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地里开心地挖番薯,大人们惬意地喝茶聊天……国庆假期,新昌县东茗乡金山村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露营基地由政府出资建设,委托我们运营,乡和村两级共享收益。”新昌县蒲公英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夏英告诉记者,继番薯基地后,今年公司又与金山村合作建设了露营基地。
乡村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带动新昌县乡村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理念到业态的全方位重塑,逐渐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今年1至8月,新昌县253个行政村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为159个,占比62.85%;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8.45%,其中经营性收入增长40.12%。
澄潭街道梅渚村是一座古村落。该村早早喝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头口水”,然而因为缺少专业规划与运营,发展遇到了瓶颈。之后,梅渚村与新昌县旅游集团合作成立梅渚古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以“国企+村”的合作模式,构建“村集体、村民、企业”三方共赢的村企合作促进共建共享发展模式。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村里一边实施村景观提升项目,一边策划特色活动吸引客流。得益于新发展模式,去年梅渚村吸引游客量近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6%,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91.5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320万元,是上年的4.5倍。
在位于七星街道鼓山公园的绍兴古越龙山门店内,前来选购黄酒的市民络绎不绝。今年,绍兴黄酒集团党委和新昌县七星街道党工委成立京生爱酒强村公司,开启市场化运营之路。双方以公司为平台,共建乡村综合服务项目,搭建32个村(居)便民服务站,惠及七星街道15万人口。同时,绍兴黄酒集团还委托京生爱酒强村公司按照酿造黄酒优质糯米标准,在七星街道选择符合条件的乡村试点种植糯稻,并由黄酒集团以惠农价统一收购。
在新昌,这样的强村富民故事持续上演。镜岭镇外婆坑村依托环境优势和古村风貌,引入一个全部由“90后”组成的运营团队,着力打造“外婆”IP,树好“外婆”新形象,探索增收新路子;儒岙镇南山村“以摄影带动乡村整条产业链”模式,在带动当地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农民致富;沙溪镇与浙江钦寸水库有限公司、下蔡岙村签订《“钦寸源”保护合作协议》,通过流转下蔡岙村抛荒和非粮化基本农田,开展土地生态修复,发展有机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共富增收双赢。
一个个项目落户青山绿水间,一批批游客住进村居农家。从建设到运营,由旅游产业到文旅结合、农旅结合,近年来,新昌全面开启乡村市场化运营新路径,激发了乡村全新发展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