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考古队日记丨与“流量”逆行 看运河边的古迹穿越时空

字体:
—2022—
09/06
19:51:13
2022-09-06 19:51:13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 记者 周林怡 记者 肖淙文 通讯员 柯溢能

  杭州余杭区塘栖镇,一座广济桥如长虹卧于河上。

  这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七孔石拱桥,千百年来运河水自此汤汤而过,见证了江南古镇因水而兴的历史。2014年,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广济桥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然而,历经几次修缮和日常精心维护,这样具有功能性的开放式古迹,仍旧难逃岁月侵蚀。去年,它被发现拱轴线下沉、侧墙外鼓等局部结构变形。

WechatIMG964.jpeg

  杭州余杭区塘栖镇广济桥。周林怡 摄

  如何更好留存这类运河历史水工技艺的活态体现?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手段——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建立专属的数据档案,为此后的长久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广济桥、拱宸桥、凤山水城门……运河之上,对这些历史“见证者”的保护,正从“粗放”走向“精准”。这个夏天,记者跟随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踏上广济桥,用数字化手段,为它留下时代的画像。

  在古文物前,等一片云

  在田野工作者看来,这是一份“看天吃饭”的工作。

  在户外进行文物拍摄,适宜的光线很重要。光照太暗,图像清晰度便会降低,光照太强,又会使文物表面有阴影,这都会影响最终的3D模型效果。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工程部的赵杨旸在朋友圈写道:“等一片云”。这句浪漫表达的背后,可能是被阴雨、强光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随时打断的工作进程。

  8月,在连日的高温晴朗后,我们终于等来了那一片云。记者跟随工程部团队来到塘栖古镇,广济桥畔,赵杨旸和同事迅速拿出1架无人机和3台相机,同时备好色卡,帮助校准两台相机的颜色和色温。

团队使用色卡校准相机颜色。周林怡 摄.jpeg

  工程部团队在使用色卡校准相机颜色。周林怡 摄

  他们的任务是用高像素数码相机、无人机、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把古桥的信息记录下来,后续再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校色、定位、解算和重建,以便对其开展深层次利用,这一流程便是文物数字化的主要过程。

  然而不同于一些封闭保护的文物,拍摄仍在承担使用功能的广济桥,需要面临更多现场环境的影响。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旁穿梭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团队相机的镜头中,不时出现游人的影子和脚步等,这些对于后期数据处理都是“干扰项”。

檀剑使用激光扫描仪拍摄广济桥。周林怡 摄.jpeg

  檀剑在使用激光扫描仪拍摄广济桥。周林怡 摄

  为此,整个采集过程中,团队要尽量与流量“逆行”。通过两天的实地考察,工程部总结出,早晨6到10时游客最少且光线适中。广济桥所处的塘栖古镇,距离团队办公地有近50分钟车程。工程部副主管檀剑当机立断,在附近订了6天的酒店。他向我们解释,在不同文物的采集场景中会遇到不一样的难点,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不断调整工作节奏。一些古建筑结构精巧,斗拱密集,需要不断调整方向多角度拍摄;有的建筑顶部还有暗层,要克服缺少光线、空间狭窄等诸多实际困难对其进行还原。

  今年5月到8月初,檀剑带领团队一直驻扎在宁波,开展保国寺数字化保护工作。夏天,溽暑蒸人,每次进入大雄宝殿前,檀剑和同事都要先喝一瓶藿香正气水,工作时额头贴着降温贴。即便如此,四十多度的高温加上建筑顶部不透风的环境依然难耐,他们每工作几十分钟就要去空调房“缓一缓劲儿”。

檀剑在拍摄宁波保国寺大殿。檀剑 供图。.jpeg

  檀剑在拍摄宁波保国寺大殿。檀剑 供图

  保国寺以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闻名,其中,大雄宝殿又是浙江地区现存的最古木建筑。越精妙独特的设计往往对拍摄的要求也越高,“我们在大殿屋顶处发现暗层,是倾斜的,狭窄处仅有一米左右,只能趴着或蹲着拍摄。”檀剑回忆,穹顶里还常驻着四五十只蝙蝠,现场,他们只好在拍摄一边时,把它们赶到另一侧,轮换着来。

