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集团与浙江传媒学院携手为英烈家属圆梦
你说着思念中的他
我画下你心中的他
“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大型公益活动昨启动
“我今年72岁了,从没见过爸爸的样子。他们说,我跟爸爸长得很像,我想他了,就只能看看自己的照片。我多么希望有这么一张画,能让我见到父亲……”
这番话来自宁波籍志愿军烈士陈忠根的女儿陈荷珍。得知这个心愿后,浙江传媒学院的武小锋老师很感动,搜集资料,赶制了一幅陈荷珍父亲的画像,昨天亲自送到了陈荷珍手里。“他牺牲的时候,我还小,没有一张照片,今天我终于有了他的画像。爸爸,你回家吧!” 陈荷珍接过画像激动地说道。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昨天的浙江传媒学院行政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大型公益活动在这里启动。活动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发起,钱江晚报、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
很多烈士牺牲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去年10月,孟祥斌烈士遗孀叶庆华女士默默为数十位抗美援朝烈士寻亲的故事经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独家报道后,感动了很多读者。在走访烈士家属过程中,叶庆华女士发现很多烈士牺牲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她由此萌生了为烈士画像的心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钱江晚报与浙江传媒学院对接协调,由此促成了“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大型公益活动。
3月,浙江传媒学院专门组建为百名烈士画像师生团队。师生团队成员一对一与百位烈士家属沟通交流,通过家属口头描述和亲属特征参考,完成创作,再由家属反馈意见,直至烈士家属认可画像为止。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特别是钱江晚报,将细致、全面、生动地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创新报道手段和传播方式,讲好每一幅烈士画像背后的故事,在缅怀中唤醒记忆,在表达中传递真情,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全社会的爱国情怀。
看着画像里的父亲英姿勃发,陈荷珍说,“爸爸你回家吧!”
昨天的活动现场邀请到了部分抗美援朝老兵和烈士家属,有从辽宁赶来的九旬抗美援朝老兵蒋庆泉老人,从安徽家发镇赶来的“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妹妹李家英,还有几位从浙江各地赶来参加活动的烈士家属。
“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蒋庆泉老人当年曾在浙江当兵。前天晚上11点从辽宁锦州飞抵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这是时隔70年后,他再次回到日夜牵挂的第二故乡浙江。
9点,活动开始,一段当年的纪录片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个年代。台下的抗美援朝老兵和烈士家属看到这段战火纷飞的画面热泪盈眶。
李家英,“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的妹妹上台。李家有10个孩子,李家发排行老五,李家英排行老十。“哥哥走的时候跟我说,乖,等我回来,给你买糖吃,给你买花衣裳。”李家英清楚地记得这一幕。但终究,她没有等到哥哥的糖和花衣裳。
前几年,她去了一趟朝鲜,穿着花衣裳来到哥哥的坟前,“我在坟前说,‘哥哥,我穿着花衣裳来看你了,好看吗?’……”
“我是幸运的,找到了哥哥的照片,但还有很多很多跟我哥哥这样的英烈,不要说照片,就连他们长什么样,后人都不知道。每当清明节,他们的哀思无处寄放啊。”李家英说,画像的目的不在于百分之百还原英烈的容貌,重要的是能宽慰英烈家属的心。
烈士陈忠根的女儿陈荷珍说:1951年,20岁的陈忠根瞒着父母奔赴朝鲜战场,牺牲时,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我这一辈子没见过父亲长什么样。”她只能靠父亲留下来的信件、参军和牺牲证明书以及抗美援朝的影像资料来想象父亲的样子。昨天,她终于圆梦了,收到了武小锋老师为她画的父亲的画像。这也是本次活动第一个收到画像的英烈家属。
画像里,父亲穿着合身的军装,配上一顶军帽,英姿勃发。
好,太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好活动
活动启动后,蒋庆泉老人、烈士李家发的妹妹李家英,烈士金汝连之子金志建,烈士张文忠孙女张盼婷等人给台下师生带来了一堂《有风景的思政课》。
“我四次去朝鲜寻父,虽然到现在还没找到,但希望在有生之年,我能去朝鲜把父亲的遗骸接回家。”昨天,抗美援朝烈士金汝连之子金志建来到现场,与台下的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抗美援朝烈士张文忠孙女张盼婷没有见过她的小爷爷,但通过长辈讲述的记录,与大家分享了《一封断了弦的家书》,“我的小爷爷很聪明,12岁就担负起家里的责任……”说到动情处,张盼婷泪目了。台下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的还跟着小声啜泣起来。
英雄与烈属讲完后,台下年轻的学子纷纷举手与嘉宾互动,“我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听到他们的故事很感慨,就如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要用手中的画笔,为烈士作好画。”
昨天现场坐满了听众,不少人只能站着听完这堂特别的思政课。“好,太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好活动。”学校的一名保安听完全场,不停夸赞,一度感动到落泪。
画像团队将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继续走访烈士家属,用手中的画笔,把那些不能忘却的面容留在画板上。钱江晚报也将持续做好宣传报道,缅怀先烈,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