荒野被简单改造,并于当年8月投入运营。能挣到钱么?起初,唐文铭不太确定。年底一算账,有利润,这让他吃下一颗定心丸。

  与唐文铭不同的是,刘松是一名来自安徽的“农业通”。2009年大学毕业后,刘松一直浸淫在农业领域,乡村情怀很浓。去年,刘松通过招聘,到余杭街道永安村就职。此前,包括永安村在内的8个村要打造“稻香小镇”,可是村里近3万亩稻田产出的大米卖不掉,村干部很着急。

  本以为能大干一番,可他上任伊始提出的“四个一”规划——一个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本,一个全国数字农业的示范基地,一个永安村自有品牌,一个能对外输出服务的乡村振兴模式,就被村里人评价为“太高大上了”。“受伤”之余,他领悟到,要先做出实绩。

  事在人为。刘松从最擅长的农业领域切入,招募组建了专业运营团队,并与16家单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合作伙伴“加持”,村里首批1500亩核心区块的数字农业项目建设完成,并开发了“数字稻田认养”小程序,企业或个人可以每10亩8万元的价格“认养”水稻,在手机上实现24小时“云种植”。

刘松查看水稻

  渐渐地,永安大米卖出去的多了,村民对刘松的信任度也增加了。“村里来了职业经理人,让我们种上了优质稻,还提高了收购价。”村里种粮大户姚凤贤说。截至目前,“永安大米”累计销售额已达1600多万元,“稻香小镇”共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产生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这都离不开刘松的功劳。

  与刘松同一批入职的,还有杨环环。这位1993年出生的姑娘,是湖南常德人,大学学了旅游管理,毕业后做过咨询顾问。她来到黄湖镇青山村当“乡村CEO”后不久,青山村成立了余杭绿水未来乡村发展有限公司,由她带领团队运营,确立了发展方向。

  作为外地姑娘,杨环环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刚入职时,她运营的村旅游公司职能不明确,而村里对于商业上的事不够了解,相关意识也不强,这让她心生担忧。有一次,她邀请专家来为开民宿、农家乐的村民培训,可村民积极性不高。通过反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后来才有越来越多的村民支持配合,有好的想法也和她分享。

  读懂乡村这本书

  不能停留于“诗与远方”

  来到村里的年轻人,让村干部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朝气。

  在小古城村党委副书记殷伟民看来,唐文铭很专业,既有想法也有干劲。“只要他有想法有创意,我们肯定会支持他。”殷伟民说,在唐文铭努力下,这两年村里游客络绎不绝,旅游品牌放在全市都叫得响,像苕溪营地等景点还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

  来自村干部的支持,是“乡村CEO”们干好工作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很多文章中,乡村是‘诗与远方’的寄托,其实乡村工作千头万绪。”唐文铭说,他听到,有的“乡村CEO”总被村里叫去开各种会议,上午开、下午开,“光开会的话,怎么做事呢?”,还有的“乡村CEO”感觉开展工作太难,束手束脚。

  对此,刘松也有耳闻:有的村支书不肯把村里资产开放给乡村职业经理人运营,很多项目反复打磨却无法落地;有一名回到本村的乡村经理人,只在外来访客到访时出面,实际工作几乎与导游无异……

刘松为到访的余杭区人大代表考察团讲解

  刘松要幸运得多。“村里返聘了以前村里管农业的一位副书记,在村民中威信比较高,与村民打交道的事情都基本交给他。”刘松说,担任杭州稻香小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后,村委会还给予他一定的人事权和财权。

  “定下来的事情就让他放心去做,缩手缩脚是做不好的。”永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水宝说,他与刘松分工明确,他负责村级治理、纠纷解决等村务,刘松运营稻香小镇。

  时间久了,“乡村CEO”也逐渐发现,被动等待是不行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寻求支持,显得特别重要。

  让老百姓产生获得感,是唐文铭的一个诀窍。以前,他想开发“一日茶农”活动,邀请茶农合作,可茶农质疑活动会影响茶叶采摘,只想收取固定场地使用费。面对质疑,唐文铭带领团队先干起来。“‘一日茶农’最终吸引两千多组家庭参与,茶农创收两万多元。”唐文铭说,今年很多茶农都希望跟他合作。

  “有的‘乡村CEO’开餐厅做民宿,然而这些项目会导致村民家的顾客减少,这会让村民的利益受损,在述职测评中受到影响。”唐文铭说,他更重视引流,有更多客人来了,村民们就能有更多收入。

  “要有耐心,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杨环环说,村里每月一次的议事制度被她充分利用起来。议事会上,新老村民代表、业主代表、村委会代表均会出席。借助这个制度,公司初创时聘任了一位村民作为咨询顾问。“有些村的职业经理人在工作中出现掣肘,主要还是‘谁来拍板’的问题没有解决。”

  复盘两年实践

  以机制创新盘活人才库

  两年多过去,招聘“乡村CEO”的实践,有哪些得与失?

