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世界500强企业和浙江头部企业“钱江论剑”
“雄鹰”叩问进阶之道
2021年10月22日 07:33:1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夏丹 方臻子 唐骏垚 见习记者 拜喆喆

  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记者 夏丹 方臻子 唐骏垚 见习记者 拜喆喆)10月19日,一场世界500强企业和浙江雄鹰企业的对话在钱塘江畔展开。

  


  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吉利汽车长兴基地,全自动机器人正在运转。 拍友 谭云俸 摄

世界500强,全球企业中的佼佼者;雄鹰企业,浙江实力最强的头部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主力军。自2019年浙江全面实施“雄鹰行动”培育计划以来,共有102家企业入选。

  让更多雄鹰企业梯队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一直是浙江的壮志雄心。早在2019年初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雄鹰行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一流企业的通知》中,明确提到,“到2022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力争达到20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6家。”截至今年,7家雄鹰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浙江雄鹰企业中如何能走出更多世界500强?进阶之路上,雄鹰们面临哪些困惑?对此,世界500强企业又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带着“雄鹰”之问,让我们一起聚焦2021《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上的精彩碰撞。



  雄鹰企业对话世界500强 峰会主办方供图

  能耗之问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发展和减碳之间的矛盾如何解

  一边是红火的生产场景,一边是紧张的能耗指标。当下,浙江制造企业正面临挑战,雄鹰企业也不例外。

  “用能指标就像制造企业的粮食,没有粮食,制造企业怎么发展?”会场上,一家雄鹰企业代表一脸愁容地说。

  事实上,当天峰会上,“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门词汇。在一场名为“数字化时代的制造业”的圆桌讨论上,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建国、安徽海螺集团总经济师丁锋和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坐到了一起。分别作为有色、水泥和钢铁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他们的相聚,让人自然联想到能耗这个热门话题。

  果然,“双碳”话题引起三位老总的兴致。

  “有色金属产业是高能耗行业。国家的铜限排标准,海亮集团是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的。我们刚刚对这一能耗标准进行修订,发现海亮的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下降30%左右。”曹建国进一步解释,海亮用数字化技术尽可能提高重点设备热效率及整个生产线的效率。“海亮第一代生产线的效率是1万吨/100人,现在第五代生产线是4.8万吨/43人,是过去的约11倍。”

  水泥也是首批纳入“双碳”管理的六大高耗能行业之一。丁锋介绍了海螺集团的碳管理系统。系统上线后,可以看到企业初始核定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减排量是多少,让企业有动力进行碳交易。“未来,碳是一种资源,不要把降低碳排放看成负担。”丁锋认为,如果碳实现资源化,对降低碳排放空间大的高耗能行业反而是一种利好。

  “数字化手段成为这些世界500强企业的减碳手段,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会场上,雄鹰企业——巨化集团总工程师吴周安迅速找到共鸣。“我们正在推化工装置的零手动,减碳效果很明显。”他用煮饭打了个比方——一斤米只需兑3斤水,但人为操作放了10斤水,这样能耗必然高。如今,用数字化手段替代人工做判断,一斤米刚好兑3斤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能耗反而降低。

  要达成“双碳”目标,势必会引发一场持久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且这个变革是不可逆的——它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如今,变革前期,制造企业难免感到阵痛,可顺利渡过阵痛期,跨过这道坎,将迎来一片新天地。

  世界500强,纷纷成为践行减碳的先行者。它们的实践,足以带给雄鹰企业更多思考。思科首席执行官Chuck Robbins介绍了思科从卖设备到卖软件的实践。通过制造+服务,而非依赖纯制造,思科在减碳方面也雄心勃勃。早些年,思科就承诺到2020年减排60%。“对世界来说气候变化是真实存在的。作为公司我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相信公司在2025年达到零碳。”

  “2030年通用电气在全球的运营中心达到碳中和,这包括1000多个工厂、办公设施、实验室等。2050年通用电气在全球的运营设施,包括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也要求达到零排放。”通用电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向伟明表示。

  走在前列的雄鹰企业,观念也在转变。当天会场上,一则小插曲让记者印象深刻。均胜电子公共传媒总监张传庆拎起自己的深灰色双肩包给记者看。“这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瓶做成的,如果换作普通的纤维,价格至少便宜20%以上,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前者。”他说,他所在的公司正在制定一项ESG(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的计划。“从雄鹰企业走向世界500强企业,关注的焦点不应仅局限在单纯的公司治理,还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其中包括环境保护。”

  是时候让浙江制造业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理念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了。当天峰会上,“雄鹰领航低碳先行”倡议发布。截至10月19日,已有吉利、娃哈哈等80多家雄鹰企业签订了倡议书。



  位于乐清的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小型断路器智能生产线 企业供图

  创新之问

  激烈市场竞争下,如何更好通过科技创新迭代来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世界500强企业,是如何持续成长的?”这是人民控股集团董事长郑元豹最想与世界500强探讨的话题。

  郑元豹的提问,也代表着很多浙江雄鹰企业的心声。虽然大多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可志向高远的雄鹰企业,同样心怀百年梦想。

  如何才能基业常青?经历100多年风雨、从做电灯泡到生产飞机发动机、持续“霸屏”《财富》世界500强的通用电气,是一个值得剖析的样本。

  “创新、变革是保持一家企业常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我们的基因。”向伟明表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灯泡、中央电站、X光机和增压器的发明,分别让通用电气进入照明、发电、医疗、航空领域。通用电气通过不断创新、变革,在这几个领域均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善于创新,亦是浙江企业的一个标签。但深入剖析,我们就会发现浙江企业聚焦基础性、颠覆性的创新仍较少。“2020年,浙江研发投入超千亿元的企业为0,超百亿元的企业仅2家,专利数也明显少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领先地区。”一位长期关注雄鹰企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创新投入上雄鹰企业还得加把劲。

  那么,包括雄鹰企业在内的浙江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更好、更高质量的创新?

