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团圆时刻。三门县珠岙镇黄坦洋村的大山深处,陪伴70岁农民旺长荣的,只有一轮明月。
他是位独居老人,住在石坑自然村。这里距离最近的公路,还有三四公里长的山道。年迈的旺伯腿脚不便,如今走山路比较困难。野草丛生的山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身影——背着药箱、拄着竹杖。旺伯心里一热:“又是他来了!”
来的是当地一名药剂师,名叫郑志会,今年51岁。中秋节前,他逐一去了30位家住高山村的老人家里,送常用药,还带了一些月饼、米、油和毛巾。这些地方,最让他挂念的,就是旺伯一个人住的小山村。
4年来,他就是这样翻山越岭,走遍附近50多个山村,行程10万余公里,撑起了一间永远亮灯的“移动药房”。
送药,从一家店到50多个村
上午7时不到,郑志会的手机已响了五六次,都是联系送药的电话。
站在柜台前配药的郑志会,小个子,身材很瘦,穿衬衫和布鞋。眼镜滑落在鼻尖,和人说话时下巴微收、眼睛上抬,谨慎中带点执着。走路时,身体向左偏斜,是多年背药箱养成的习惯。
郑志会身体状况也不佳。原来他都是待在珠岙镇锦康药店,等着周边村民上门买药。4年前,他接到大山里一位老人的求助电话,打那以后,他承诺,只要有人需要,必定无偿将药送达。
那是2018年7月,酷暑难耐,药店的电话响了。那头的村民气喘吁吁,说自己胃痛得厉害,腿脚又不便,能不能帮忙送点药。
挂断电话,郑志会二话不说,拿上药就上山。面包车开到山脚,连问三四个人,才终于找到这位村民。
郑志会格外能体谅对方的难处。他出生在亭旁镇郑家村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残疾,家里全靠母亲操持。初中毕业后,他跟着大哥外出讨生活,先做木工,后卖草药。生活刚有些起色,他却得了重病,切除了脾脏。此后,他听从弟弟建议,考出药剂师资格证后,与妻子郑亚平在珠岙镇租了店面,开了一家小药房。
“我没啥别的本事,村民需要药,我就送一送。”郑志会自费做了100张宣传页,张贴到珠岙、亭旁两镇山村人口集聚处。他还印了一大摞名片,村民买药时给一张,上面印着电话号码,还有一句承诺——
“24小时服务,不收配送费。”
“光我们镇,就有79个高山自然村,布局分散、交通不便,以前村民赶集都要翻山越岭。”珠岙镇一位党委委员说,近年来,通村公路逐步修建完善,但对山区2000多名老年人和腿脚不便的村民来说,出行依然困难,“他们慢性病多,用药需求大,镇里人力有限,很希望借助志愿力量打通送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年,浙江开展“送药上山进岛”民生实事工程。为破解山区百姓买药难、用药难问题,三门设立了7处便民服务点,其中就有郑志会的锦康药店,负责为姜家山村、里桃村等27个高山自然村村民送药。
这一送,就是4年。郑志会送药到过的村达50多个,远远超过便民服务点原本的要求。
熟悉的村民都说,郑志会名叫“智慧”,却是个傻瓜:舒舒服服坐在药店,一天营收也有两三百元,他偏要一趟趟跑上山。跑了一年多,旧面包车“散架”了,他又花7万多元买了辆手动挡轿车继续送,有时一天要送七八户,一年里程2万多公里,油费倒贴不少……
但这些花销,郑志会不算,他只记录药送到哪个村、哪一户、治什么病。一个月记一本,如今堆起来,有半人高了。
这天的首站,是锁岩自然村金菊香家,距药店半小时车程。虽不太远,但海拔高,需要走盘山路。弯多路窄,一侧是山壁,一侧是悬崖,郑志会却将车开得“风驰电掣”,“走惯了,路都记着。”
“嘟——”不一会儿,山间响起喇叭声,是约定俗成的招呼。
“志会来了!”76岁的金菊香迎了出来。
送完需要的关节病药,郑志会却不急着走。他认真交代注意事项,询问血压、血糖情况,还再三叮嘱,“多休息,别下地”。
20分钟后,他匆匆奔向下一站。同往常一样,走完预约人家,已过中午饭点。
叩门,从感谢到依赖
郑志会上山,不全为送药。
隔一两个月,他就抽空去看看石坑自然村的旺伯。加上中秋,今年就去了五次,二月一次,清明节一次,五一节一次,七月一次。
初见旺伯的情景,郑志会永远忘不了。2018年初秋,天朗气清,给姜家山自然村最后一户送完药,他准备四处逛逛。走着走着,发现村后有条一两米宽的土路,通往山的高处。
村民劝他,“这山很高,没几个人,你别去了。”郑志会没听,随手捡根粗树枝,拄着上山了。
除了毛竹,还是毛竹。50分钟后,视野中才突然出现一栋房子——背山面溪,景色绝佳。但整个山村,只有一户;整栋房子,只住一人。鸟飞过带起的动静,都听得清晰。
