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吞吐量持续上涨、辐射面逐渐扩大 浙江加码水运
2022年03月01日 07:14:1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攀 张帆 吴丽燕 郁馨怡 邬敏 吴佳妮 通讯员 陈雯

  浙江在线3月1日讯(记者 李攀 张帆 吴丽燕 郁馨怡 邬敏 吴佳妮 通讯员 陈雯)站在高处俯瞰,安吉上港完全不像一个大港——它的总占地面积不超过20万平方米,一眼能看到尽头。可是,最近它亮出了一份让同行艳羡的成绩单:2022年1~2月吞吐量49737标箱,同比增长35.5%,实现“开门红”。

  在拥有世界第一大海港宁波舟山港的浙江,一些内河港正悄然崛起。

  不久前,湖州与嘉兴相继发布当地首个水运发展五年规划。湖州锚定全国一流内河强港的目标,计划建设干支通达的千吨级航道网、打造港产城联动的现代化港口、构建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发展先进适用的绿色数字水运等。嘉兴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海河联运枢纽争创全国示范。在杭州,京杭大运河二通道有望在今年试通航,千吨级的船可以经过八堡船闸进入钱塘江,届时,浙北、浙东及浙中西部的航道完全贯通成高等级内河水运网。

  而丽水、衢州这样的多山之地也在暗暗发力,提出打造港口城市。

  曾因铁路、公路和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冲击,再加上河道淤积、航道狭窄等因素限制,一度走向低迷的内河航运为何再度吸引各地的目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浙江内河航运面临着怎样的机遇?

  绿色发展背景下凸显新价值

  不久前,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港航发展科科长宋国琴向记者分享了一则好消息:2021年,湖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1.27万标箱,同比增长9.8%,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同类型内河港首位。

  见证十多年来湖州内河航运的蜕变,宋国琴对水运感情很深。可是,她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有不少人说“水运不行了”“水运落后了”。在她看来,人们对水运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湖嘉申线、杭湖锡线、东宗线……流经湖州的航道上,每天有数千艘货运船只南来北往。值得一提的是,湖州还是2016年交通部批复同意创建的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

  作为全国最大的办公椅生产出口基地,安吉县几乎每天都有办公椅和沙发,通过安吉上港码头运往上海港,最终销往欧美。去年安吉进出口总额继续增长,就有安吉港口作出的贡献。

  长75.1公里的长湖申线湖州段,已经串连起南浔木地板、吴兴特种钢材、长兴新型建材3个百亿临港产业集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借助水运 “出海”。在京杭运河临港产业带上,物流园区发展风生水起。投资27亿元的德清升华临杭物流园区,赢得上百家企业青睐。

  和宋国琴一样,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步海宾坚信,“内河航运的价值很大,发展的空间也很大,这篇文章值得一做。”

  近些年,嘉兴内河航运也在快速提升——2016年,其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842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3.7万标箱;而到去年年底,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7.94万标箱。

  在步海宾看来,浙江省很多地方水系发达、水网密集,先天就有着发展内河航运的基础,绿色发展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内河航运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与铁路、公路相比,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等比较优势,尤其是方便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

  安吉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萱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等运距下,一个集装箱比一辆传统集卡车要减少184公斤的碳排放量,而一艘64标箱内河集装箱船的碳排放量相当于32辆集装箱卡车。得益于技术进步,安吉上港还尝试用纯电池动力船舶替代常规柴油动力船舶,以期实现绿色航行。

  除了节能环保,内河航运还有一大优势:降低成本。黄萱磊介绍,一艘千吨级船的运力,相当30多辆载重30吨卡车的运能,而且需要的劳动力更少。货船装一个集装箱比一辆传统集卡车大约能节约成本400元,安吉上港年均吸引订单18万标箱,能帮助当地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0%~30%。此外,与公路每年因道路损毁等原因产生的养护费用相比,内河水运航道的养护投入更为低廉。

  因为成本更低,水运成为杭州煤炭、建材、渣土等的重要进出口渠道。眼下,随着2022年亚运会临近,杭州市亚运场馆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加上高铁、地铁等项目的建设,对钢材、煤炭、矿建材料的需求量巨大,其中7至8成都是通过水路运进来。