  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是为了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有的村想发展旅游,有的村想做文创,有的村想发展农业,可是缺少专业人才。

  余杭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斐然。如何因地制宜,进一步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

  2019年,余杭打响面向全国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的第一枪。招聘时,区农业农村局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进行判断,通过路演等多道程序才能获得招聘资格。招来的“乡村CEO”被安排到乡村振兴一线,这些村一般有较好基础,而且发展集体经济确有需要。

  可是,第一年招“乡村CEO”,相关制度还在完善过程中。比如,年薪和绩效该如何发放;该如何对“乡村CEO”进行考核;村干部和“乡村CEO”该如何相处等等。在唐文铭看来,某些制度没有得到明确,是有的“乡村CEO”离开的原因。

  此外,仅凭高收入,难以留住人才。2019年,底薪是每年15万元,绩效另算;2020年招聘时,底薪涨到每年18万元,2021年招聘时,年薪18万元起。可记者了解到,有的“乡村CEO”被录用后,很快跳槽去了收入更高的单位。

  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看到问题所在,进行相应调整。制定具体的薪酬分配方案,设置考核指标,要求村干部“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动作,比如尽量保障、帮助解决“乡村CEO”的吃住问题,搭建平台促进沟通交流,对“乡村CEO”开展培训,同时会进一步规范管理。

  招聘“乡村CEO”,余杭不是孤例。在浙江,杭州临安区、下姜村和安吉县等地都招聘过乡村人才。放眼全国,云南昆明等地也招聘过“乡村CEO”,四川省泸县也招引乡村人才,名曰“田园CEO”。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冯涛介绍,国外也有类似做法,比如选举产生的市长不一定会发展生产,就专门聘用城市经理人,来参与管理和经营。

  冯涛认为,乡村治理尤其集体资产运营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村组织就有更多的精力做好社会治理工作。“如果说,村干部重在分蛋糕和治理好村庄,那么‘乡村CEO’重在做大蛋糕,重要的职责是经营好农村,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这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前提。”

  在冯涛看来,招聘“乡村CEO”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乡村必须以优质条件吸纳人才,而人才必须以自身优势来获得村庄的青睐。要想留住经营管理人才,除了收入以外,还要给年轻人提供平台,让年轻人放开手脚去干,这尤其需在制度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以机制创新盘活人才资源。

  【记者手记】

  既要招到人也要留住人

  李攀

  余杭每一次招聘“乡村CEO”,都在省内乃至全国引起高度关注。原因想必有二:一是,乡村看上去土里土气的,竟然也需要“CEO”,这形成了反差;二是待遇好,年入十多万,虽与一些大公司相比有差距,但放在乡村也算高薪。可是,我们发现,热闹退去,“乡村CEO”不一定能坚守。

  除了招到人才,也要留住人才。想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安心干事创业,需要多措并举。一方面,要把人才放对位置,让人才找到自身专长与村子发展的结合点;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和村里要尽量为他们提供一些支持,解决一些困难,如果“乡村CEO”想干事而总是遇到阻力,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

  对“乡村CEO”而言,主动性不可或缺,但也要掌握方式方法。比如,有的人比较被动,如果村里没有足够重视,那工作就不好开展;有的人有激情有想法,但是要重视村民的感受,学会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

  【链接】

  广发“英雄令”招募“运营师”

  记者 孙良

  最近,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来了一位“乡村运营师”,还带来了一支年轻团队。这位“乡村运营师”叫劳立江,是浙江立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年年初,棠棣村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乡村运营师”,劳立江揭了榜,两边按股份组建绍兴花满棠研学文旅有限公司,探索村子的市场化发展路径。“棠棣村是花卉特色村,以花闻名、因花致富,曾获得‘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根据村子特色,我们谋划了‘花满棠棣’的运营主题,正在打造‘花居生活、花果产业、花间趣玩’三大板块。特别是把产业布局重点放在研学教育、农业文旅上,在村里建设别漾花海、缤纷乐园、星空帐篷等八大项目,并流转闲置旧厂房发展研学大本营。”劳立江说。

  新昌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丹琴是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的一名“乡村运营师”。新昌县旅游集团和梅渚村共建梅渚古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宋风美学”村落式文旅生活小镇为总规划,分两期推进10大类项目,共同运营开发古村,创收利润按比例分配。“运营方承诺给村里保底利润每年120万元,这给了我们信心,我们村未来发展一定大有可为。”梅渚村党总支书记黄黎明说。

  引进专业的“乡村运营师”,将乡村带进市场,在绍兴,这样的村子不少。今年年初,绍兴推出首批13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单位,同时向全国广发“英雄令”,招募“乡村运营师”,负责旅游产品打造、市场营销等整村运营服务。公开抛出“绣球”后,吸引了全国40多个乡村运营师报名,目前13个乡村振兴先行村培育单位均已签约。

  “我们希望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请进运营师,通过包装运营,让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赢。”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钱占一告诉记者,“乡村运营师”自身条件必须过硬:有专业乡村运营能力,会策划、懂营销;有优质文旅资源可以导入;能组建平台,将乡村资源盘活;有实操经验,有落地的乡村运营项目;有乡村情怀和工匠精神,热爱乡村。

标签: 乡村;村民;职业经理人;振兴;村干部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202111/W020211126291151144753.jpg

农村职业经理人在做什么?来看余杭区“乡村CEO”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