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记者跟着海宁马桥中心小学气象“小哨兵”探知天气奥秘——
科学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2022年04月20日 07:04:19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李竹尧 朱丽华 共享联盟海宁站 王潞

  浙江在线4月20日讯(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李竹尧 朱丽华 共享联盟海宁站 王潞)“冬奥会比赛场地的冰面和雪道是怎么形成的”“大象出走和气候有没有关系”“大暴雨会带来哪些灾害”……在海宁马桥中心小学,一群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时常聚在一起讨论这些热点气象问题。

  学生们对气象的兴趣离不开校园里的“蓝天一号”气象哨。2001年,马桥中心小学搭建起了这个气象哨。观云测天,这项既熟悉又神秘、既通俗又严谨的科学,对于这些农村孩子们来说,不再遥不可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气象观测实践,也在他们心里撒下了科学的种子。今年1月,“蓝天一号”气象哨被中国气象学会评定为“2021年度优秀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获得这一殊荣的全省仅有两家。

  王志伟带着学生进行气象观测

  “蓝天一号”气象哨有哪些魅力?“气象小哨兵”又是怎么观云测雨、探知气象奥秘的?我们实地去探访。

  气象站“搬”进校园

  “叮铃铃”,13时50分的下课铃声刚一响起,马桥中心小学五(1)班教室就跑出了两名小男生。“我叫刘俊寒,他叫罗翰林,我们都是气象科普社团的成员,现在要去进行气象观测啦!”带上笔和记录本,他们带着我们直奔操场旁的“蓝天一号”气象哨。

  推开气象哨的栅栏,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各种气象观测仪器。“这是最高最低温度计,可以看今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两名男生爬上小板凳,打开百叶箱,给我们一一讲解每一项观测仪器的用途。

  观测完温度,还需要看量雨筒和风向标。“你们看,今天是西风。”刘俊寒仰头指着风向标告诉我们。只见他们一人负责观测,一人负责记录,并反复认真地核对每一项数据。

  记录完数据,刘俊寒没有急着走,而是眯着眼睛看起了天空。

  “这是在做什么?”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抬头看天,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

  “要把天分成十块,看云大约占几块,像今天的云占了差不多九块,那就算阴天啦。”刘俊寒笑着说。

  十多分钟的观测结束,我们和刘俊寒、罗翰林来到“少年科学院”活动室。只见罗翰林熟练地打开电脑,将这些数据与气象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并一一填写在气象记录表上。我们看到,这本200多页的笔记本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半,都是一长串的气象数据。

  气象科普社团的同学在绘制一周雨量柱形图 

  “这些气象数据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有较高的保存和教学价值。”气象科普社团辅导员王志伟说,每日的观测,也可以培养同学们持之以恒的好习惯。2001年,马桥中心小学联合海宁市气象局,成立了“蓝天一号”气象哨。面向四到五年级学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组织起一批对气象知识兴趣浓厚、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成立气象科普社团。2018年,马桥中心小学“少年科学院”活动室启用,以气象科普为主题,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社团建设于一体。

  从最初简易的百叶箱、温度表,到如今的高低温度计、手持式风向风速仪,还有自动观测仪器,“蓝天一号”气象哨越变越专业。21年里,观测组的孩子也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日,观测从未间断。

  把兴趣变成热爱

  “人工干预下的天气,有人工增雨、消云减雨……”14时10分,马桥中心小学气象科普拓展课的时间到了,我们和10多名孩子一起上课。“预测到暴雨,能不能通过人工干预让它分批下呢?”在课上讨论环节,不时有同学们提出新的疑问。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王志伟告诉我们,他们通过不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比如制作简易的温度计、风向仪,播放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讲解充满奥秘的气象科学,以及带学生们去气象局、气象科普体验馆学习等,最大程度地挖掘孩子们的兴趣。

  “四年级时,我的科学课只能考八十多分,现在能考九十多分了!”课间休息时间,罗翰林高兴地与我们分享成绩进步的喜悦。加入气象科普社团后,他对科学的兴趣与日俱增。从简单的地面气象观测,到熟练地调整设备方向、角度,再到独立完成一天两次的观测,仅用了两周时间。

  “其实,这个观测并不简单。”罗翰林告诉我们,四年级时,他加入气象科普社团,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如何使用最高最低温度计。刚开始学的时候,他常常忘记让最高最低温度计指示杆复原,也常常分不清风向标的方向。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有空,罗翰林就和小伙伴们反复练习。如今,罗翰林和刘俊寒成了默契搭档,十分钟就能完成一次观测。“今年我俩还领到了一个小任务,帮四年级的同学进行气象观测。”

  “我觉得气象预报员太帅了。”正在一旁和同学讨论干冰原理的刘俊寒说,自从接触了气象科学,他就着迷了。不仅家里购置了简单的观测仪器,放假还常常泡在图书馆里看科普书籍。“以后上了初中,我也会继续学习气象知识。”

  “云有多少种类”“风是怎么形成的”“气候变化对植物产量有哪些影响”“气象灾害如何改变历史”……气象科普课上,学生们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多,不仅我们沉浸其中,甚至还吸引了不少“旁听生”。

  让行动形成“气候”

  “寻觅那风,挽留那云,万千气象真奇妙。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祖国天空数我最知道……”两节课时的间隙,一首动听的气象歌在耳畔响起。

  “这首歌是我们师生共同创作录制的。”王志伟边说边带我们参观“少年科学院”活动室。我们发现,这里陈列着不少科技作品,贴满了气象谚语、气象哨歌。在一个书架上,还摆放着一整套《气象科普校本课程》,“为了让气象知识进入更多课堂,我们还编写了一整套科普校本课程。”

  遇到突发灾害怎么办、农作物生长与土壤的温度、海宁气候的特点,翻开校本教材,我们看到它分为低、中、高3册,共计开发72个课时,内容由浅入深,适合小学各阶段教学。

  “我们还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身边的气象现象进行探究。”王志伟翻出了几份学生们合作撰写的科技小论文。仔细阅读了其中一篇《自制“穿衣指数”的实践活动》后,我们发现,整篇报告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从提出问题到寻找解决方法,从分析材料到得出结论,整个研究过程能帮助学生们初步建立系统的科学思维。”王志伟说。

  在活动室的公告墙上,我们还注意到了很多科普剧的精彩剧照。其中一张照片里,孩子们有的扮温度计、有的扮风向标,神态表情活灵活现。“这个科普剧叫《气象观测员周周》,曾经在海宁市科普剧比赛中获得金奖呢!”王志伟自豪地说,近年来马桥中心小学不断创作科普剧本,已完成了多个主题的科普剧,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艺术性巧妙结合。

  “气象科学其实与数学、物理、地理等多学科关联,对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有很大帮助。”马桥中心小学校长陈卫忠告诉我们,为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2005年起,马桥中心小学每年还会举办“科普之春”科技节,分年级、分类别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系列活动,包括制作红绿灯、养蚕、种植凤仙花等,鼓励全校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从气象观测开始,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标签: 科学;小哨兵;天气 责任编辑: 江小来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202204/W020220420254268378640.png

科学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