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南泥湾”,那永不褪色的红色根脉

2021-04-09 14:58:26 指尖丽水 记者 雷晓燕 叶炜婷 通讯员 郑裕婷 叶萍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3月26日,龙泉市西街街道组织20余名青年党员干部,前往龙泉“南泥湾”——西街街道联新村坑儿下自然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共同探访、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1938年2月,中共龙泉县委成立,县委机关就设在坑儿下张三妹家。从那时起至1939年9月,张三妹家一直是机关驻地。在坑儿下,机关工作人员既干工作又生产,把坑儿下变成了龙泉“南泥湾”。

  80多年过去了,张三妹的子女把老房子捐赠给了村集体,中共龙泉县委旧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又成了学党史践初心的好场所;当地不断挖掘、整理红色历史,并致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在那片红色土地上,红色根脉从未褪色。

  中共龙泉县委旧址。

  一个旧址,留下一段光荣历史

  1938年2月,浙西南特委在龙泉宝溪乡召开特委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中共龙泉县委,傅振军任书记。

  龙泉县委建立后,为了便于领导开展全县党的工作,中共浙西南特委、龙泉县委决定将县委机关设在坑儿下张三妹家。

  选择坑儿下作为机关驻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一是这里离城区较近,且农户居住分散,既可以较方便地与城区联系,做好城区及周边的工作,又可以针对抗战初期的实际情况,做好党组织的保密工作;二是当地已建立了党支部,党员与群众关系密切,户主张三妹是党支部组织委员,对党忠诚,家人对此也很支持。

  自从进驻坑儿下后,县委机关除了继续为浙西南特委机关采购、转运物资外,主要工作就是确保县委机关的安全和后勤保障工作。由于县委机关人员所需及来往人员的消耗,造成物资供应非常紧张。张三妹家原有数千斤稻谷,几个月就吃完了,后来不得不到附近村庄去购买粮食。

  针对这种状况,县委机关决定开展生产自给,租用了坑儿下附近20亩水田,开垦了40多亩荒地。傅振军亲自带头参加生产劳动。

  县委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农民出身,对干农活较熟悉,他们晚上从事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的种子;白天干农活,有时还和小孩子拾田螺、捉泥鳅等。

  1938年冬,县委机关收获稻谷5000多公斤,红薯、玉米上万公斤,粮食缺乏状况得到改善,确保了县委机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当时,县委机关工作人员生活非常艰苦,睡稻草、打地铺、吃杂粮,但大家的心情愉悦。后来傅振军、曹景垣等老同志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深有感触,将坑儿下称为龙泉“南泥湾”。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龙泉党员数从1937年的322名增加到1939年的1119名,党组织的力量大大加强,党组织的威望日益提高。

  一大批仁人志士来到龙泉,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同时,积极推进城乡民主革命进程,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到抗日前线,征募了数千双军鞋、军袜支援部队,使当时的龙泉成为浙江抗战的可靠后方。

  一份初心,80多年未变

  1939年9月,傅振军调任处属特委工作,由宣恩金接任龙泉县委书记。县委机关驻地同时撤离。撤离后,张三妹等党员继续坚持做好党的工作。

  1940年,龙泉国民党顽固派对张三妹进行调查,声称张三妹家住共党,扬言要放火烧掉张三妹的房子,并逼迫他去当国民党兵。进入国民党部队后,张三妹时刻惦记着党的工作,在南昌训练三个月后,当部队补充前线经过龙游时,他跳车逃离国民党部队。当他回到家后,发现村党支部已遭破坏,不得已,第二天一早就离家外出做工,直至1947年才回老家成家立业。

  新中国成立后,张三妹过上了安稳日子。

  在为革命奋斗的激情岁月里,傅振军和张三妹结下深情厚谊,深深地埋在了他俩的心里。

  1949年6月,傅振军和张三妹见面。当时,张三妹提了两个要求,其中一个就是想仍然跟着傅振军干革命。考虑到张三妹没有文化,傅振军说,现在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土地也分给你们了,这还不好?种田也是为革命,以后没人敢欺负你了,有什么事情找老曹(曹景垣,时任中共龙泉县委书记兼县长),有大事来找我。”张三妹听了这些话,当天就回家了,安心在家种田。

  1995年,傅振军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到龙泉,见到了张三妹。当两位同龄“战友”再次握手时,热泪盈眶,叙述彼此真情,畅谈国家大好形势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并一起合影留念,见证终身的友谊。

  历经风雨,初心不变,革命先辈的红色情怀也影响着一代代人。

  张三妹育有四子一女,2014年,听说有关部门要修缮中共龙泉县委旧址,他们一商量,决定把这栋占地面积120平方米的老房子无偿捐献给村集体。“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革命遗址,最大程度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张三妹的三儿子张献明解释道。

  2015年,在龙泉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老促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西街街道和牛头岭村两委(坑儿下原属牛头岭村,2019年牛头岭并入联新村)初步修缮中共龙泉县委旧址,原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陈法文为旧址题写了址名。

  牛头岭村村两委买了些老民居拆迁后的旧木料,打算修旧如旧。由于旧址在山上,通往旧址的路连机耕路都没有,于是村两委纷纷投工投劳,和工人一起,用肩膀把旧木料从山下搬运到山上。600米的山路,见证了他们为传承和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洒下的汗水。

  2016年6月,旧址简单布展后,对公众开放,成为龙泉市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联新村村委会主任张加文介绍,现在,联新村村两委正在积极对接项目、筹措资金,希望能建成抗战公园,恢复联络点、炮台岗等红色遗迹,积极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和红色旅游精品路线,让红色财富和资源促进当地绿色发展。

  “这份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我们不能丢。”张加文说。

  一份财富,让革命精神激励前行

  对于张献明来说,那段红色革命史,是家史,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0年—1983年,作为当地的乡镇干部,张献明和党史办工作人员一起挖掘、整理。“如同旧址一样,那段红色革命史值得永远铭记。”他说。

  退休后,他不仅担任起民间组织——龙泉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致力龙泉当地革命历史的整理和研究,而且义务为中共龙泉县委旧址当起了讲解员。这名拥有43年党龄的老党员,用这种方式,接过父亲张三妹的接力棒。

  张献明对记者说,“我十分怀念我的父亲,怀念他老人家为我们党的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他的为人处事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给我们晚辈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三妹的第三个儿子张献明为青年党员干部讲红色家史。

  3月26日,龙泉市西街街道组织20余名青年党员干部,前往中共龙泉县委旧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旧址里陈列着的珍贵史料和图片,无不诉说着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苦战斗历程。

  “中共龙泉县委旧址是龙泉市重要革命遗址。1938年2月至1939年9月,傅振军任中共龙泉县委书记。那时县委机关的革命战士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而奋斗......”张献明的讲解,让青年干部们详细了解当年开展抗战救亡与生产自救的故事,在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业迹中回首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活动中,全体人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并学习了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发袁家军书记的署名文章《传承宝贵财富 守好“红色根脉”》精神。

  龙泉市西街街道青年党员干部在旧址学习党史。

  从理论学习到走进“历史现场”,进一步引导了青年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参加此次活动的西街街道组织干部陈鸿表示:“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中共龙泉县委旧址,是追寻前人的足迹,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感悟革命精神。作为一名组织干事,我会认真回顾走过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接好历史交接棒,以饱满热情投入新征程。”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年轻的声音飘荡在旧址上空。春日阳光下,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招展。而山下,联新村那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新洋房,组成了龙泉市新农村建设农民居住的示范小区。


责任编辑:江小来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党史学习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