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6日讯(记者 黄伟芬 杨一凡 边程壹 通讯员 王怡蔷 傅宏波)到底做了什么事,让民警在6天里3次找上门,问他是不是遭遇诈骗。
大家会不会以为这个小伙子是个憨憨?
事实恰恰相反。他的所作所为,足以颠覆很多人对程序员的印象。
为了搞明白骗子套路,杭州程序员小杭(化名)主动闯进了电信诈骗的局,上演了“反诈局中局”。
在多个诈骗群当卧底的小杭,想收集更多电信诈骗信息,没想到触发了反诈预警,于是有了民警6天3次上门劝阻的事。
被找上门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反复告诉民警自己没有被骗,“没想到警察这么负责,反复上门,很晚了还要过来确认。”
小杭感动之余,给民警送去锦旗。
“与其期待天下无贼,不如提高自己的反诈意识。”小伙子还想把和骗子斗智斗勇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这位杭州小伙。
提醒被骗者,反被骂成骗子
小杭是一个爱看书的IT男,1998年出生,毕业后成了程序员。
“我做的是软件开发,但我对什么都很感兴趣。”小杭说。
上大学时,他无意间浏览了骗子网站,就想了解骗子行骗的手法,“想看看中间有没有漏洞,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
今年5月,不知道什么原因,总有人把小杭拉进各种诈骗群(有微信群、qq群)。
小杭卧底的计划就开始了。
他同时潜伏在10多个群里和骗子斗智斗勇,仔细观察每个人的发言,辨别哪些人是骗子,哪些人是受害者。
群外,他主动加受害者为好友,提醒他们可能遭遇诈骗。
然而,五个受害者中有四个都不信,有一个甚至骂小杭是骗子。但三天后,那个骂他是骗子的人告诉他,“我真的被骗了”。小杭让对方立即报警,防止二次被骗。
公共场所扫码领小礼品的人,容易被骗子盯上
小杭卧底的诈骗群是刷单诱导投资理财的。顾名思义,入这类诈骗群的多是戒备心没那么强,有理财、兼职需求的人。
入局,往往从加了一位陌生好友开始。让人入局的,叫“拉手”或“托”。
筛选出目标人群后,有人会冒充快递员等去加受害人的微信。也有一些骗子会冒充负责核酸检测的社区工作人员。
加好友后差不多第二天,受害人就会被拉进群。
群里有人发布一些消息,号称点赞、关注微信公众号等能获得返利。“为了打消你的顾虑,他们会让你参加水滴筹等的平台活动,通过返现来增强信誉度,给自己背书。”
当你慢慢放松警惕,骗子就会让你下载App来获利。
这是正式入坑的开始。
小杭潜伏十来个群后发现,下载App后的骗人套路都很相似,“不管让你做公益、博彩还是投资理财,都是一开始让你看到账号上的收益,但突然就无法提现了。”
这时,有的人已投进一笔钱,有的人在骗子引导下投入更多钱,甚至借钱投入。
博彩网站,为什么一开始让人赢钱,最后肯定输,小杭也研究了。
“各种数据是骗子可以改的,比如买大买小,你一开始老买对,后来老买错,是因为他们把数据改了。”
当你被“吃干抹净”,骗子才会把你拉黑。
小杭分析发现,这几类人容易成为诈骗目标:在购物网站买过母婴用品的消费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招聘网站找文员、打字员类工作的求职者;公共场所扫码领小礼品的人。
有些受害者明知被骗,却没有报警,只在网上寻求帮助,结果二次被骗。
要是遇见这类被骗的人,小杭会劝他们赶紧止损、报警。
“一个群里,除了受害者,其他人都是托,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有的是处处为你着想的平台负责人,有的是看起来无害的宝妈……即便你看过对方的身份证,也改变不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除了被骗钱财,还会有其他伤害,比如,当你点开骗子发来的链接,就可能泄露了自己手机里的照片、通讯录。“有时候对方会让你输平台的密码,他们有你的手机号等信息,不用你自己操作,就能通过密码验证等手段把你的钱转走。”
小杭的“反诈宝典”总结起来,要点如下:
网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安全的二维码不要扫;
求职,钱多事少的岗位少,注册和经营不在同地的不可信;
进群,对方要你下载App,不要点,要相信正规的应用商场;
意识到被骗,要及时止损,第一时间报警,力所能及协助警方。小杭曾假装配合骗子,以操作不成功为由,让对方多给几个打款账号,“这些可以提供给警方,要是这些账号被冻结,钱就转不进去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