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4岁高龄的杨伯成,17岁时就加入了金萧支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3次入朝参加抗美援朝,当过军报编辑、战地记者、指导员、团长,身份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他每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当年血与火交织的革命岁月。
然而这些已尘封74年的珍贵史料一直被杨老默默珍藏着,直到近日搬家时才被家人发现。
杨老珍藏的日记本▼▼▼
杨伯成的日记共有13本,始笔于1947年10月,终笔于1999年5月,历时52年。
其中最珍贵的有2本,一本记录了他1947年11月到1950年2月期间在山东定陶参加解放战争时的思想、生活及战斗经历,共260多页,约10万字;另一本则完整记录了他3次赴朝鲜参战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共5万多字。
杨伯成儿子的杨威林说:“我老爸这个日记呢,他有工作有生活有情景,而且完整的记录了部队的生活。比如他说这一段时间晚上常常半夜里被冻醒,这条被子上都是结了霜。我们看了以后很直接能体会到,我老爸和解放军那时候的生活。”
与13本日记一起珍藏的还有300多张老照片,它们被包裹在由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标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个字的旧丝巾里。每一张照片后标注的时间、地点、事件都与日记本上记载的内容相对应。
珍贵的老照片▼▼▼
“这张照片特别有意思,有两个朝鲜小学生 好像对志愿军敬了个礼,我这张照片翻拍了以后,放大了以后,我看清楚锦旗上面那几个字“有了志愿军什么也不怕”。这个照片虽小,信心量内容其实是很丰富的。”杨威林说。▼▼▼
这些日记本及老照片被发现后,杨威林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敬畏父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论环境多么艰难,战斗多么激烈,工作多么繁忙,始终保持着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最真实的记录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的第一手资料。
如今,94岁高龄的杨伯成虽然意识已经模糊,但老人持之以恒、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军人品质深深影响着下一代。
杨伯成部队照▼▼▼
杨伯成孙子的杨天昊说:“爷爷他不是一个善于给我们做一些言论上面的教育,他是基本上以他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一个榜样的,包括大学的这个专业的选择,还有我现在工作的一个方向的选择,也是向我爷爷学习,投身家国情怀的这个方向走,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个是非常正确的。”
杨伯成获得的荣誉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