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暑假才开始一周,孩子们已经疲于奔命各种培训班 钱报记者在少年宫调查发现,爷爷奶奶们成了接送主力军
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到家 陪读爷爷抱怨:最恨放暑假
2019年07月12日 06:22:04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通讯员 戴欣怡 陈宏程 记者 梁建伟

  陪读爷爷们玩游戏、刷手机打发时间。

  浙江在线7月12日讯 杭城进入暑期模式一周,孩子们不是在培训班,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每个有孩子参加暑期培训的家庭,都有一个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钱报记者在杭城几个热门培训班门口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每一个给孩子报班的家长回答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其他孩子都在学,我们不学不行”。这样的抢跑现象,直接导致的就是孩子学习越来越超前,父母们花在培训班上的支出越来越高,安享晚年的老人们不得不再次投身社会,学会新技能,以便为孩子抢跑服务。

  暑假才开始一周,孩子们已经疲于奔命各种培训班

  钱报记者在少年宫调查发现,爷爷奶奶们成了接送主力军

  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到家

  陪读爷爷抱怨:最恨放暑假

  记得今年高考第一天,一位头发全白的爷爷说了这样一句话:“送了12年,从小学到高中,再过两天我就要完成任务啦!”这句话,说出了很多“银发一族”的心声。

  于是在暑假,为孩子帮助抢跑,老人们忙于接送、陪吃,还不得不学会了对于他们来说很新的生存技能——安装打车软件、学会手机支付、点外卖、下载iPad游戏……

  地点:西湖边青少年活动中心

  对象:50位等候的家长

  大厅里都是“银发低头族”

  工作日早上十点钟,记者在西湖边的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逛了一圈,放眼望去,等在大厅里的几乎都是祖辈的“银发一族”,年轻甚至中年面孔都比较少见。

  记者向现场50位等候的家长发了一份调查问卷,有几个数据,可以反映出暑假培训班的一些现象。

  50位家长中,45位都是前来陪读的老人,爷爷(外公)、奶奶(外婆)的人数几乎对半开,只有5位是父母——其中两名是妈妈,一人是全职妈妈,一人是学校老师,假期有空闲;三位爸爸,一人是上班顺路且中午能腾出时间来接,一人是当天正好有空,之前和之后都需要爷爷、奶奶接送,还有一位是年休假,也没打算出去旅游,就负责接送上培训班的两个孩子。

  在选择出行工具上,仅有一位爸爸当天是开车接送,其余49人都选择了公交车、地铁、电动车,单趟花费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最近的,是住在武林路的姜奶奶,她骑自行车送幼儿园的孙子上画画班,只需要15分钟;最远的是来自下沙的陈大爷,带着外孙女,每天早上七点多出门,先坐地铁,再换公交车,约一个半小时才能赶到少年宫。

  每天需要送两个及两个以上培训班的家长,有28位,超过一半以上。一位家住杭州大学路的孙大爷告诉记者,儿媳给孙女报了七八个培训班,除去七月底将出去旅游十天外,其他几乎每天都有两三个培训班,最多的一天有四个,早上七点出门,七点半开始第一个游泳班,九点下课,赶去10点开始的阅读班,12点半急急忙忙吃完中饭,再换上装备去芭蕾舞班,晚饭时间宽裕一点,可以抽空做会暑假作业,然后去上晚上六点开始的数学班。“晚上回到家已经九点多了,孩子很累,我身上背着各种学习资料、衣服、水、饭盒……更累。”孙大爷说。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45位前来陪读的老人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既为了方便和孩子爸妈汇报情况,也是为了打发时间,他们大多已经能熟练用微信聊天、阅读公众号、刷短视频。不管在大厅和走廊,他们也成为了“低头族”。还有一些时髦的老人带上了平板电脑,在上面玩小游戏消遣,或看剧。

  有20多位老人准备很充分,孩子要在这里上一天课,中午的饭都是家里做好带来的。也有老人怕麻烦,会带着孩子去附近饭馆吃,或者拿出手机点外卖。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老人已经是少年宫的常客了,有的已经在这里度过了5个以上的暑假。一位蒋爷爷忍不住向记者抱怨,他特别不喜欢孩子放暑假,平时上什么培训班、兴趣班,都是孩子的父母接送,可一到暑假,孩子父母没时间接送,这个任务只能交给老人来完成,“一个暑假下来,一个个培训班到处赶场,感觉比退休前还忙”。

