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旁南湖畔 “红色公路”活力四射

2021-07-07 14:42:16 嘉兴日报 通讯员 欧福泰 丁轶群 记者 徐亦为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永红村和新丰镇竹林村等景区村庄燃爆了,成了不少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沿着七(星)沈(荡)公路红、黄、蓝彩色导览线,游览王祥里、嘉新·尚生活馆、学稼公社、高以永史料陈列馆等红色景点,游客的心中充满着一种别样的惬意和惊奇。

  近年来,南湖区倾力打造“四好农村路”,获得省级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在多条红色线路中,七沈公路尤为突出。

  这条路全长9公里,是南湖区境内的重要县道,同时是嘉兴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主干道之一。该线路突出展现了该精品线“精神传承、使命永恒”的主题,串联起“乡村善治+乐居”联丰村、“多彩产业+乐学”永红村、“执政为民+乐活”竹林村三大板块,形成了一条“点上有故事、面上有风景、线上有体验”的精品示范线,充分展现出沿线红色旅游、红色产业和乡村基层党建的丰硕成果。

  南湖区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船精神发源地。南湖区的七沈公路,正用它骄人的业绩,在南湖畔迸射出革命红色、经济蓝色、文化青色、生活金色、生态绿色的五彩之光!

  红色基因浸润精品线

  近日,记者驱车沿着七沈公路进行采访,红色元素在路上随处可见:七沈公路入口的“百年卷轴”、南湖红船造型、七沈公路与余云公路交叉口的“1921—2021”大型标识、永红村千亩荷塘处的花香景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每一块红砖都代表着南湖党员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的工作作风;100根文化柱通过景观艺术手法,组成19组特色小节点,每一组都有党的代表大会知识、党史大事件内容,整条精品线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

  红色之路就要挖掘红色元素。2004年3月23日至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在嘉兴专题调研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时,专门乘坐了从嘉兴火车站至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的101路公交车,还表扬嘉兴这几年发展很快,城乡面貌变化很大。2005年4月10日,他又亲自为紧邻七沈公路的嘉兴科技城内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大楼揭牌。

  在公交站台上,我们看到有许多红色党建线路图。在永红村段,有一处景点式的公路驿站,白墙黛瓦、红色点缀,独具特色的道路标志牌,装饰一新的党建文化墙,颇有水乡韵味。这一南湖区全新打造完成的红色公路驿站,是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上的一大亮点,助力沿线村庄讲好红色故事。

  如全省“三治融合”示范村的联丰村讲好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故事;永红村建有田间自然学校、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清代大清官高以永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赞扬,竹林村建起的高以永史料陈列馆,已成为党员干部廉政红色教育的好场所。

  “加码”产业新引擎

  作为红色精品示范线的七沈公路,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红色引擎”,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为沿线的产业提升、蝶变跃升助力添彩。

  随着七沈公路等级的不断提升、农村物流不断畅通,沿线越来越多乡村正在享受着交通发展的红利,提升了产业的层次。凤桥镇的水蜜桃产业、新丰镇的嫩姜产业、大桥镇的葡萄产业、余新镇的蜗牛产业等知名度不断攀升、销路不断拓宽,“四好农村路”真正成为真实的美景、舒适的体验,以及看得见的经济硕果。

  七沈公路还有效服务了沿线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嘉兴科技城等平台,让“四好农村路+红色平台”活起来强起来。

  近几年,南湖区融合红船精神、科技文化等特色,对七沈公路沿线的绿化、人行道、公交站台等进行综合改造提升,增强产业创新平台的综合发展潜力。在嘉兴科技城已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的“优等生”,正以澎湃的动力,不断上演着“速度与激情”:两个月时间一举引进两大百亿产业项目,一年相继落户三个百亿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中晶项目跑出40天“南湖速度”……

