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老师徐衡:用心读懂孩子

字体:
—2025—
09/09
15:12:44
2025-09-09 15:12:44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在粉笔与黑板交织的岁月里,她度过了37个春秋;在一届届学生清澈的目光中,她从青丝走到白发。明年,长寿桥岳帅小学的语文教师徐衡即将光荣退休。

  今年54岁的她,依然站在三尺讲台,用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着汉字的美、文学的温度与人生的道理。

  徐衡老师在上课。受访者供图

  与学生共成长,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徐衡的教师梦,缘起恩师,早在学生时代便已生根发芽。

  “求学时光里,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专业、严谨,又充满爱心。”徐衡尤其感念特级教师林眉云和中学班主任林铁珊这两位老师,“他们给我的影响非常深远。自那时起,便想成为我老师们那样的人,教师梦想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正是这些教育路上的引路人,让她坚定地走向讲台,并于1989年正式开启教学生涯。

  徐衡仍清晰记得自己执教的第一堂公开课《比尾巴》。她巧妙设计了一个环节:将不同动物的尾巴剪下来、打乱顺序,让孩子们动手配对。“既识字,又识特征。”这一创意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也让她对未来的教育之路充满信心。

  徐衡的课堂从不乏味。她曾在班级推行小组PK制,每月优胜小组可获得“惊喜奖励”:有时是一起包饺子、共享劳动成果,有时是晚间寻宝游戏、撕名牌大战。为了赢得奖励,孩子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班级氛围积极而温暖。

  在教授六年级《京剧趣谈》一课时,她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趣味问答等方式,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给每一棵幼苗成长的空间。”在徐衡看来,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要真正读懂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光。

  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已从教三十多年的她主动去了解学生喜欢的话题。曾有一个毕业班的男生痴迷军事,她就利用午休时间,陪他们一起看军事博主的视频,探讨国际局势、国家装备。“学校非常支持,还提供了设备。那一刻,孩子们眼里有光。”

  徐衡老师,受访者供图

  最大的成就,是看见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37年,岁月流转,教具变,初心不变。最近,在整理教物品时,徐衡翻出一沓泛黄的汉语拼音卡片——那是她刚教书时亲手绘制的。

  “那时没有现成的彩卡,我就自己画,一笔一画,都是心血。”她笑着说,不久后,学校配备了印刷精美的彩色卡片,她的手绘卡片悄然“退役”。再后来,PPT、动画课件走进课堂,拼音教学变得愈发直观、生动。

  徐衡老师手绘的卡片。受访者供图

  “时代在变,教学手段在变,但教学的本质从未改变——那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传递知识与温度。”徐衡轻轻抚过那些手绘卡片,仿佛触摸到三十多年前那个伏案描画的年轻自己。

  令徐衡骄傲的,不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

  她带过的一名学生,如今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博士生。每次回杭,他都会与徐老师相约参加读书会。“我和我的学生,我们现在算是‘同学’,互相影响,一起进步,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我也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徐衡笑着说,“她一直在学习,学习是终身的,无论在什么阶段。”

  另一位学生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工作繁忙,却从未忘记在节日给徐老师发来祝福。“这份牵挂,让我特别感动。”

  回首自己的教育生涯,徐衡说,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学生,“看他们一届届毕业,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这就是教师对社会最实在的贡献。”

  明年,徐衡将告别讲台。但她留下的,不仅是厚厚一叠手写教案、一沓泛黄的拼音卡片,更是一整个时代的教学印记,以及无数被她点亮过的人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教师节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明年,徐衡将告别讲台。但她留下的,不仅是厚厚一叠手写教案、一沓泛黄的拼音卡片,更是一整个时代的教学印记,以及无数被她点亮过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