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2021-08-25 16:45:02 金华日报 郑黎华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磐安县坚决扛起守好“红色根脉”的政治责任,全面对标对表“九学九新”,突出“四个如磐”,有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信仰如磐” 紧扣主线深入学

  紧扣学习党史这一根本任务,磐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磐安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必学内容,开展集中学习14次,专题交流研讨4次。各乡镇(街道)、县机关各部门党委(党组)开展专题学习446场次。

  依托主题党日、周一夜学、“九思讲堂”等载体,以大党课方式开展集中学习。开设“流动课堂”“指尖课堂”“假日课堂”,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外出流动党员,通过“送学到家、送教上门”、网上学习研讨、假日返乡集中补课,确保党史学习教育一个不落。

  构建以“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宅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实践馆、磐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三馆为核心,横路头“天路”馆、朱山红色年画馆、党校党史展览馆等一批特色场馆为羽翼的党史学习教育矩阵。推出“沿着总书记考察足迹学党史”“追寻红色足迹学党史”“沿着磐安脱贫攻坚小康路学党史”三大主题7条精品红色研学线路,接待省内外红色研学游客600多批次5万余人次。

  “信念如磐” 创新载体分众讲

  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党史宣讲入脑入心。开展“三级书记讲党史”,县委书记带头,以电视直播方式向1.5万名党员干部宣讲党史。组织县班子成员、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和基层党支部书记讲授党史专题党课500堂。开设3D特色巡回讲,开展“千场党课下基层”活动;组织老兵、山妹子、青春、党校、文艺等32支特色宣讲队伍,开展特色巡回宣讲1500多场,受众8万余人;深挖磐安红色资源,开发《发展的味道有点香》《风雨如晦 信仰如磐》等本土特色党课。通过“8090”一线讲,组织“守好红色根脉 打造重要窗口”青年党史微党课大赛,培育“铭心说党史”等一批青年宣讲特色品牌。从机关干部、村社干部、道德模范、致富能手中,挑选百余名讲政治、懂政策、会宣讲的“8090”青年宣讲员,一线集中宣讲600多场。

  “信心如磐” 宣传教育全覆盖

  统筹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多形式、多角度、多频次开展宣传,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主题宣传有声势,磐安县融媒体中心开设《红动磐安 百年党史》《伟大历程 磐安记忆》《闪耀的党徽 党员风采》等6个栏目,拍摄《血染杜鹃红》《卢湛烈士故事》等专题片,推出《漫山开遍映山红》《习习春风暖人心》等融媒作品。主旋律创作有成果,围绕磐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两次来磐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编写《很高境界的富——绿色发展看磐安》《万山磅礴气象新——习近平同志两次来磐调研》采访实录、《“两富”之路理论文章选编》等作品;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磐安人民革命、建设、发展的百年奋斗历程,创作《磐安红色印记》《中国共产党磐安历史(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磐安简史》等本地党史教材,作为全县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的必修课。百年党庆有热度,坚持“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基调定位,策划“铭记党恩 共话初心”等系列庆祝活动共300多场次。

  “使命如磐” 为民办事见实效

  坚持学习与实践同步,磐安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

  高位推动办“急事”。深入推进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程项目、重点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平台、异地商会、先进村、后进村、重点人才、困难群众的“十联系”工作机制,落实“一名县领导牵头、一个专班负责、一套机制保障、一抓到底落实”的“四个一”工作落实体系,建立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全县34位县领导主动领衔破解发展难题81个。

  聚焦重点解“难事”。建立“三级书记破难题”机制,县、乡镇(街道)、村社三级书记带头攻坚破难一项重点项目或重大难题,激励全县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亮晒比拼。开展“提级打擂大比拼、履新百日大比拼、五零五优大比拼”三大活动,为村社干部拼争抢创搭建赛道。已有28名村党支部书记向县委直接述职,236名村社书记对照竞选承诺亮成绩、找差距,评出156名“五事干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开展走访5万多人次,收集各类难题6187个,解决6163个,解决率99.61%。

  齐心协力抓“小事”。紧盯群众身边事,推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工作模式。推出“初心如磐·学史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52项,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认领、实现群众微心愿1.5万个;推出“医共体+数字120”偏远山区数字化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城乡客货邮“BRT”、错时开放机关单位内部停车场、爱心公益暑托班、农村安全饮用水提升等数字化改革和便民惠民举措。


责任编辑:江小来
相关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党史学习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