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湖州南太湖新区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 竞逐绿色赛道动力足

字体:
—2022—
09/02
07:43:24
2022-09-02 07:43:2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洁 徐坊 通讯员 张笑言

  浙江在线9月2日讯(记者 沈洁 徐坊 通讯员 张笑言)最近,随着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位于南太湖新区的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条生产线马力全开。企业生产的负极材料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底全面投产,今年前7月产值已突破20亿元。企业副总经理杨宇乐说,南太湖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企业在这里发展的信心倍增。

  致力于打造高能级绿色发展平台的南太湖新区,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列为首位主导产业。通过招引项目、延链补链、做强企业,目前已集聚20余家核心企业,基本形成涵盖整车生产(改装)、电池及电池材料、相关关键零部件生产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实现总产值60.7亿元,同比增长30.7%,动力十足。

  量体裁衣引“链主”。通过工业土地全域治理,南太湖新区盘活10万平方米低效闲置厂房,“牵手”当时正要在长三角地区布局新能源商用车项目的吉利集团,并帮助企业解决了政策处置、厂房改建、电力通信等诸多问题。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吉利远程商用车湖州工厂实现2021年当年签约落地、当年技改竣工、当年开票销售。目前,项目一期已全面投产,形成年产8000台物流车、3000台客车和1000台专用车的制造能力。

  除了吉利远程商用车,南太湖新区还在加快培育蜂巢新能源、天能新能源等一批链主型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聚。目前,当地正在建设和推进的16个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项目中,大多数是冲着“链主”企业来的。

  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储备息息相关。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等平台相继落户,为南太湖新区提供了高技术人才的“源头活水”。针对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等主导产业人才,南太湖新区还建立了更加灵活的“投融贷奖补”五位一体机制,满足人才创业创新需求。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湖州;新能源汽车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