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毛大伯发帖说,中午在玉泉山外山菜馆吃完中饭,顺便去了鱼池观鱼,发现池里都换成了红鲤鱼,沒几条大青鱼,个头也很小,见不到以前胖呼呼的大鱼了?
我年已七旬,从小就是到玉泉观赏大鱼的,带孩子或客人去游玉泉也是冲着大鱼去的。
玉泉沒了大鱼,还有什么特色呢?
“毛大伯”摄
进入植物园,直走100米,向左,再往前,能看到2米多高的白墙,高大的柏树和白玉兰冒出墙头。
门上“玉泉鱼跃”四个古朴字体引入眼帘,今天天气不错,一路走来,很多穿着宋装、唐装和旗袍的女孩来这里打卡。
毛大伯说的鱼池,就是玉泉鱼跃。
相传南齐建元年间,当时僧昙超在玉泉寺说法,龙王来听,抚掌出泉。从地质学上说,玉泉其实是空隙泉,宋代开始,在泉池中蓄鱼。
鱼池旁的廊檐旁,能看到明朝书画大家董其昌手书“鱼乐国”三字匾额。
来看鱼的多数是家长和小孩,一个女孩站在池旁桂花树下,看到一条大青鱼浮出水面,“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鱼,比我还大!”
女孩口中的“青鱼”,俗称为螺蛳青,她见到的这条应该有100多斤重。
水面上的确有很多锦鲤,乍一看,感觉确实如毛大伯所说那样,螺蛳青少了许多。
廊桥另一处,有池中鱼类介绍:
玉泉鱼池,泉池200多平方,水体有450立方米。
池中蓄养青鱼的同时,加入了一定数量的鳙鱼、锦鲤和红鲫鱼,不仅是考虑到美观,更是利用多种鱼的混养生态效应。
比方说,青鱼、锦鲤或红鲫鱼,排出的粪便,有利于活水、培养浮游生物,为鳙鱼提供饵料,而鳙鱼可通过滤富有生活,可以防止池水过肥,改善水质。
我找到玉泉鱼跃养鱼人,他说自己老家千岛湖。
养鱼人介绍 ,池中主要是螺蛳青,80多条,另外还有花鲢(包头鱼)12条,以及一定数量的锦鲤,另外还有原生的鳑鲏、白条、草鱼等。其中,螺蛳青最大的有120斤,养了30来年。
为什么螺蛳青喜欢呆在池边桂花树旁?
养鱼人说,80多条螺蛳青,每个月吃一千斤螺蛳,通常是每年2月到11月投放,冬天吃的相对少些。
养鱼人说,因为每个月投放螺蛳时,都是在桂花树旁,所以螺蛳青更喜欢待在那块水域。
为何毛大伯感觉现在池中大青鱼少了?
养鱼人说,几十年来,青鱼偶有自然老死现象,他们也会适当补充,上一次补鱼是2016年,总体数量变化不大,因为螺蛳青通常在水的中下层游动,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它们喜欢待在阴凉处。也就是说,很多游客看不到螺蛳青,其实是因为它们躲起来了。
一位游客很好奇,说螺蛳养了这么多年,会不会生“小宝宝”?
养鱼人说,其实螺蛳青孵化是有条件的,需要在急流的水域,对水中含氧量有很高要求,另外,现在池中的螺蛳青年纪也大了,不太适合繁育后代。
池中锦鲤是不是比原来多了?
养鱼人说,其实不多,毛大伯觉得池中锦鲤多,是因为锦鲤属于很活跃的鱼类,经常在水体中上层游动,人们容易看到,所以显得多。
锦鲤喜欢用嘴撮水底的淤泥找东西吃,这样淤泥底下的有害物质就出来了,所以养锦鲤还能净化水质。而池中有一定数量的锦鲤,也能点缀池中色彩,丰富鱼类品种,比较美观。
很多人知道,玉泉鱼池的水是活水,但很多人不知道,活水来自地下或玉泉水,这些水从池中四周慢慢溢到池中。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在自然水域下,螺蛳青一般能活三四十年,但玉泉观鱼池里的螺蛳青,天天喝泉水,而且水温比较低,可能会活得更久一点。
最近,池中还来了一对水鸭,前阵子生了五六只小鸭子。
池中来了水鸭,说明这里环境不错。这些鸭子,每天都来池中嬉戏,有时小鸭子也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
养鱼人说,这对螺蛳青来说,可不是好事。螺蛳青胆子小,加上天气热,就更容易躲进在阴凉处或水底,不像锦鲤或花鲢那样欢快。
每天一到夏天,养鱼就要更加小心。
一是气温高,水底有虫子,螺蛳青容易生病,要定期投放杀虫、杀菌或改善水质的药物。
另外,天气热,气压变化快,水底容易缺氧,即便池中是活水,也要不时补一点外面的水进池。一到夏天都会加强巡查,定期给池中补水、增氧。
临走前,池中一只锦鲤突然跳出水面,一个女孩趴在休息椅前,指着池中对身边的妈妈说,”妈妈快看,鲤鱼跳龙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