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集粮食票证,一方面是作为过来人对其有特殊感情,另一方面,这对子孙后代来说也很有教育意义。”家住中河街道天城社区的周强华是一位粮食票证收藏爱好者,78岁的他,用半生心血收藏了2万多张粮食票证,每每翻看,都感慨良多。
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吃不饱的那段岁月,是刻骨铭心的,周强华也不例外。
1960年,他在镇海读高中,碰上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国家为了照顾学生,按月给每人供应32斤粮食,但由于油水不足,周强华和同学们还是经常饿肚子。
图为周强华向记者展示自己收藏的粮票。
正因为经历过饥荒年代,周强华对粮食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1968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铁路系统工作,每次出差看到粮票,都会马上收藏起来。
“那时候大家都把粮票当宝贝,面值大的要留着用,只能收集一两、半两的粮票。”收藏了一些后,周强华发现,粮票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收藏起来很有意思,于是开始系统收集。全国通用粮票,各省、市、县的地方粮票,农村购粮证……他都会想方设法收集。
改革开放后,农业发展迅速,粮食不再紧缺,1993年,全国取消使用粮票。“停止使用以后,粮票逐渐流转到了收藏市场上。”周强华趁着这个黄金时期,又收藏了大量票证,有时为了买到一张稀有的粮票,甚至会花掉一个月的工资。再后来,他学会了上网,经常从网上淘全国各地的粮票。前几年,周强华把这些倾注半生得来的粮食票证进行了统计,足足有2万多张。
周强华家里有一面书柜墙,其中一排专门用来存放粮食票证。这些票证根据年代和地区分门别类装册,每一张票证下面,都做了详细备注。
“早期的粮票,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和解放时期。”周强华说,革命时期的军人证件和粮食票据里,有很多感人故事。
在众多粮食票证里,一张1947年的《退伍证》让他倍为珍惜。这是一位革命残废军人的《退伍证》,根据记录,这位战士因夜盲、右手残疾退伍。在长达12天的回籍路上,部队为他准备了边币14400元、粮18斤,并发放补助粮240斤。
“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磨难,这张《退伍证》已经裂成四片。可以想象,在当时那种情形下,这位战士在回籍途中是多么艰辛。”周强华有感而发。
图为周强华收藏的一张《退伍证》。
在早期粮票中,“红军借谷票”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周强华指着一张1934年的“红军借谷票”说,当时红军流动作战,有时部队供给不上,不得不向群众借粮,借的时候留下借据,解放后,老百姓凭票可以到当地政府领取补偿。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物资极度匮乏。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定量供应的粮食政策。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开始发行,自此,粮票与家家户户息息相关。
如今,粮食票证早已完成它的使命,但在周强华看来,粮票的历史价值十分深厚。它作为一种载体,见证了我国从粮食紧缺到丰衣足食的全过程,浓缩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情、历史,是中国特色粮食政策的见证。
作为一名粮食票证收藏爱好者,周强华的藏品已经非常丰富,但他的收藏工作并未止步。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业税,再到国家提出保护绿水青山、保护耕地,每个时期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实施的粮食政策,他都会关注,每个时期的票证资料,他都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