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鑫正在修剪火龙果枝条。吴拯 摄
【人物名片】
朱利鑫,长兴人,1984年出生,毕业于江苏南通大学。他放弃了在上市公司稳定的行政工作,回乡务农。经历过赚第一桶金的欣喜,也经受住了挫折,2014年,他重新出发,创办了长兴安信家庭农场,主打火龙果,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浙江在线9月3日讯 盛产水果的季节里,我迎来了一年中最忙却最幸福的时光——农场里的近百亩火龙果终于成熟啦!
“好好的办公室不坐,为啥要回到乡下种水果?”这是我成为职业农民以来,被问过最多的问题。看着大棚内的累累硕果和日渐完善的配套设施,简单又充实的满足感应该是最好的回答。
第一桶金来自葡萄
2007年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稳定,生活安逸,但爱折腾、爱冒险的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几年,长兴葡萄种植产业效益不错,村民们纷纷种葡萄,我的父母也加入其中。到了2008年,长兴葡萄由于产量暴增而滞销,面对不断下跌的价格,我的父母愁容满面,毫无对策。
我暗自思索:长兴气候适宜,葡萄品质优良。好产品无人问津,问题在于没有打开对外销售渠道。
或许是察觉到了商机,又或许是喜欢挑战,2009年初,我果断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开始跑市场,将经销渠道与本地葡萄种植户对接。
问产量、查售价、记货源……我用了整整两个月,花了一万多元的车费,跑遍安徽、江苏和山东等地的葡萄市场,渐渐摸清行情。
当年7月,葡萄熟了。在分析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后,我把村里的葡萄都收了过来,决定运到安徽宣城和广德销售。跟预想的一样,在那里,个大、微甜的长兴藤稔葡萄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售价也跟着节节攀升,从2.5元一斤涨到了5元一斤。
顶着高温酷暑,我开着装满葡萄的货车四处奔波,忙的时候连口水都顾不上喝。看着葡萄销路越来越好,我完全感觉不到累,仿佛浑身都有用不完的劲儿。
一个夏天,我收获到创业后的第一桶金——整整10万元,也坚定了当农民的心。
几经挫折专注火龙果
初尝创业甜头的我想尝试新方向。2009年底,我找到了长兴泗安镇一块300亩的土地。那里靠近仙山湖风景旅游区,我和朋友都觉得很适合建造水果基地,发展观光农业。我把卖葡萄赚的钱都投了进去,信心满满。
但我慢慢发现,由于缺乏经验,仓促决定的基地规划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基地里的水果品种太多,带来了管理技术复杂、人工成本高等弊端。其次,我选择的葡萄品种口感平平,对观光游客吸引力不足。
最终,这次创业随着我2013年转让股份而宣告失败。但我的农创梦并没有因此破碎,我总结经验,寻找新的创业方向。
经营水果基地时,我曾在全县率先引进了红心火龙果,这种新潮水果深受市场欢迎,效益也高。当时长兴周边掌握火龙果种植技术的农场并不多,已有种植经验的我为何不试试呢?我决定专注种植火龙果。
再办农场,我对选址更加上心。这次,我看中了画溪街道徐家浜村一片100多亩的土地。这里水道纵横、生态良好。2013年底,长兴安信家庭农场在此诞生。
授粉难引来新苗
农场的管理很快进入正轨,第一季火龙果进入开花期。眼看即将迎来好收成,我却遇到了新的难题。
你见过火龙果的花吗?它只在夜晚八九时后盛开,第二天清晨就会凋谢。雪白的花瓣包裹着羽毛般的鹅黄色花蕊,十分华美。然而,这种花朵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当时,长兴普遍种植的火龙果品种,雄蕊很短,难以触碰到花朵中间的雌蕊,需要人工授粉。工人将雄蕊的花粉轻轻拍下,用毛笔蘸取后小心翼翼地点到雌蕊上,才能完成授粉。
火龙果基地内一个晚上就开出了4万多朵花,我雇用了20多个工人,在长满尖刺的火龙果枝叶间穿梭、忙碌了整整一夜,还是没能来得及完成全部的授粉。
人工授粉效率低、成本高,这种老品种的火龙果一定要换掉!于是,我开始寻觅新的品种,在朋友的推荐下,2014年4月,我前往台湾采购新种苗。
这种火龙果种苗比老品种贵了两倍多,在过海关进行检验检疫时又因故滞留了10天,6万多棵种苗闷在集装箱里,只存活了4万多棵。这次引种花费了近80万元,好在新品种很快适应了基地的环境,结果率也高,销售额相比前一年翻了一倍。
贷款添翼农场升级
此时的我几乎用光了家庭积蓄,还欠下不少债。而农场处在关键发展期,需要添置智能设备,筹措资金成了最让我发愁的问题。
一筹莫展之时,没想到县里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听到消息后主动找上门。2014年,长兴正在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业经营主体凭借土地承包经营权可进行抵押贷款,经调查审批后,两三天即可放款。
我前后两次累计获得了480万元的贷款。2015年至2016年,我对这笔资金进行了认真规划和分步投入,先后引进了内遮阳系统、自动通风系统和电动卷膜机等设备,还在全县率先应用了LED植物补光技术,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18年,农场总产值达260万元。
前两年,我投资新引进了20多亩的“燕窝果”。这种原产自厄瓜多尔的火龙果外皮为黄色,口感比起红心火龙果更加香甜,受到市场追捧,售价高达100多元一斤。今年夏天基地里试种的“燕窝果”已开花结果,预计明年可大量上市。
当职业农民越久,我就越意识到,做农业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时刻盯牢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我坚信我的农场能越办越好,我的创业梦也将越“种”越红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