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松阳县西南部大山深处的红色小山村——安民乡安岱后村,因为一场六中全会精神宣讲而热情涌动。村里的丹凤亭内,由松阳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组成的“小青松”廉洁宣讲团,与村干部、村民围坐在一起,互动共学六中全会精神,重温红色历史,凝聚发展力量。
宣讲一开始,“小青松”宣讲员、松阳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叶家宝首先重温了小山村的红色革命史: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安岱后,以此为据点,和当地的革命青年共同开辟了浙西南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决议》提出,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先辈在安岱后村留下的故事和他们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忠贞不渝的理想信念,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叶家宝说。
“看到《决议》中的这句话,我很激动。我的父亲参加过革命战争,小时候我最喜欢听他讲当年跟着粟裕将军干革命的故事……”1958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1年的老书记陈秉良回忆,1981年粟裕将军回给他一封信,还寄给他一盒糖果,“粟裕将军始终牵挂安岱后的百姓。”这些年,陈秉良经常和大家讲起当年的故事,就是想要让红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村干部陈可梧频频点头。他的大伯陈凤生当年视死如归、英勇就义,是对“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最好的诠释。这几年,随着村里旅游业的发展,陈可梧自愿担任村里的讲解员,把革命烈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讲好我们安岱后独特的红色历史,就是对‘红色根脉’的传承和守护。” “小青松”宣讲员、安民乡纪委书记范伟建接话说。
“作为一名安岱后村的党员干部,更要守护好‘红色根脉’,更应讲纪律、守规矩,经得起群众的监督,对得起群众的信任……”陈可梧的一席话,引来一阵掌声。
“传承好‘红色根脉’,就是要扛起为民之责,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85后村党支部书记陈斌说。近年来,安岱后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红色“聚宝盆”,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宣讲现场,陈斌与干部群众探讨未来发展:要深挖红色资源,统一规划、打造小港流域“两乡两镇”的红色资源和品牌,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把游客引过来、留下来……
“《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安岱后村发展前景广阔,村干部激情满满。”范伟建说,今后应该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回乡创业,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不仅在松阳,庆元的廊桥上、临安的车间里、景宁的直播间等都有纪检监察干部宣讲全会精神的身影。六中全会召开后,省纪委省监委组织开展“省纪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联系地方单位讲、百名市县纪委书记深入基层一线讲、千名乡镇纪委书记深入田间地头讲”“十百千”专题宣讲活动。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组成宣讲团走进村社、企业等,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