  红色精品线使沿线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方面的资源,形成科技示范、技术输出,从而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传统文化“沿路”绽放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作为“首善之区”的南湖区,在红色精品线七沈公路大力挖掘魅力十足的优秀传统文化,鼓舞人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联丰村王祥里,是清代道光年间我国著名金石学家徐同柏的故里。村里将徐同柏故居开辟成“联丰村村史馆”,展示着联丰村的发展演变及人文历史,成为村民们追忆过去、珍惜现在的“记忆桥梁”,村民留住乡愁、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该村还向游客讲解明末清初的先人巢鸣盛的故事。巢鸣盛为了反抗外族侵略,拒不为官,隐居巢家弄37年,耕织自活,孝顺母亲,并将花纹或文字刻在自种的葫芦上,世称“槜李匏尊”。王祥里一位阙姓孝子在清代咸丰十年(1860),面对清军即将屠村的凶讯,放不下重病的父亲,不愿只顾自己逃跑,背着老父亲行走避祸。结果追上来的清兵也为其孝顺所感动,放过了他们父子。这些传统孝亲故事,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好教材。

  在“执政为民+乐活”的竹林村,主要讲述清朝康熙年间内乡县知县、爱护百姓的大清官高以永的故事。高以永一生清正廉洁、爱护百姓,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爱戴和怀念。每位前来高以永史料陈列馆参观的村民和游客,无不为高以永那种体察民情、廉洁自律、关心民生的高尚情怀感慨万千。

  乡村振兴在“路”上

  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南湖区打造的七沈公路等红色精品线,牢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开拓创新谋发展,凝心聚力促统筹,让红色精品线助力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四好农村路”的打造,加速了南湖区农民的增收。

  据统计,南湖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名列前茅,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56元,同比增长7.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城乡收入比为1.5:1,继续保持全省最小。2020年底,全区41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100万元以上,平均为235.94万元。

  红色精品线的建设,使原先分散的旅游景点串连在一起,乡村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鼓了农民钱袋子。

  以凤桥镇永红村为例,从2020年下半年起,永红村以农旅融合为目标,村庄旅游业态已经确立,相继建成研学精品线、红色精品线两条公路“彩带”,将一个个景点串点成线,不仅盘活了旅游资源,融合了一二三产业,更让农民得实惠,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率稳步提高。

  红色精品线一开通,前来永红村的游客不断增多,村部开设了很多农创产品的小集市,村民将自己生产制作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拿到小集市销售。村里还建起了民宿,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村民老陈告诉记者:“和城里人比起来,还是我们农村舒服,这里空气很好!现在很多城里人乘着公交车或自驾车来我们村游玩,看到他们玩得开心,我们心里也开心!”

  车在“画”中行

  在采访中,七沈公路边不时闪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展示牌,沿路所见都是一片苍翠的绿色,沿线苗木错落有致、美观大方,让人有一种“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安逸舒适。

  随同采访的南湖区交通运输局养护工程科科长朱颜芳介绍说,南湖区提升改造的绿色公路,给人们的印象早已不是原先那种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的形象,而是在绿色公路的提升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科学的绿化美化,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选取品质绿化载体,营造一流的公路沿线自然景观。

  近三年来,南湖区融合红船精神、科技文化等特色,对七沈公路沿线的绿化、人行道、公交站台等进行了综合提升,实现了该道路的亮丽蝶变。

  绿色的美不仅体现在沿线梅花洲、王祥里、三星村、竹林村景区,还在于沿线每一个角落的绿色美。南湖区以打造美丽公路、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为契机,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时,紧密结合区域内“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小城镇环境整治”“美丽南湖”等行动,对路线及其他重要干线公路进行路域环境整治及绿化形象提升,全力打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通行环境,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最美的风景线。

  在红船起航地南湖区,红色精品线田园风光无限好:秀木林立、鲜花灼灼、繁花似锦、农耕尽呈、崧泽渊源、曲道绿径、悠游自得。在绿色品质工程提升中,嘉桐线(广益路段)获评省级绿化美化示范路、嘉南线获评市级“精品示范道路”,乍嘉线亮化工程获评“全国金杯示范(路灯)工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从七沈公路红色精品示范线提升中,南湖交通运输必将在新时代继续高质量向前发展,向世人展现出蝶变跃升的新风采!

责任编辑:江小来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党史学习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