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能源局下发《关于启动有序用电方案的通知》,并于9月28日起启动2021年B级有序用电方案。
继前一段时间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用电调控以来,浙江为何再启动有序用电?此次有序用电的重点又在哪?未来浙江能源发展有何布局?
带着这些问题,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独家采访了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
记者:继前一段时间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用电调控以来,浙江为何又于近日启动有序用电?
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需求大、增速快,持续处于高位运行,出于保障民生用电的需要,我们启动有序用电,主要原因是当前电力供需全面趋紧。
从需求端看,用电需求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态势,1至8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8.3%。今年以来,高耗能行业用电持续过高过快增长,给电力保障带来巨大压力。进入9月以来,全省又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居民用电需求大幅增长,截至9月28日居民用电量增长17.3%。
从供应端看,电力保供压力大,电力送浙主要省份自身用电需求大幅增长,省外输浙电力大幅减少。受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影响,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供应极其紧张,近期全省电厂煤炭库存量告急,已低于警戒线。受持续高位保供用电需求,燃煤电厂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按技术规程急需有序停机检修,否则将影响冬季保供。
根据上述情况,按照年初制定的《2021年浙江省有序用电方案》,我省启动有序用电,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民生用电。
记者:有序用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有序用电是指在电力供应不足等情况下,通过行政措施、技术方法等,依法控制部分用电需求,维护供用电秩序平稳。我省按照电力或电量缺口比例大小,把用序用电分为A至F六个等级,F为最高等级。本次启动为B级有序用电,重点限制违规用能项目、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及其他重点监测工业企业等,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医院和学校等公共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用电。
我们启动有序用电,将做深做实企业工作,不停限企业职工正常生活用电,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用电。另外,对涉及防疫物资、医药生产、高端制造业及关键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实施用电保障,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等做法。
记者:这次用电调控为什么以高耗能企业为重点?
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浙江是个能源资源小省,2020年我省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7%,主要依靠省外输入为主,我省历来高度重视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工作。高耗能行业过高过快的传统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也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相符。对高耗能企业进行用电调控,是我省倒逼企业绿色低碳高效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期,我省开展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就是要倒逼高耗低效产业的退出。
今年受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影响,国际订单回流致使工业产品产销两旺,尤其是我省八大高耗能行业产能大幅释放、用电大幅增长,1至8月相关行业用电增幅达20%以上,给全省能源安全保障带来巨大压力。高耗能行业“用能多、产出少、贡献低”,也给我省产业高质量转型造成不利局面。据测算,我省八大高耗能行业消耗了全社会43%的能耗,只产出13%的GDP总量,其能耗强度却是全社会平均水平的4.8倍,这些行业一直是浙江“腾笼换鸟”的重点对象。
当前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用电调控,主要是为了保障民生安全用电的需要。国庆佳节即将来临,在电力保供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启动有序用电,按照“先民生、后生产”的原则,首先压减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用电,实施高耗能企业让电于民,腾出的电力空间保障民生,切实发挥电力资源良好的社会效益。
记者:在“双碳”目标下,“十四五”期间浙江电力发展有什么新布局?
浙江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能源生产领域也是碳减排的主战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3060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能源发展既要实现安全保供,又要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我省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通过“扩气电、强非化、稳煤电、增外输”来实现电力安全保障,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
我们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启动30个试点县推进整县光伏建设,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力争“十四五”新增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本月27日省政府专题召开了全省风电光伏项目推进大会。
我们将加快外来清洁电力大通道建设。加快白鹤滩入浙特高压、第四回特高压、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电源项目规划建设,其中,白鹤滩项目计划在2023年迎峰度夏前投产;第四回特高压项目已经启动前期工作,力争2023年核准开工。
除此,我们还将加强应急备用电源建设,针对当前电力保供出现的紧张局面,规划建设一批气电、新型储能等灵活性电源,通过“上大压小”建设低排放高性能的燃煤机组,提高电网的应急调峰能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