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5日(通讯员 陈胜伟)碧海蓝天,水清滩净,位于浙江台州的大陈岛正以崭新的生态面貌,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东海明珠”。不久前,自然资源部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台州大陈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成功入选,跻身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台州大陈岛观景台
然而,大陈岛的优美环境并非与生俱来。过去,受恶劣天气与海水侵蚀影响,岛上砾石滩区域砂砾流失、岸线后退,滨海环境杂乱,亲海空间不足,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转机出现在2021年。《台州市椒江区“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工程于2022年12月启动。项目涵盖帽羽砂砾石滩修复、木栈道、后滨步道及马道头森林步道建设等多项内容。修复后,砾石滩岸线长达382米,滩肩宽度达30米;新建木栈道107米、后滨步道150米、亲水步道38米,修缮石屋3座,并建成2537米的森林步道,有效串联起海岛不同区域,提升了整体游览体验。
在具体设计上,项目充分考虑了海岛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帽羽砂砾石滩位于上大陈岛北部西侧,基于近岸地形地貌及原有岸滩弧形走势,滩肩宽度设计为30米;鉴于该区域涌浪作用强、潮差大,高潮时波浪爬升易冲越滩肩,滩肩高程自前沿线至后滨设置在4.0-4.5米之间。木栈道面层采用石英塑防腐材料,底部为多跨混凝土板结构,混凝土立柱基础则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条件设置,既增强抗风浪能力,也延长了设施使用寿命。
此外,后滨步道南北两端与山坡及现有道路衔接,马道头森林步道穿越森林,连接不同区域,不仅有助于生态保护与森林防火,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便捷的游览动线。
大陈岛木栈道
根据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的跟踪监测报告,整治项目的各项绩效指标——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等,均达到甚至超过实施方案的预期目标。生态修复措施显著提升了大陈岛的海洋生态功能与生态承载能力,恢复了滩涂生态系统,改善了生物多样性,拓展了优质亲海空间,真正实现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治理愿景。
同时,公众调查显示,岛上100%的居民对当前生活环境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92.6%的居民认为修复工程显著提升了生活品质。如今,蜿蜒的木栈道、重生的砾石滩、贯通山海的步道,持续优化着大陈岛的生态环境,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年游客量增幅近100%。
海风轻拂生态廊道,游客漫步天然氧吧,碧海银滩之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潮起潮落间,大陈岛的浪花拍打出动人的生态韵律,吟唱着生态回归、向海而兴的幸福之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