  持续创新是不二法门,高端创新更是制胜法宝。“在全世界525个小类产品里,中国有221项世界第一。但中国高端的‘世界第一’不到10项,为什么?因为高端研发不够。”峰会现场,正威集团董事长王文银的一席话,引发在场雄鹰企业共鸣。

  王文银进一步阐释,“铜有8万元一吨、18万元一吨、80万元一吨等好几种档次,但800万元一吨和8000万元一吨的铜,全球只有我们能够做。”被誉为“世界铜王”的王文银认为,正威的“霸气”来自“从0到1”的科技能力。这些年,正威与全球知名高校开展研发合作,同时设立三大海外研发中心,做的都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

  “雄鹰企业的入选标准之一是‘主导产品或服务市场占有率居全球行业前三’,事实上,在全球做到数一数二的也不少,可规模大不代表竞争力强,有话语权和定价权才是关键,而定价权拼的正是科技创新能力。”现场一位雄鹰企业代表袒露心声。

  从来料加工电源插头起家,到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营收超千亿美元,世界500强排名第68位——正威集团的创新之路给了雄鹰企业更多底气。

  现场,王文银还秀了一把“说文解字”。“中文的‘企业家’的‘企’字,上面是‘人’,下面是‘止’。企业是起于人,止于人。”他认为,企业的竞争靠产品,产品的竞争靠人才,最终一切的竞争都是靠人才。

  人才是竞争核心,那企业如何才能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作用?微软中国区总裁包嘉峰说,微软会在公司内部做很多科技工作坊,将技术赋能给员工,让他们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创新做一个应用项目,这些技术很多会应用到微软的产品里,微软还鼓励员工用这些技术出去创业。

  此外,微软还会向专家、学生、合作伙伴等开放软件和技术,鼓励大家创新,形成创新生态。包嘉峰表示,员工不论是否继续在微软工作,都可以成为其创新生态中的一环,这是微软持续创新的方式。

  这些,是知易行难的道理,也是需要知行合一、久久为功的基业常青法则。浙江雄鹰,加油。



  海亮集团智能车间
  企业供图

  全球化之问

  新冠疫情暴露了全球化的短板,

  浙江企业还能继续拥抱世界吗

  “雄心无国度。”浙江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用5个字道出了在座雄鹰企业以及万千浙江企业渴望全球化的心声。然而,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风波不断,新冠疫情重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反全球化的情绪也在抬头。对全球化,浙江“雄鹰”们也有纠结与不安。

  此时还去拥抱全球化,还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只是在国内或者本地飞翔,还算不上雄鹰。只有在国际舞台上有竞争力的企业,才算雄鹰。”在“雄鹰企业对话世界500强”环节,向伟明坚信,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就算你想只做中国的市场,但是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其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你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弱。”

  “全球化是企业必须要走的路。”王文银是坚定的全球化拥护者,尤其善于在全球化的危机中把握“拐点”。现场,他告诉在座企业家,正威在每一次全球危机时都坚定出手投资全球矿产资源,“抄底”的故事,给了企业家们启迪。

  今年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第405位的海尔,其负责海外事业的总经理李攀分享的一组数据,更让在座企业家心跳加速:2020年全年、2021年至今,近两年疫情的影响下,海尔在海外却取得了高增长、高盈利的好成绩,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增速达到20%。

  “我们在走出去的时候,曾有过很大的争论:是在海外做自己的品牌,还是做代工来迅速扩大市场?”李攀介绍,最后,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出口创牌的道路,“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出口创牌要关注用户需求。最早,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在美国出口‘电脑桌冰箱’,虽然是缝隙市场,但在当时是创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在巴基斯坦,我们开发了一次能洗32件大白袍子的洗衣机,为当地的市场带去了实用的产品。这些积累,使我们具备了了解当地消费者的能力。前期虽然海外没有多少利润,但是张总(张瑞敏)讲了一句话:‘我们可能赔了一些看得见的损失,但获得了很多看不见的消费者的心。’”

  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执行总裁Cindy Tai提出,现在中国企业布局全球化,也有了新的路径——跨境电商。“全球电商的崛起,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有更多的机会发掘新的品牌。所以消费者对于新生品牌的尝试和接受度也随之增加,形成了全球品牌多样化、碎片化和个性化的趋势。通过这一模式走向国外,实现品牌出海,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个好机遇。”

  “中国的全球化,有两座无形桥梁,一座是世贸组织,另一座是‘一带一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走出去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参加对话的郑元豹坚信,浙江“雄鹰”在飞向国际舞台后,也能展现雄姿。



  家雄鹰企业

  入榜2021年世界500强

  阿里巴巴  63名  69名

  物产中大  170名  40名

  吉利控股  239名  4名

  荣盛控股  255名  首次上榜

  青山控股  279名  50名

  恒逸集团  309名  首次上榜

  海亮集团  428名  40名

标签: 雄鹰;世界500强企业;创新;浙江 责任编辑: 董沈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雄鹰”叩问进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