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营造学习宣传《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的浓厚氛围,近日,浙江日报联合浙报集团融媒共享联盟成员单位开展“跟着足迹学《足迹》”新闻寻访宣讲行动,沿着习近平同志的浙江足迹,践行“四力”、喜看发展、学思践悟。同时,浙江日报记者和共享联盟成员单位记者以多种形式开展宣讲,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故事、讲好浙江改革发展的故事,助力不断凝聚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精神力量。首篇走进良渚遗址,敬请垂注。
浙报融媒共享联盟团队寻访良渚遗址,看五千年文明的守护与赓续
良渚文物,越来越“活”
浙江在线8月20日讯(记者 陈文文 唐骏垚 共享联盟余杭站 宋晗语)迎着40℃的盛夏骄阳,我们从杭州市区驱车向北。此行终点,便是良渚遗址。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关心指导。
《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写道,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前,习近平两次到良渚调研,七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足见良渚遗址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良渚博物院,是不少人了解良渚遗址的第一站。日头虽猛,馆内仍有不少从各地赶来的游客。“就是在这里,习近平同志嘱咐我们,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边带我们参观边说。
2008年10月31日,习近平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时任良渚博物院院长的蒋卫东,是现场的讲解员。十多年过去,满头青丝渐成雪,他对当时现场的记忆仍很清晰。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
带着我们来到镇馆之宝玉璧前,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拿出几副黑色眼镜,让我们戴上:“这是AR导览眼镜,戴上之后对着玉璧看,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果然,戴上眼镜之后,玉璧上“鸟立高台纹”被蓝色线条勾勒出来,肉眼清晰可见。小鸟从玉璧中飞出,环绕四周。
“这是我们在‘数字化+文博’上的尝试,很受年轻人欢迎。”马东峰告诉我们,在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部分点位,访客能通过AR导览眼镜拥有沉浸式体验。
相比小小的AR导览眼镜,还在规划中的良渚博物院二期则是让良渚文物“活”起来的大手笔。
“概念性方案设计单位已经确定,预计今年底开工。”马东峰说,二期的展陈设计已有初步设想——这将是一个“博物性的博物馆”,比如以良渚为起点展现5000年里玉器的演变,也会针对不同人群增加更多体验性、互动性环节,打造成博物馆综合体。
让良渚文物“活”起来,不仅在良渚博物院内,更在45平方公里的良渚遗址保护区范围内。
这并非易事。对良渚遗址来说,保护是第一原则。习近平2003年7月16日调研良渚遗址时就对遗址保护提出要求:“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地处南方潮湿环境的良渚古城遗址,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成熟的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解决方案。正因如此,绝大多数已发掘的良渚遗址都被回填保护。“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是良渚遗址的真实写照。
“我们正在努力破解这一难题。”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主任孙海波带我们去前不久对外开放的老虎岭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是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系统的一个水坝遗址。
孙海波所说的“努力破解”,是今年良渚与敦煌“牵手”,联合攻坚“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难题。假如成功,或将一改当前良渚遗址展示的无奈。
老虎岭遗址就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走进公园内白色保护棚,可以看到一段裸露的坝体被玻璃罩住,坝体上有着清晰的“草裹泥”纹理,可以让人直观了解到良渚先民高超的水坝营建工艺。
孙海波告诉我们,被玻璃罩着的一段坝体,采用封闭环境高湿保护,用环境自动控制设备模拟最有利于坝体保护的湿度,同时辅以传感器等检测设备实现各类数据实时分析,“这是我们目前探索的一种保护方式,但保护的有效性还需要实践验证。”
万事开头难。有了起步,也就有了希望。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现在静静躺在地下、被回填保护的更多遗址点能重现真容,让访客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提升文化自信。
夏日夕阳,染红了文明圣地的天空,良渚遗址的回访也接近尾声。
诚如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姝所言,要努力让“看五千年的中国来良渚”成为专家、大众的普遍共识。对此,时间会有答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