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建德一投资100多万元的景点迟迟难启用,建设方承认长期运营也有难度——

这个龙鳞坝建得有点尴尬

字体:
—2022—
07/18
07:40:23
2022-07-18 07:40:2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晨辉 魏志阳

  浙江在线7月18日讯(记者 王晨辉 魏志阳)如鱼鳞般的一个个弧形台阶,水流漫过,形成一层层波光粼粼的小水池、小瀑布……炎炎夏日,不少乡村的龙鳞坝,成为人们嬉戏避暑的好去处。然而,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有一个投资上百万元新建成的龙鳞坝,却不见流水。

  同是龙鳞坝,为何其他地方频成“网红”,而在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7月13日,记者来到之江村,远远可见龙鳞坝建在风景如画的新安绿道边,长约70米、宽6米左右,呈V字型。走近一看,只见坝体外侧是新安江,而坝体内侧则是被村民称为“内河”的河塘,因坝体阻隔,缺少流动,致使塘内四处长着水草,水体也显得有些浑浊。

  与其他地方在山间溪流中顺势而建的鱼鳞坝不同,之江村的鱼鳞坝,不仅建在河塘边,而且水泥和小石头浇筑而成的弧形台阶,向内逐级而降。因此,这里如果要形成游客所期待的小瀑布群景观,就必须靠水泵一刻不停地将水抽到坝的上端才行。

  据周边村民介绍,过去,水塘和新安江之间,是一个土坝。现在的龙鳞坝是去年春天开建的,去年下半年建成后,却一直没有使用过,更说不上有游客来玩了。

  傍晚时分,来江边散步、聊天的村民多了起来。一提起龙鳞坝,不少村民表示很困惑。“以前,土坝下有很多出水孔与新安江相通,水很清澈,大家夏天会去塘里玩水。现在,水流明显减缓了,水也变脏了不少。”村民骆一清说,当初,相关单位建设这个龙鳞坝,很多村民并不知情。有村民说:“如果征求意见,我们肯定是不赞成的。因为它如果用起来,玩得人少、成本又高,不用起来嘛,光秃秃的,很突兀,和我们村的整体风貌不符。”

  在新安绿道上,记者采访了一些游客。对之江村的龙鳞坝,他们大多不知情,也表示不感兴趣。一位来自杭州城区的游客直言,之江村紧邻新安江,自然风光就很有特色,不需要刻意模仿网红景点,“如果要看龙鳞坝,我们肯定会选择在溪流间依托坝体自然形成的,怎么可能大老远地跑来看一个规模不大又没特色的人造景点?”

  那么,这个龙鳞坝因何而建?建成后又为何一直没有启用?负责建设的建德高铁新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龙鳞坝是根据当地规委会通过的《下涯镇之江村乡村振兴项目暨策划规划及村庄整治方案》而建的,2021年3月开工,当年底基本完成,投资100多万元,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个景点,带动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增收。至于迟迟未能启用,主要是因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在周边局部房屋征迁等政策处理上遇到一些问题,致使堤坝绿道及路下供电电缆不能贯通,至今未能竣工验收及投入使用。

  不过,该负责人也承认,这个鱼鳞坝确实需要水泵抽水才能运营,即使能投入使用,成本较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支撑,长期运营有难度。

  “现在各地对乡村旅游十分重视,但简单重复的网红景点模仿现象,既花了不少钱,又产生不了效益,甚至还影响或破坏了原有的环境,亟需引起重视。”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委员、浙江省社科院智库首席专家杨建华表示,之江村龙鳞坝的尴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乡村旅游开发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共赢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龙鳞坝;旅游;效益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