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带着理发师来给您剪头发啦!”日前,跟随居家护理员蒋叶萍及理发师,记者走进了南浔区东迁街道江蒋漾村的一户独居老人戴阿朗家中。在完成理发任务后,蒋叶萍还帮老人洗了衣服,打扫卫生,并交代了一些夏日身体、手脚护理的小技巧。
“我们的服务对象大多以半失能老人为主,还有一些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而这些老人的生活、情感需求,往往比一般老年人更为强烈。”蒋叶萍是湖州普康智慧养老有限公司的一员,专门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她告诉记者,为了让老人能时常感受到来自身边的温暖与关怀,入行5年来,她和同事经常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帮他们购物、缴费,陪他们聊天、解闷。
当前,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72.7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7.09%。据湖州市民政局调查显示,超过九成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居家养老。
老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是怎样的?在湖州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哪些项目受欢迎?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7月25日下午,记者走进吴兴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食堂时,恰巧是午餐时间,厨房师傅正忙着配餐,老人们有序地排着队伍,然后坐到餐桌边享用美食。
“吃饭是老年人的刚需,也是老人消费最多的服务项目。”该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房巍说。以该中心的老年食堂为例,平时一天接待量是100余人次,“这只是在食堂内就餐的老人,取走和送餐上门的不算。”截至目前,该食堂已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超过上万人次。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吃得好’,今年湖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将实现乡镇(街道)老年餐厅将全覆盖,截至6月底,全市已建成66个。”湖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顾人杰介绍,然而这些老年餐厅在运营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难题的出现。
“在我们老年食堂,老人一餐大概需要花费十多块钱,这主要是食堂进菜、配送、用人等成本高的原因。”房巍告诉记者,如何让老年人吃的营养又实惠,同时让老年食堂能持续开下去,是他们接下来的目标。
“随着居家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助餐等日常消费服务外,老年人在助浴服务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慕夕公益团队的负责人陶青告诉记者,目前居家洗澡的老人依然是大多数,但真正有困难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反倒因为出行的限制无法享受助浴服务。
前不久,该团队为家住南太湖新区康山街道沙家浜村的八旬老人张奶奶提供了一次助浴服务。“由于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洗浴条件,老人的上次洗澡还是一年多前的事情。”陶青说,上门助浴服务既让老人解决了洗澡难题,也保留了自尊和体面。
但由于提供的是免费的助浴服务,该团队面临着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双高”的难题。“每次去老人家里提供服务,都要配备司机、医务人员及1至2名助浴师,这些人员都是我们自己聘用的。”陶青告诉记者,而在帮老人洗浴过程中,老年人的身体是否会出现状况,也是他们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目前,政府是居家养老的主要供给者,企业、社会组织等是输送主体,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责任。比如,政府的责任是满足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要求,为广大普通老年群体提供普惠制的福利、服务等,企业的责任是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和产品。而一些社会组织,如志愿者组织,则是通过公益服务的方式,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补充。”顾人杰说。
尤其在后疫情时代,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更加聚焦在生活配送、医疗护理、精神关爱等方面。未来,无论政府,还是企业、社会组织等,都要充分发挥各自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作用,更有效地构建一个符合现实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今年6月,湖州《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正在广泛征求意见,都是以解决居家养老的现实痛点为出发点,随着下一步配套机制的逐渐完善、各方资源的统筹与优化,以及更多社会力量的不断加入,相信居家老人会体验到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