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直播、中国风说唱……今年以来,《共产党宣言》首译地义乌市分水塘村,兴起青少年“打卡热”。
100多年前,就在村里的一间柴房里,一位青年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这位青年就是陈望道,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
1920年初,陈望道接到一封来信,称《星期评论》周刊主编戴季陶请他为该刊翻译《共产党宣言》,同时捎来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当年2月中旬,陈望道回到了分水塘村,潜心翻译工作。
有一天,陈望道母亲特地包了粽子送进屋里,还配了家乡特产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问道:“是不是还要加点糖?”陈望道说:“够甜,够甜了!”等母亲进去收拾碗碟时,只见陈望道满嘴黑乎乎的,原来他把墨汁当作红糖,拿粽子蘸着给吃了!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初版1000册很快一销而光。信仰的力量,从分水塘这个小小村落散发,席卷华夏,像一颗火种开始燎原。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其事迹,在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时,很深情又意味深长地讲:“真理的味道非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