偏远山村没什么产业,年轻人大多在外地工作,很长时间回乡一次。这些年,浙江各地大力推动高山村搬迁安置,但有的老人恋旧,不愿离开生养的土地,有的经济条件不好,只能留守山上。这当中,不乏旺伯这样的独居、孤寡老人。
“他们就盼着有人问一声、帮一把。”郑志会想到,每次自己回老家,父母总会变得高兴一点、爱笑一点。
自此,每次送完药,他就往山间小路“钻”,车进不去的土路、石路就靠步行上去。看到房子就停下,看到人就问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边兜风边发现”。
就这样,4年来,他一户户地叩响100多位高山村老人的家门,叮嘱他们“有事打电话”。
姜家山自然村,只剩最后2户人家。81岁的郑帮福患风湿病多年,每天要跟身上的疼痛对抗。郑志会每月去郑帮福家一趟,帮着老人按摩舒缓肿胀的关节。最重要的,是陪着他说说话。
王石自然村,仅余6户,全是70岁左右的老人。去年12月的一天,晚上10时多,林伯打来电话,口齿不清地说了两句。之后,问话不应,只听到“呼呼”的喘气声。郑志会立即上山,将中风的老人送到医院,救回一条命。
带包盐、修个水管、跑腿办张证、送老人去趟卫生院……这些小事,郑志会顺手就做了。不少老人对郑志会从陌生到熟悉,对他的感情从感谢变成了信任、依赖,“志会,比亲人还亲”。
郑志会却坦言,自己不高尚,由于体弱多病,他在家时常心情烦闷,也动不动和妻子拌嘴吵架。如今经常往返山间,心情反而开阔不少。陪伴过程中,孤单、无聊的老人们,获得了一些抚慰和排遣,他也好像获得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认可。
传递,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山路坎坷,送药路常有波折。
郑志会遇到过不信任的人,当面撕了他的名片;还有人攻击他,“想骗老人钱”。去年中秋,正在吃饭的郑志会接到一位老伯儿子的电话,让送一包板蓝根、一盒鱼腥草。一听就是测试,但承诺“24小时服务”就必定要做到,他放下筷子,把药送到了10公里开外的山村。
郑志会也有想放弃的时刻。
去年夏天,台风“灿都”来袭,他接到亭旁镇郑家村一位村民电话,没多想就送药上山了。不料,下山路上,风雨大作。眼瞅着前方一处山体即将滑坡,他想一鼓作气冲过去,却仍是晚了一步。轮胎被掉落的石头打中,车在山路上打滑转圈,最后在崖边惊险刹住。呆坐几分钟后,郑志会流下了泪,心里想,“再也不送药了。”
但半个月后,背着药箱的熟悉身影,又出现在盘山路上。为什么?郑志会回应,“因为村民都等着我。”
这两年,郑志会不仅送药,还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和照片,希望引发周围人对山区老人生活的关注。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在洗用过的口罩,准备晾干再用,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隔了几天,就收到网友匿名寄来的一箱口罩。他特别高兴,挨家挨户分给了村民。
今年以来,不足20平方米的锦康药店里,经常堆放着很多米面粮油、生活用品。“每月都有好心人寄来东西。”郑志会说,年初,他找镇政府工作人员整理了一张低保户、孤寡老人名单,上山时他就根据名单一户户比对,看到确有需要的人家,就将捐助物资送上。
前不久,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市民王继华看到网络视频,联系上了郑志会。9月4日,王继华和5名志愿者专程赶到三门,穿上红马甲,和郑志会一起踏上送药路。在岗后村,他们还带去了蛋糕,为3位80岁老人过生日。
从部队退伍后,王继华一直利用做生意之外的空闲时间,组织、参与公益活动。他期待,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队伍,帮助这些山区老人。
一个蛋糕,朴素微小,但点燃的蜡烛火光明亮温暖。
郑志会也越来越相信,这个世界,总是好人多一些。只要有需要,他的药就会一直送下去。就像医务人员常说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移动药房”的灯,渐渐照亮前方山路。慢慢地,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