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一直困扰中小企业,但这并非无解之题。去年我省提出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以来,紧盯融资难点堵点痛点,改革创新、优化服务,如今初见成效。在日前举行的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我省提出把“融资畅通工程”抓得更深入、更实在、更有成效,推动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取得实质性突破。
我省把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既是打通金融服务实体堵点难点、祛除痛点,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纽带,又是金融参与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展现平台,同时也是全省金融系统深入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开展“三服务”活动的全新载体。
“融资畅通工程”实施一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我们也留意到,虽然浙江实体经济融资总体是充足的,但企业获得感还不够好。
原因何在?资金供需不匹配问题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近几年来的精准滴灌还有待更加精准,融资畅通首先是要信息畅通,要进一步建立精准需求的畅通机制,更好精准服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企业,这也要求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融资渠道;进一步精准细化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尤其对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要分类精准提供金融服务。浙江银保监局提出建议:对传统制造业要把技改项目作为投放重点,对优质制造业企业要优先满足其并购融资需求、支持产业整合升级,对中型制造业企业要实施名单制管理、探索多元化增信机制。
持续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加快建立“畅通+破困”指数,量化目标细化举措,检验各地各金融机构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的新成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加大力度纾困疫情后的小微企业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省去年以来积极推进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针对小微企业园、科创型、供应链以及吸纳就业型等不同类型小微企业精准推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细分工作,并深化银行与政策性融资担保合作,今年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完善。
总之,全面持续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继续以改革创新破难点、以优化服务疏堵点、以政策传导祛痛点,关键在精准提效,方法是分类施策,倾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