  在这个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领域,他们抱着信念,一头扎进“冷门”。檀剑入行六七年,工作间隙,他打开手机软件向记者展示自己的飞行航线图,密密麻麻的曲线遍布全国各地。“虽然奔波,但每次看到计算机将我们亲手采集的数据生成3D模型,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他相信,付出的汗水都有回报,这份工作总能给他一种踏实感。

  工匠心,与技术创新竞技

  如何通过几万张细节照,精准还原出文物的本来样貌?跟随工程部回到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我们看到了文物数字化的下半场——从数据输入到建立模型。眼前,一众工程师们坐在电脑前,要把文物信息原真地“搬进”计算机。

  工程部主管黄硕的电脑屏幕中,呈现着一个正在处理的文物3D模型。模型上,悬浮着无数星星点点的“碎片”。“每一块碎片其实都是一张照片,我们将原始照片统一处理色温、阴影、高光等参数后,导入这个3D模型扫描制作软件中,让它自动分辨特征点进行建模。”

电脑呈现的文物3D模型。周林怡 摄.jpeg

  电脑呈现的文物3D模型。周林怡 摄

  随着黄硕挪动鼠标,眼前的模型不断旋转,呈现出多种视角,观察他的处理过程,如同一场3D拼图游戏。通过识别不同拼图之间的重叠关系,这些素材被智能安放在它应处的区域。这其中,如何确保软件能准确识别照片所对应的文物位置,是最难的部分。

  黄硕指向屏幕画面中的一些空白处,有时因为文物颜色单一,或照片覆盖区域太少,有些区域无法准确定位出图像,有些照片也会被计算机自动剔除。这时,就需要人工检索,从原始照片中找出丢失的部分,添加特征点帮助软件识别。这个过程,相当于从几千片拼图里寻找到契合的那一片。

  正因如此,前期的照片采集过程中,团队会尽其所能不遗漏任何位置、任何角度。此前,对拱宸桥进行数字化采集时,由于无人机拍摄角度受限,无法拍到完整的桥洞。黄硕便向维修保护的施工队借来一条挖沙船,站在船上通过仰拍,一点点完成了整个桥洞的拍摄。

  这一系列操作,让我们理解了团队一直在强调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田野工作和后期制作的双重经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这里,几乎人人都是“内外兼修”,充分了解了前后端工作的需求,才能使整个工作流程的衔接更加顺畅。

工程部在使用软件建模。周林怡 摄.jpeg

  工程部团队在使用软件建模。周林怡 摄

  随着采集数据量的增多,以及照片分辨率越来越高,计算机常常面临超负荷的状态。这意味着浙大团队不仅要为文物的抢救性保护竞速,还要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竞技,实现迭代。

  对此,团队中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研发型成员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从提升数据精度、色彩纹理,到如今数据的轻量化,自团队成立之初,他们就一直在技术创新之路上披荆斩棘。“我们正在搭建一个能够让计算机并行处理的平台,来尝试解决处理效率的问题,现在框架已经搭好了。”技术组成员李敏向记者介绍。

技术组成员在使用软件建模。李敏 供图.jpeg

  技术组团队在进行数据处理。李敏 供图

  计算机科学与考古学的交叉融合,无疑赋予了文物新的生命。在团队的实验室里,记者戴上VR眼镜,千里之外的云冈石窟跃至眼前,触手可及。色彩斑斓的壁画,神态超然的佛像,每一处细节纹理都清晰可辨。这还只是文物数字化之后,多种展现方式之一。

  一颗颗工匠心、技术魂,让不可移动文物穿越时空,真正在我们身边“活”了起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考古;运河;古迹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如何更好留存这类运河历史水工技艺的活态体现?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手段——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建立专属的数据档案,为此后的长久保护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