  家住城西的郑伯伯 下载十几款小游戏打发时间

  郑大伯家住城西,退休后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6点出门去公园散步。一个半小时后,他回家时顺路买早点,然后送外孙浩浩去参加游泳培训,下午则赶到少年宫,此时手机上的微信运动已经显示有2万多步。

  郑大伯对少年宫已经是熟门熟路了。知道教室外面不让家长等,他就直接让浩浩一个人上楼,自己在楼下找了个空位,把双肩包一卸,从里面掏出一副老花镜戴上,再拿出一台平板电脑,玩起了“找茬”。

  一到暑假,郑大伯就从退休老人转为“全职陪读”模式,一整天在外面接送等候孩子,也把各种用来消遣的小游戏玩了一遍,包括消消乐类、纸牌、找茬、跑酷等。

  郑大伯通完一关后,把平板电脑锁屏,跟记者聊起来:“等的时候很无聊,只能玩游戏,我很希望有人跟我聊聊天,打发下时间。我玩的游戏都不用花钱,我对网上付钱比较谨慎,我还没用过支付宝,一直是用微信支付,主要用来点外卖。之前让孩子爸妈帮忙点了送过来,但不方便,就让外孙教我学会手机点餐。”

  浩浩刚升小学,但从幼儿园开始,假期课程就被排得满满当当,等于是“驻扎”在少年宫。“我的包里还带着少年宫的饭卡,但孩子在这个食堂吃了太多顿,吃腻了,现在通常会点外卖,或者在外面吃。”周末,浩浩由爸爸开车接送,所以爸爸还在少年宫办了停车包月。

  这个暑假,父母给孩子报了5个班——英语、游泳、书法、钢琴、学能课程,“小孩子的花销真大,一个暑假他妈妈起码花了四万块,光是英语暑假班就要一万多。”

  暑假刚开始,为了接送方便,郑大伯特地花5000块买了辆新的电动车,装上了儿童安全座椅。“我们住的离少年宫有点距离,以前我是带孩子坐公交,但时间有点久,索性买了电瓶车,开过来半小时不到。”

  二孩爷爷卢大伯 晚上七点以后才是自己时间

  记者见到卢大伯是在早上八点半,他正坐在少年宫文学楼附近的树荫下玩“斗地主”。卢大伯戴一副棕色墨镜,身背一个灰色斜挎包,鼓鼓的,里面装着孩子上课需要的文具以及面包、蛋糕、香蕉、葡萄等零食。

  “今天两个孙女都是早上八点的课,我和老伴六点半就起床准备早饭了。”卢大伯笑着说,他的大孙女今年7岁,小孙女4岁,“我们必须要学会分身术,才能管好这两个小孙女。因为这个暑假,孩子的父母报了许多培训班,大孙女有英语、书法、古筝、围棋、美术、拉丁舞、中国舞;小孙女有体美劳课程、画画等,而且这些培训班在不同的地方上。

  因为有两个孩子要带,所以他和老伴分工好了,他看管小孙女,老伴看管大孙女。

  “每天晚上,儿子都会和我们说第二天的课程时间和地点,我和老伴便按照他们的安排将孩子送到培训班。”记者采访的当天,两个孙女的培训地正巧都在少年宫,大孙女早上8点开始跳拉丁舞,10:15是美术班,小孙女两节体美劳课程,从8点到11:45。

  课间休息时,小孙女跑出教室,在老人身边蹦蹦跳跳,老人给孩子了一块小蛋糕,劝孩子喝了点水,课程就又开始了。“每次等孩子上课的时候,我就会刷刷朋友圈,看看微信公众号或者玩会游戏消磨时间。”卢大伯说,“大孙女下午四点半在少年宫还有一节课,由老伴带她来,我要在家哄小孙女午睡以及负责做晚饭。”

  这样忙碌的一天通常要到晚上7点,孩子父母下班回到家才能结束。每天七点之后,他和老伴才有自己的时间,去公园散散步或跳跳广场舞,“这些培训班真是累了小的苦了老的,身体上的劳累还能够承受,主要是心理压力太大,孩子喜欢跑来跑去,我们根本跟不上也叫不住,万一孩子摔坏了,我们怎么担得起啊。”

标签: 少年宫;孩子;孙女;培训班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到家 陪读爷爷抱怨:最恨放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