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鱼鳞图册中的“号字165号”内容。胡铁球供图
▶罗建功所涉诉讼的朱笔堂谕。吴铮强供图
浙江在线8月21日讯(记者 宋浩)月初,位于良渚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正式开放,激起一波参观热潮,开馆至今,每天的预约名额都爆满,一票难求。
开馆第一天,我们就偶遇了刘先生一家,一大早从南京自驾赶来,一睹“文润阁”的风采。
来版本馆看什么?《钱江晚报》于7月24日已推出《你好,文润阁》等系列报道,一一讲述了馆建的江南宋韵风格以及馆内“文献之邦”“千古风流”等展览。其中,“盛世浙学”也是开馆几大展览中一个重磅的主题展。
这是一个“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全面展示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宏伟面貌,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览、浙江历史文化研究、浙江文献整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浙江名人研究、浙江当代发展研究等6个单元,按照“今、古、人、文”的逻辑进行架构。
展览的内容相当丰富,除了大家熟悉的《宋画全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还涉及“浙学”未刊稿丛编、浙江续通志、浙江书法大系丛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兰溪鱼鳞图册、南宋徐谓礼文书录白印纸第十卷、良渚文化研究丛书、南宋史研究丛书、浙江古镇古村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丛书等众多文化研究工程,共计1300多件展品,以图书、绘画、书法、票证、模型、图片等形式呈现。
这是一个将“学”与地方相联系的展,“浙学”作为一种内涵深刻、充满活力的区域学术思想传统,凝聚着浙江学人的理性智慧,贯穿着忧国恤民的社会关切,蕴含着人文精神的巨大能量。
展览中不少研究内容能带我们回到某个时代,从一个侧面去观察当时的社会生活,去寻绎它的学术价值。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兰溪鱼鳞图册和龙泉司法档案选编,它们分别涉及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近代司法制度。
几份清代的兰溪鱼鳞图册,静静躺在展厅的玻璃柜里,后面的墙上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整理本。
鱼鳞图册起源于南宋,是古代进行“土地普查”的方式。清同治年间,浙江兰溪进行了最后一次鱼鳞图册的攒造,现遗存746册。这批文献保存在兰溪市档案馆,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深藏闺中”,未被系统地整理与研究。
2013年,时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张涌泉与教授胡铁球一起筹建“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在此过程中,他们注意到浙江有大量鱼鳞图册,开始了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李义敏是张涌泉教授的博士生,他的博士论文就以浙江鱼鳞图册为研究对象。为了这批文献,多年来三人都付出了很多心血。
如今,长期秘不示人的《兰溪鱼鳞图册合集》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张涌泉、胡铁球、李义敏共同担任主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8年。
煌煌250册,10万字叙录、100万字地名索引、20万页全部高清彩印的图版……《兰溪鱼鳞图册合集》的出版改变了这一文献资源利用困难、缺乏深度整理的现状。
鱼鳞图册从土地制度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古代社会的窗口,龙泉司法档案则从司法案件的角度让我们认识历史中的普通人。
这批档案的时间上到咸丰元年(1851),下至1949年,记录了近一个世纪里浙江龙泉地区的基层司法实践和社会面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法律制度和中国社会从传统迈入近代的过程。
龙泉司法档案曾长期存在龙泉市档案局的“敌伪档案”库房里。2007年,时任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包伟民教授了解到这批档案的存在,由此成立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开始对这批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
从2009年到2019年,包伟民团队用10余年的时间编著了《龙泉司法档案选编》,共96册,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整理的基础上,包伟民团队还以龙泉司法档案为基础,开展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一系列课题研究,形成了《龙泉司法档案职权主义民事诉讼文书研究》等多种重要学术成果,今后也将持续推进法律史与微观社会史方面的研究。
《兰溪鱼鳞图册合集》和《龙泉司法档案选编》都入选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这些来自浙江的历史文献堪称学术的富矿,它们的整理和研究,对于推动浙江文化建设、中国当代学术进步都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批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对照当下的生活,感受历史时代的变迁。
而这一期的文化故事,也想借由这两种版本资源,带读者一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丰硕成果,以及一路走来的不平凡历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