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杭州市委政法委获悉:今年12月底前,杭州“共享法庭”将覆盖全市30%以上镇街和村社,预计到明年12月底前将进一步覆盖全市90%以上镇街和村社,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法庭。
“共享法庭”发源于杭州市临安区的“微法庭”,是设置在镇街、村社、行业的司法服务站,也是我省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从‘微法庭’迭代升级为‘共享法庭’,是杭州基层治理的探索创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斯金锦介绍,今年9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健全“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杭州市确立“共享法庭”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调解培训等6项主要功能,通过智慧终端开展远程代办,让一些行动不便、使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基层群众,就近在“共享法庭”享受高质量司法服务,实现纠纷化解“一次不用跑”。
不久前,杭州市临安区大山川村村民张某在捡山核桃时受伤,因保险理赔事宜无法与保险公司达成一致,起诉至临安法院。大山川村距临安法院近百公里,为高效、规范地做好调查,承办法官在法院审判庭通过智慧终端,给在村里“共享法庭”的多名当事人远程做笔录,全面了解案件相关事实,为后期审判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利用信息手段,“共享法庭”不增编、不建房,通过一线一屏,打破传统人民法院参与基层治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将更多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其智慧终端利用镇街、村社现有显示屏,一键连接法院开展远程协助。余杭区良渚街道面临城市与农村交错、农民与市民混居、原住民与新居民同住的复杂情况,率先依托余杭矛调分中心推进“共享法庭”建设,目前已通过“共享法庭”化解纠纷226件;上城区物业“共享法庭”是杭州首个设在行业的解纷机构,年均调处物业类纠纷200件以上……
“‘共享法庭’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简便易行、数智赋能。”杭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明表示,杭州市将以“共享法庭”等多跨场景应用为重要抓手,打造基层群众参与诉讼的“便捷驿站”、基层干部群众法治素养的“云上课堂”、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桥头堡”,以一体化、均衡化、便捷化的诉讼服务助力构建“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