  记者从省港航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全省内河水上运输运量主要集中在20条内河骨干航道上,内河港口主要集中在湖州、嘉兴、杭州等地,内河航道养护和管理水平、总体实力处于全国领先,2021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2万标箱。

  转型提质才能激活潜力

  截至今年2月28日,湖州铁公水港口的吞吐量已经超过了12000标箱,这距离它正式开航才4个月。湖州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红卫说,现在的通航条件非常好,运输货物以家具、纺织品为主,从今年开始,港口进一步贴合市场价格,吞吐量涨幅明显。

  站在铁公水港口的码头,放眼望去,河面十分宽阔。很难想象,以前这些航道是以运输石子、黄沙、水泥等建材为主。

  “这得益于湖州港及时果断地转型升级。”宋国琴说。

  她回忆,10几年前航道上随处可见排队运石子的场景,长湖申线岸边打几个桩就成了装卸货物的码头。很多船老大开的水泥船小而易碎,被称为“蛋壳船”。2009年,湖州港首次跨入全国亿吨大港行列,可是因为小散码头运营粗放,导致对资源、能源的过度索取,地位一度不保。

  2013年,湖州开始整治矿山及小散乱码头,并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建成湖州铁公水物流码头、德清临杭物流码头、长兴铁公水码头、湖州南方物流等大型公用码头。一路走来,湖州内河港口渐渐摆脱路径依赖,不断做大做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不容忽视的是,高等级航道网的逐步建立是水运复兴的重要前提。船舶通行,光有河是不够的,湾多、河窄、水浅、跨河桥梁净空不够等都会制约通航能力,使吨位高的船舶难以通行,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些年来,各地都很重视疏通航道。

  记者采访发现,在杭州,国家高等级航道京杭运河与杭甬运河的杭州境内段已经通过验收,运河二通道四改三段、八堡船闸段及新开挖航道段项目等一大批建设项目将于今年完成,而在湖州,已先后完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长湖申线西延航道整治,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也正在大力推进中。

  在嘉兴,大手笔的航道改造升级正推动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嘉兴杭平申线、京杭运河“四改三”嘉兴段、丁诸线等航道基本建成,杭平申线黄姑塘支线、海塘支线,乍浦塘闸桥等海河联运“最后一公里”瓶颈全面打通,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比例大幅提升。

  这些变化,步海宾觉得可用两个字来形容——跃迁。“十三五”期间,嘉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56亿元,是“十二五”期间投资的1.2倍,由此货物吞吐量终于破亿吨。2022年还将继续投资45亿元。

  抢抓绿色发展的机遇,同样关键。在长湖申线湖州城东水上服务区,一排运输船上,船民们早已经用岸电替代柴油发电。目前,湖州实现了主要码头、水上服务区、公共锚地岸电全覆盖,基本解决了船员用岸电的问题。“现在船上装上了空调,冬暖夏凉,客厅卧室厨房卫浴样样齐全,再也不用夏天蒸桑拿,非到岸上洗澡了。”一位船老大说。

  在湖州市船舶与港口防污染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胡林建盯着屏幕上各项数据。即使远隔数十公里,他也能及时“喊话”船户,并提醒船民就近选择水上服务区,尽快抽取船内污水。“这个中心是全省首个,我们大力提升数字化水平,整合监控资源,利用北斗定位技术与物联感知技术,就像‘千里眼’对排污行为实时监控。”胡林建说。

  嘉兴内河码头众多,一度占全省码头总量的一半。近年来,嘉兴陆续出台《嘉兴市内河易扬尘码头环境整治提升技术导则》《嘉兴市港口码头生态环境管理办法》等政策,为码头环境提升提供技术标准,关停“低小散”码头,岸电也得到推广。嘉兴市水运发展五年规划提出,将应用北斗系统、智能流量监测装置对船舶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到“十四五”期末,内河骨干航道码头岸电覆盖率达到100%。

  除了湖州、嘉兴、杭州等平原地区,山区也乘势而上。去年底,瓯江船闸控制系统工程顺利交工验收,使得瓯江航道距离通航更近一步。青田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瓯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后,将显著提升瓯江航运的整体能力,为丽水打通出海通道创造条件。此外,青田还将“融入全省港口一体化,打造浙西南江海联运中心港”写进了发展目标。

