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黝黑,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第一眼见到黄大树时很难将他与众多的头衔联系在一起: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组专家、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常务理事……
但一谈起古建筑,他粗糙的脸上立马泛起了光彩。
“让古建筑文化代代相传,是我的理想。”40年前的黄大树,还是一名泥瓦匠,但如今说这话,他有足够的底气。宁波天童寺、苏州灵岩塔、马来西亚槟城张弼士府邸……黄大树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已主持修复了400多座古建筑。
偷师学艺
1948年,黄大树出生在临海汇溪镇浚头村一个普通农家。初中毕业后,他拜师学艺,成为了一名泥瓦匠,为乡亲们造房子、砌锅炉,补贴家用。
1978年,宁波筹划修缮天童寺,要从浙江各地挑选工人。黄大树偶然听说这一消息,次日一早,他只身一人前往宁波,辗转近10个小时,直奔天童寺。
“你会盖筒瓦、做栋脊吗?”“不会。”“你会雕梁画栋吗?”“不会。”“你会修斗拱、戗角吗?”“不会。”
一连串的古建筑专业术语,把黄大树给问懵了。吃了闭门羹,他想,既然大老远来了,就好好参观一下。“没想到,这个寺庙比我们村还要大!”里里外外绕了一圈,黄大树发现,寺庙的围墙破烂不堪。“修墙我在行!”他再一次敲开修复办公室的大门,毛遂自荐,终于谈成了。
随后,他带领同村18名泥瓦匠,在天童寺砌砖、叠石。谁知,当围墙砌到顶部时,难题便冒了出来,围墙上部要做挑线、堆塑、盖筒瓦等,这群门外汉不知所措。
“不懂技术就去‘偷师’!”每天中午是施工队休息时间,趁着空隙,黄大树偷偷爬上正在修缮的天王殿屋顶,对着成品仔细琢磨,将瓦片等构件逐一拆解,又用蜊灰重新砌回原处。第二天,眼看着大殿屋顶被自己“动过手脚”的那一处并没有被推倒重来,他舒了一口气。晚上,他将“偷师”学来的技术在工棚里反复练习,历经半个多月钻研,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
对于仅垒过石头、砌过墙的黄大树来说,从此要与雕梁画栋、重檐叠阁、罗汉佛像打交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的钻研精神打动了技术工程师陆美玉。“她开始向我传授技术,还把《营造则例》借给我看,我才明白,古建筑修复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黄大树说。
古建筑书籍为黄大树打开了新世界。每逢周日停工,他便坐着公交车去书店泡上一天,翻阅着《梁思成文集》《中国古代建筑史》等书籍,争分夺秒,刻苦学习。一不留神就错过最后一班回程公交车,只能徒步3小时走回去。
巧解难题
历时两年,天童寺修复工程竣工。初尝甜头的黄大树顺势组建了临海古建筑修建工程队,承担了阿育王寺下塔(西塔)、湖州飞英塔的修复工程。
湖州飞英塔以“塔里藏塔”闻名,堪称我国最复杂的高塔之一。黄大树接到该塔的修复重任后,按照比例制作放大样,反复试验,创造性地提出压力注浆法、角梁预应法、砖壁挖补法、檐口借调法等修复方法,榫卯的精密度连“千分垫”都插不进去。
工程竣工后,古建筑专家祁英涛等通过实地验收,一致认为:修复后的飞英塔保持了宋代古塔风格,浑然天成,是国内不可多得的杰作。
古建筑修缮要求严格把握“修旧如旧,恢复原状”的原则,黄大树不厌其烦地对每一块砖、每一根旧木的位置一一编号,然后再按原样砌回。有时为了找到最原始的造型,他常常要翻山越岭,寻访各类古塔古寺。
修旧如旧,一丝不苟。在黄大树修复过的古建筑中,有的被申报为世界遗产,有的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仓桥直街、湖州南浔百间楼历史街区、清华大学“工字厅”等修复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而修复后的尼泊尔中华寺,经受住了8.1级大地震的考验。
因此,他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联合授予“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称号。
薪火相传
上世纪80年代,浚头村许多农民,跟着黄大树走出山村,去外地修缮古建筑,用赚到的钱,盖起了3层小楼,告别了艰苦生活。
改变的是生活条件,不变的是踏踏实实做工程的本分。当时,去外地修古建筑,材料都是当地提供的,由于砖块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断裂,砌断砖加大了工人们的工作量,许多人将之弃为废料。“砌一块断砖,奖励一根棒冰。是我师傅黄大树早在修复天童寺时就定下的规矩,他说哪怕大家辛苦一点,也要把断砖充分利用掉。”村民黄秀米说,直到现在,大家都保持着节约原料的传统。
凭借着初心与坚守,这支靠泥铲、瓦刀闯宁波的工程队,成长为集勘察、设计、施工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古建筑企业——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有员工2000多名,大多都是汇溪镇人,其中有30余名高级古建筑营造师、100余名建筑工程师。
农民出身的黄大树有很深的乡土情结,时刻不忘反哺家乡。他带头出资,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村道修成平坦的水泥路;带领村民修复了五浚溪坝,引溪水进村;还助建浚头小学新校舍,修起村文化礼堂、牌楼等10余处建筑。
望着日益美丽的家乡,黄大树又有了新的思考:古建筑行业市场大、收入不低,却鲜有年轻人的身影。“公司2000多名员工,大多为50后、60后,90后占比不到5%。古建筑修复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
2018年,黄大树举办的古建讲堂第一课在汇溪镇开讲,他希望通过学堂授课,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未曾想到,这一尝试竟吸引了上海、杭州的许多古建筑爱好者前来。“今年,我们把古建讲堂从汇溪镇转到临海市区,方便更多人来此交流、沟通。”黄大树说。
一些年轻人的选择,正在给黄大树信心。2016年,大学毕业的黄郑强,没有像大多数同班同学那样,在办公室里做设计,而是毫不犹豫地加入古建筑工匠队伍。目前,他正在温岭修复观音寺。“古建筑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们年轻人也要传承好这一棒。”他从看图纸开始,历经3年多的训练,掌握了砌砖、叠石等手艺,正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新工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