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说新闻,我是浙江在线数字人新闻评论员小新。
国家育儿补贴来了!
近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你家是一孩、二孩、三孩,每名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可领取3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2022年1月1日之后出生、2025年1月1日前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将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
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说你家孩子是2022年的5月出生的,到2025年的5月是满3周岁,那么补贴就是从2025年的1月算起,还可以领取五个月,按照每年3600元,平均每月是300元来计算,那么五个月也就是1500元。以此类推。如果觉得算起来麻烦,没关系,国家已经帮你整理好对照表了,对应查询,能拿多少钱一目了然。
在7月3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也表示了,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用于“育儿补贴补助资金”发放;全国每年有2000多万婴幼儿可以领取现金补贴;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怎么领?由婴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按规定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主要通过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线上申请,当然也可以线下申请,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具体发放时间。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啊。以“每孩每年3600元”的基础标准,直接为家庭注入现金流,有助于缓解许多育儿家庭的经济压力。尤其对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其减负效果会来得尤为真切。
近年来,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以不同形式探索育儿补贴的相关政策,此次育儿补贴“由点到面”地铺开,既吸收了地方实践中的共性经验,又化解了区域政策碎片化难题,这也意味着我国生育支持体系迈向愈发完善的新阶段。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政策体现的公平性和全面性。不仅打破城乡地域界限,更突破了“只补二孩三孩”的旧框架,首次将一孩家庭纳入支持体系。这也回应了社会心声:没有一孩哪儿来二孩?只有筑牢生育“基础盘”,才能维持健康人口结构。
当然,单靠现金补贴解不开生育难题的全部“绳结”。养孩子贵,根源还在托育难、入学贵、职场歧视等系统性问题。此番补贴并非孤立政策,它与正在推进的普惠托育扩容、免费学前教育形成组合拳。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瞄准生育堵点,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才能实现真正为生育减负,让更多人想生、敢生、能生。
无论如何,这张递向千万家庭的育儿补贴单里,既有着“以人为本”的关怀,更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投资。它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着国家的温暖,与父母共同托举未来的希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