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正式投运 年产氢气73000标方

字体:
—2022—
07/08
14:37:42
2022-07-08 14:37:42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胡静漪 记者 赵静 通讯员 朱李 曹琼蕾 马瑜涵
绿氢工程航拍远景(国网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曹霞).jpg

  绿氢工程航拍远景。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曹霞 摄

  7月8日,国家电网浙江台州大陈岛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投运。这也是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氢能多元耦合与高效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据介绍,氢能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不产生碳排放,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二次能源,由于制氢技术不同,目前在生产氢能的过程并不是百分之百“零碳”。所谓“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氢气,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是纯正的绿色新能源。

“绿氢”工程现场全景(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张圆).jpg

  “绿氢”工程现场全景。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张圆 摄

  位于东海的大陈岛,年平均风速6.8米/秒,年有效风能时数达7000小时,风能资源得天独厚。目前有风力发电装机34台,总装机容量约27兆伏安,平均每年可发电6000多万千瓦时。

  “该工程利用海岛丰富的风电,通过质子交换膜技术电解水制氢,构建了‘制氢-储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国网浙江电科院氢电耦合技术专职李志浩表示,“有效促进了海岛清洁能源消纳与电网潮流优化,实现大陈岛清洁能源100%消纳与全过程‘零碳’供能。”

海岛风电(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张圆).jpg

  海岛风电。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张圆 摄

  工程应用了制氢/发电一体化变换装置等首台首套装备,实现国内首套氢综合利用能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技术突破。这一技术提高了新型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适应性与安全性,其综合能效超过7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新型电力系统的一次有力探索和实践。

  投运后,预计每年可消纳岛上富余风电36.5万千瓦时,产出氢气73000标方,这些氢气可发电约1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吨。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副主任张驰比喻:“它相当于一个‘大型充电宝’,能够在用电高峰和紧急检修情况下满足大陈岛用电需求。”

制氢设备2(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张圆).jpg

  制氢设备。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张圆 摄

  一张“绿氢”撬动海岛全场景跃变的发展蓝图,正在徐徐铺开。大陈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养殖规模达到200万立方米水体,年养殖产量约7000吨,产值达8亿元以上。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海岛振兴经济协调发展,岛上旅游业越来越红火,2021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农家乐增至45家。

  “绿氢”工程在电解水时产生的高纯氧气将服务于当地渔民的大黄鱼养殖。其燃料电池发电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回收,将为岛上民宿、酒店提供热水。未来,岛上的新能源旅游观光车,也将用上氢能供电的充电桩。

7月8日,国网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员工冒高温做投运前准备4(国网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曹琼蕾).png

  国网台州市椒江区供电公司员工冒高温做投运前准备。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 曹琼蕾 摄

  帮助海岛人民用上长明电、坐上免费公交、走上致富路,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将有力促进海岛综合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

  “作为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工程的示范效应为全国海岛氢能的综合利用和商业模式探索提供了先行先试,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张驰表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大陈岛;氢能责任编辑:郭涛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