  绿色发展,给内河航运带来新的商机和动力。在杭州的水路上,除了货船还能看到来来往往的游船,船在画中游,人在景中行。去年底,杭州歌剧舞剧院西子国乐队演奏的民乐名曲在钱塘江“钱印号”游船上奏响,很多游客坐在运河游船上就能看演出。杭州市运河集团副总经理张雷说,近年来,航道实施一系列护岸完善和绿化工程,改善了沿线城镇的生态和人居环境,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夜游灯光秀、水上特色餐饮、个性化定制包船等业务逐渐被市场认可,带给游客更丰富的体验。

  进取才有作为。步海宾分析说,内河航运的振兴,需要各地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不断提质升级。在他看来,即使水网密集,如果缺乏转型提质,内河航运的潜力也难以激发,导致错失机遇。

  向长三角腹地和大海延伸

  再过几天,嘉兴港乍浦港区二期内河港池将全部完成验收并投产,海河联运作业能力进一步提升。而在此前2个多月投入运营的嘉兴独山港区散改集作业区,已经完成17000多标箱的吞吐量。嘉兴港务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波说,借助海河联运,从东北地区、山东等地运来的货物,将在这里改成集装箱运输,然后通过内河运到绍兴、衢州,乃至长三角。

  向长三角腹地延伸,已经成为浙江不少内河港口的共同选择。去年7月公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共同建设“水上长三角”。长三角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江河海集装箱联运体系建设方案均作为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被提上日程。这给各地无疑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更多元的思路。

  “嘉兴要全力打好海河联运这张牌。”步海宾说,依托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和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嘉兴将着力打造全省海河联运发展引领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延伸以嘉兴内河港为母港的水运航线,将京杭大运河、长江与海上运输紧密结合。

  过去一年,喜讯不断传来。2021年,嘉兴新开辟内河安徽凤阳航线,货源腹地扩大至皖中地区,满载1500吨线材的“嘉集006”轮从无锡江阴港码头鸣笛启航,填补了嘉兴内河散杂货运输航线的空白。种种努力下,2021年的嘉兴海河联运表现不俗:吞吐量3473.35万吨、集装箱量完成52.5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3.26%和45.02%,全省第一。

  在黄萱磊看来,长三角一体化是安吉上港发展的重要契机。新的一年,安吉上港将继续向江苏和安徽两省拓展服务范围,努力成为皖南、苏南和浙西北的物流枢纽,并且和其他地方的内河港口多多展开合作。

  “除了借空间,还要借‘外脑’。”宋国琴说。湖州去年提出创建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怎么干?湖州市港航管理中心请来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共同起草了《湖州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这份研究成果明确提出,湖州内河水运应该适应长三角一体化要求,全力构建现代化水运体系,全面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强与沿海大港深度合作。

  杭州则打算充分用好拥有萧山国际机场的优势。“依托萧山国际机场打造快递物流空公铁联运服务体系,在主要物流园区和码头试点开展公转水、铁转水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让水运功能进一步发挥。”杭州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运政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山区内陆港口也嗅到了大机遇。去年11月12日,丽水青田港温溪港区首次完成集装箱船试航试靠作业。这是丽水青田港有史以来首次进集装箱船,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散改集’后,包括红酒在内的外贸商品通过宁波港或者上海港直达我们青田港,物流成本降低,助力丽水经济更好融入长三角区域。”青田港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建华说。

  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河海兼顾、优势互补、配套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内河航运体系,不仅能为长三角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也有利于推动浙江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更好打通国际、国内两大循环。去年6月,浙江省正式发布了省“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其中有不少部署与内河航运有关,比如要畅通内河千吨级海河联运航道网络、内河码头泊位结构进一步优化、努力争创全国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示范省等等,提出到2025年,全省水运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明显增强,水运服务品质能级持续提升,智慧绿色安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行业治理能力水平全国领先。

  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浙江水运或将迎来振兴的最佳时机。

标签: 水运;浙江 责任编辑: 庞舒青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202203/W020220301260486284668.png

吞吐量持续上涨、辐射面逐渐扩大 浙江加码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